文/仇燕华
浅谈幼儿角色游戏中幼儿的主导性
文/仇燕华
角色游戏就好比是一场戏,幼儿才是这场戏的导演。在戏中应让幼儿自己选择“剧本”、准备的“道具”应给幼儿思考、创造的空间、“演出”时教师应该退居幕后,这整个过程都应遵循幼儿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戏中幕前幕后的位置应该拿捏得当,收放自如。只有这样才能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到快乐和满足。
导演;剧本;道具;幕后
很多幼儿园老师通常会有这样的定式:在开展角色游戏时,自己就好像是个导演,“演员们”玩什么主题,扮演什么角色,应该做些什么事情,往往都是作为导演的老师说了算。那这种方法,是否真如我们预料的那样好吗?其结果恰恰相反,由老师导演的“戏”通常会给幼儿造成一种无形的压力,在游戏时,他们就会时刻按照老师的要求死搬硬套,不敢表现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和对角色的理解,脑子里都是导演编排好的剧本,不能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合作性、创作性,这与我们日趋发展的教育观、价值观相违背。
角色游戏的主角,应该是幼儿本身,那么“演出的剧本”就应该由幼儿自己来选择,当然,这并不等于说角色游戏剧本选择就是幼儿自己的事,教师什么也不需要做,那么教师在剧本选择方面应该做什么呢?首先教师要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对幼儿可能会提出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并订出计划。其次对幼儿提出的对与他们生活关系密切的角色进行了解,丰富知识经验。之后在开展角色游戏时,应从实际出发,对幼儿角色游戏主题内容进行指导。幼儿自己选好了主题,那肯定也会按照自己的喜好挑选角色,那么一般就不会存在角色分配的问题,只要按照幼儿自己的意愿对角色进行挑选。但是,也可能会出现一个常见的矛盾,就是往往有几个幼儿同时想当一个角色,那怎么办?那就要发挥教师的协调作用,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对该角色进行讨论,听听每个幼儿对这个角色的理解,也可以用招聘的形式,让幼儿“竞聘上岗”。这样的形式不仅促使幼儿在游戏中多动脑、多动手、多动口,还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增强了竞争意识。
总之,教师应该将选择“剧本”的权力交给幼儿,尽量让孩子自己说出他们的构思或想法。如果有些孩子,固执地要玩某些不适合其年龄的游戏,教师轻易的否定也许会给幼儿带来负面的情绪,那我们就不妨让幼儿进行尝试,让幼儿在尝试中得出经验,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同时,如果有的幼儿提出的主题比较简单,或者比较抽象,难以编排成适合孩子玩的游戏,教师对游戏里面的内容进行充实,让简单或者空洞的主题内容变得丰满起来。
一场“戏”演地是否完美,道具在其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幼儿游戏时很多教师总是怕孩子们不会进行创造,能力水平有限,从而为幼儿操办好了一切,每个角色游戏区里都有教师辛苦制作的成品,但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孩子就像摆弄普通的积木一样,把这些道具当成了玩具,在角色游戏中按照老师的要求机械地对其进行摆弄,不会对角色、道具进行思考,也不会融入自己的感情,到最后,有些老师会惊呼自己辛苦制作的成品被幼儿弄坏或进行了分割。其实,我们应该给幼儿一些“演”的空间,适时地退居幕后了,在材料的投放上如何做到张驰有度呢?教师其实可以引导幼儿养成整理、归纳、收藏的好习惯,其实每个幼儿天性就喜欢搜集零零碎碎的小玩意,在卫生、安全的情况下,让幼儿将它们保存起来,并对其进行分类整理。等到开展角色游戏时,可以鼓励孩子自己去自己的收纳箱里找合适的材料,这样不但增加了孩子的自主性,更会让孩子在寻找的过程中体会到游戏的乐趣和满足。
由此我们得出了一个结论:游戏中需要的材料最好不要由教师自己一手包办,应该在角色游戏开展过程,让幼儿自己去发现,自己去寻找,凭幼儿自己的能力去完成游戏中道具的制作,以保持幼儿对角色游戏的兴趣。
有了这些丰富的材料,幼儿不知该如何利用怎么办?游戏中发生问题怎么办?这是很多老师思考的问题。我们的日常工作中也尝试过很多的方式介入幼儿的游戏,如:有些教师通过角色扮演参与游戏,扮演客人去娃娃家做客,观察幼儿是如何招待客人的,根据幼儿的表现进行现场指导;还有一些教师在幼儿游戏进行时用语言对幼儿角色进行诱导,或者对幼儿直接命令,但结果恰恰相反,这些方法不但不能真正激发幼儿的兴趣,还会给孩子造成无形的压力。有些内向的孩子,看见老师来做客了,就停下了手中的事情,看着老师不知所措,而被教师诱导过的幼儿则心虚地符合着同伴一起玩,此时的幼儿在游戏时毫无生气,热闹的场面荡然无存。幼儿游戏的过程中什么时候需要教师的指导,什么是适当指导?幼儿的创造力又如何发挥?
同样,我们可以借鉴拍戏的方式,通过教师的观察,拍摄一些特别的“戏”再通过看戏的方式,来让幼儿观察画面中出现的问题,思考该如何来解决,这比幼儿复述自己的行为或是教师的枯燥表达形象地多,对幼儿的影响和作用也是无穷的。而创造力的培养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师在循循善诱中做到以幼儿为主体,给幼儿自己创设的空间和时间。
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对游戏进行选择和指导。从幼儿的经验、兴趣出发,在游戏开展的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让幼儿保持愉快的情绪,促进幼儿能力的全面发展。我想如果我们摆正了自己的位置,解放孩子们的大脑、嘴巴和手,在游戏的全过程中真正把幼儿当作游戏的主人,就能达到规程中的要求。
[1]陈帼眉,卢乐山等.游戏[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12.
[2]刘焱.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高晓龄.角色游戏“百宝箱”[J]幼儿教育,2001.7.
[4]邱学青.幼儿园游戏指导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幼儿教育,2003.
[5]邱学青.学前儿童游戏[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G612
A
2095-9214(2015)03-0009-01
雕庄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