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红华
【摘 要】过去20年里,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在经济、政治、教育等方面已融入国际社会,全球化背景下好的教育领导素质也随着交流进入我国,并对我国教育带来了影响。
【关键词】全球化 教育领导 影响 素质
一、全球化的概念和内涵
所谓全球化, 实质上已成为整个人类文明现代化的逻辑演绎和必然表现, 同时, 它又凭借当代日趋先进的科技所提供的通信设施与交往手段而加速世界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全球化呼唤着世界范围内的全方位的现代化, 而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更需要依托全球化的推进。对于已经通过世贸组织而开始融入全球经济循环圈的中国而言, 其现代化, 包括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正面临全球化这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历史性契机。
二、全球化对文化和教育的影响
面对全球化的冲击,人类的理性与智慧必须在两个方面进行艰苦地努力: 第一, 坚持至少不能放弃对全球化的理性反思和价值判断; 第二, 审慎地确立应对全球化的基本文化立场。因此, 在我们越来越多地看到、听到和读到文化多元论和多文化主义主张的同时, 也越来越多地了解到现代人对诸如“跨文化” “互文化” 或“国际”的对话吁求。目前, 大多数学者都承认全球化的现状和未来将是统一性和多样性、普遍性和特殊性共同存在的局面, 而且他们都非常重视这种多样性的存在与发展, 把它视为全球化本身所具有的内在特征。
由此, 根据全球化所提出的文明难题和可能出现的文明陷阱, 一种合理的文化观念在理论上必须要解决三大难题或回应三大挑战: 第一, 在文明观的价值合理性标准方面, 消解价值霸权; 第二, 在诸文明形态的关系方面, 抵御文化帝国主义; 第三, 在对待自己的文明传统的态度、在全球化中坚持民族文化的现实合理性和历史合理性的策略理念方面, 扬弃文化相对主义。一言以蔽之, 能否扬弃价值霸权、文化帝国主义、文化相对主义, 是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的合理性的现实根据, 也是我们在全球化历程中所应坚持的基本信念。
而随着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WTO) , 这一进程还会加快。在这种情况下, 全球化作为一个重大课题, 理应呈现在教育研究者的视线之中。否则, 我们将会丧失一个考察、规划当代中国教育的重要维度。更重要的是, 无论我们把全球化作为现代性的当代表现或当代状态, 还是把全球化看作现代化的一个更高阶段, 其核心都在于“现代性”。在此意义上, 研究全球化其实就是研究现代性。而把教育与全球化联系起来, 就是为了更好地把握中国教育的“现代性”的内涵和实质。诚如上文所说, 每一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时代的教育, 全球化时代的到来, 就为中国教育带来了新的问题域: 一方面, 这一问题域将激活我们已有的关于教育的知识储备, 从一个新的视角思考中国教育的未来走向; 另一方面, 这种追踪学术前沿的意识将使我们的教育学具备真正视阈的时代特色。 必须指出的是, 追踪学术前沿并不仅仅是一个“时髦”与否的问题, 而主要在于其所反映的时代精神, 其意义或许正如福柯( Foucault , M. ) 所说, 重要的不是话语讲述的年代, 而是讲述话语的年代。当然,这里面有机遇, 但更多的是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是回避, 还是迎战, 就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 而事关我们的现代化大业。
“历史已然说明, 中国20 世纪中对现代化的延宕, 已经造成了重要的民族生存问题的根本症结, 如今, 只有在全球化语境中切实地从事自身的现代化建设, 才有可能使改革开放的策略成为21世纪中国形象重新书写的基本保证。”
总之,我们应该自觉地把当代中国教育纳入到宏大的全球化视野之中加以考察。也只有如此, 中国的教育才能为书写21世纪的“中国形象”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三、全球化背景下好的教育领导素质
(一) 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的思维素质
教师的思维素质应当做出与时俱进的蜕旧更新, 尤其应增强其开放性和创新性。所谓思维的开放性, 即在空间向度上强化面向全人类的接受与辐射相结合的立体思维,以我为主, 用科学务实的态度汲取异质文明的精髓; 在时间向度上前瞻人类文明进化的历史趋势, 切实掌握最具哲学生命力的思维辩证法, 动态地、相对地审视社会问题,以开放性眼光评估和引导学生五彩缤纷的心智流向, 并辩证地对待母体文化和异质文化。而所谓思维的创新性, 就是强化对已有学理的怀疑意识、对学术权威的独立意识、对传统体系的超越意识及对物质文明消极面的批判意识,并将发散与收敛、直觉与逻辑、侧向与反向乃至经验与超验等对立统一的思维形式融为立体动态式的思维网络, 最大限度地扩展具有创意的思维空间, 追攀富有原创性的思维高度, 以期达到创新性的大化境界。
(二) 具有世界性和现代性的人格素质
信息多元化的全球化时代, 势必要求教师自觉、主动地优化自身的人格素质。首先, 教师要具有面向全人类、未来生活的理想精神及敬业精神, 对全球未来抱有美好憧憬, 并为之毫不吝惜地支付自己珍贵的人生岁月, 保持自己生命饱满坚实、生气勃发的迷人光彩。作为现代文明的播种者, 教师理当自觉融入全球文明的奔腾大海, 并以虔诚的敬业态度激励青年学子好学上进、发奋图强。其次,教师要有以爱心为内核的博大情怀, 唤醒学生对青春生命的珍重意识, “点燃”学生追求理想、追求真理、追求幸福生活的激情。教师还应有高度自律、堪为表率的道德品格, 严于律己、以身示范, 并切实指导学生明辨良莠, 学会与人和谐相处、积极合作, 抵制和消除信息污染。对学生之长处, 教师也应敢于“不耻下问”, 以期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的美好境界。
(三) 具有教育理论素养和教学艺术素质
当今的全球教育科学, 已从单一的学科体系发展到门类繁多的学科群, 并显现出非中心化、不确定性、开放性等后现代特色。同时, “计算机为媒体的交往” 正引发教学领域内从组织形式、实施方法到课程资源的一系列变革。这就需要教师含英咀华、广采博取, 加速更新和优化自身的理论素养及教学艺术素质, 并外化为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教师必须更新人才观, 重视开发学生创新的潜智、潜能、潜质, 消除人为的优劣等级之别, 给个性不同的学生以充分表现特殊才能的均等机遇和平等权利, 尤其要努力发现、尊重学生的特智、特能、特长, 为最充分地发展每一个体心灵世界的独特性和丰富性而创设必备的教育条件。同时, 教师必须具有新的师生观, 努力建立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理解的教学双主体之间的新型的合作关系。为了最大限度地开拓教育流程中学生的思维空间, 教师要鼓励学生从“学答”转向“学问”, 欢迎学生以独立的人格、创建的姿态对教师做出超越性的质疑、批评乃至争辩, 形成师生之间心智对流、其乐融融、共享教育民主的现代“师生场”。
四、走向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中国教育
本土化就是对现代性、全球化质疑的结果之一。它试图解决的问题是: 如何在实现现代化的同时又能够减少乃至避免现代化的负面影响。这其实表明了发展中国家的一种努力方向, 即走出西方的现代化模式, 并对全球化持一种谨慎的态度。这种态度同样是中国教育在迈向现代化的历程中所应持守的立场。在此需要重申一点的是, 不存在孤立意义上的单一全球化或单一本土化, 因为全球化与本土化从来都是彼此依存的。所以,问题的实质在于, 在教育全球化与教育本土化的二元对立中, 怎样既具有一种全球化的眼光去审视当代文化教育问题却又能够保持中国教育的我性, 同时, 又具有教育本土化的意识,对全盘西化乃至全球化的陷阱加以警惕但又能够自觉地克服本土化意识中潜在的狭隘观念。而两者的统一, 亦即全球化、本土化, 实际上表明了我们应该持守的教育立场: 即在全球意识观下的文化教育多元发展观。
【参考文献】
[1]潘涌. 论全球化与中国教育现代化[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2]王啸,邹丕振. 现代性的教育学话语: 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J].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1).
[3]樊浩.伦理精神的价值生态[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4]万俊人.寻求普世伦理[M].上海: 商务印书馆,2001.
[5]王岳川.中国镜像:90 年代文化研究[M].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
[6]潘涌. 历史的邂逅——全球化与中国教育现代化[J].教育导刊,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