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亮等
摘要:本文针对秸秆资源焚烧和农田黑土退化问题,通过将玉米秸秆施入土壤亚表层(20~40 厘米)来解决秸秆资源等问题,同时提升土壤肥力。结果表明,秸秆深还能够促进黑土团聚体特征比值(A/M)增加,即<0.25 毫米微团聚体向0.25毫米>大团聚体转化。
关键词:秸秆深还;黑土;团聚体组成;特征比值
资助项目:吉林省科技厅(20130206018NY)
中图分类号: S158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12.026
秸秆还田是秸秆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秸秆还田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不同形态碳素、水稳性团聚体、有效磷、有效钾、全氮、碱解氮的含量[1-4]。一些学者将秸秆深还与秸秆移除、表层覆盖和浅施等秸秆处理方式比较,秸秆深还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和固碳效果,可提高土壤的入渗速率和蓄水能力[5-7]。针对秸秆焚烧和耕层变浅、有机质下降等实际问题,将玉米秸秆通过机械化手段施入土壤亚表层,达到环保和培肥土壤的目的。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土壤
采自吉林农业大学试验站玉米连作耕地(N43°48′47.39″,E125°23′21.79″)。土壤类型为黑土,相当于美国系统分类的粘淀湿润软土(Argiudolls)。田间试验分为4种处理:对照(CK)、秸秆深还第一年(CS1)、第二年(CS2)和第三3年(CS3),分别在2013年、2012年、2011年秋玉米收后进行。还田量12000公斤/公顷,一次性还田,深度为30厘米以下,并配施尿素(30公斤/公顷)。每个小区面积为36平方米,随机排列,3次重复。玉米品种2011年~2013年为中金368。土壤采样时间2014.5.7日,分0~20厘米和20~40厘米采样。
1.2 测定方法
水稳性团聚体用湿筛法[1]。
2 结果与分析
团聚体特征比值(见表1)可以反映土壤中不同粒级团聚体的分布状况,用A 1 /A2表示大团聚体中大团聚体(>2 毫米,A1)与小团聚体(2~0.25 毫米,A2)含量的比值,M1/M2表示微团聚体中大微团聚体(0.25~0.053 毫米,M1)与小微团聚体(<0.053 毫米,M2)含量的比值,A/M表示大团聚体总含量(Al+A2)与微团聚体总含量(M1+M2)的比值。
如表1所示,在0~20厘米中表层团聚体中A 1 /A2范围为0.469~0.574,M1/M2范围为3.361~4.887,A/M范围为1.015~1.707,说明土壤大团聚体以2~0.25毫米团聚体为主,微团聚体中0.25~0.053毫米团聚体为主。不同的秸秆深还处理下,CS2处理团聚体中A l /A2值最大,分别为0.574,其次是CS3处理是0.518,CS1处理是0.446,将各处理A/M值进行比较为 CS2>CS1>CS3>CK。
在20~40厘米亚表层中,团聚体中A 1 /A2范围为0.258~0.339,M1/M2范围为2.181~3.188,A/M范围为0.971~1.410,说明土壤大团聚体以2~0.25毫米粒级的团聚体为主,微团聚体中0.25~0.053 毫米粒级的团聚体为主。不同的秸秆深还条件下,CS2、CS3处理团聚体中A l /A2值最大,分别为0.339和0.305,对照CK最低,仅为0.258;将各处理A/M值进行比较为CS2> CS1>CS3>CK。
本试验研究表明,黑土中水稳性团聚体以2~0.25毫米和0.25~0.053毫米粒级为优势粒级[8],秸秆还田有利于大团聚体(>0.25毫米),而<0.25毫米微团聚体的含量明显下降。其中秸秆深还第2年表层和亚表层的大团聚百分比显著增加,微团聚体百分比含量显著下降,其中的原因是秸秆在深还后的第2年的腐解导致表层和亚表层有机质含量大幅度增加,从而影响了团聚体的形成,这与Tisdall 等人研究结果一致,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2毫米团聚体的形成主要依靠有机胶结物质,因此秸秆深还对表层和亚表层大团聚的形成起到促进的作用。
3 结论
在表层和亚表层中,秸秆深还能够促进黑土团聚体特征比值(A/M)增加,即<0.25毫米微团聚体向0.25毫米>大团聚体转化,且在深还第2年使土壤表层和亚表层土壤大团聚体百分含量达到最大值。
参考文献
[1] 孟凯,张兴义,隋跃宇.东北北部农田黑土障碍因子调控措施试验.[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3,19(1):43-49.
[2] 孟凯,王德录,张兴义,等.黑土有机质分解、积累及其变化规律.[J].土壤与环境,2002,11(1): 42-46.
[3] 曹国良,张小曳,郑方成,等.中国大陆秸秆露天焚烧的量的估算[J].资源科学,2006,28(1):9-13.
[4] 王如芳,张吉旺,董树亭,等.我国玉米主产区秸秆资源利用现状及其效果[J].应用生态学报,2011,22(6):1504-1510.
[5] 孔德刚,张帅,常晓慧,等.坡耕地中秸秆深还蓄水效果的试验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1,42(2):48-53.
[6] 常晓慧,孔德刚,井上光弘,等.秸秆还田方式对春播期土壤温度的影响[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1,45(5):117-120.
[7] 赵亚丽,薛志伟,郭海斌,穆心愿,李潮海.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冬小麦—夏玉米耗水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4,17:3359-3371.
[8] Sodhi G P S, Beri V, Benbi D K. Soil aggreg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carbon and nitrogen in different factions under long-terms application of compost in rice-wheat system, Soil and Tillage Research, 2009,(103):412-418.
[9] Tisdall JM, Oades J M. Organic matter and water-stable aggregate in soi1.Journal of Soil Science, 1982, 33(2):141-163.
作者简介:张华亮,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土壤化学。
通讯作者:关松,博士,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土壤化学;窦森,博士,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土壤环境与生物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