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两会上,围绕支持“三农”问题,加大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服务好农村经济中的新型经营主体成为讨论重点,互联网在实现普惠金融中的作用得到极大肯定,互联网金融 “下乡”成为新的亮点。
全国政协委员、农业部副部长牛盾表示,加快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势在必行。针对农民融资能力较弱的现实,中央从2014年开始出台措施,明确了如何进一步增加农民的财产权利,即通过农民土地的流转、抵押、出租,宅基地、农民的房屋财产权利以及集体资产经营分配收益权,让越来越多的中国农民能够进入中国的金融系统和信用系统,获得更大的发展动力。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保集团董事长吴焰指出,要以保险机制激活农村金融服务链,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大对农村银保互动机制的支持推动力度,进一步明确农业保险保单质押的法律地位,适当提高农业保险保额和赔偿标准,鼓励支持国有骨干保险集团延伸农村金融服务链。全国人大代表、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行长殷兴山则建议要加大对农村金融服务环境建设的政策扶持,从对农村支付结算环境建设出台补助政策、建立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的风险分担机制、建立完善涉农主体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基金等方面入手,从国家层面出台规范的财政补贴、扶持政策,吸引金融机构增加涉农信贷投入,提高支农服务质量和效率。
在2015年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再次强调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给正在尝试推进“金融下乡”的市场参与者吹来了政策春风。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农民足不出户就可以和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到同样的理财服务。全国政协委员、证监会市场部副主任王娴建议,利用互联网技术提升推动金融下乡,提升农村金融普惠程度,发展农村经济。她表示,农村金融服务成本高、风险大,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更增加了前期成本。因此,切实支持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政府应当予以政策鼓励和扶持,对推动农村普惠金融作出贡献的金融机构,在市场准入、成本补贴及财政资源匹配等方面予以倾斜,充分调动支农惠农的积极性。王娴建议,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金融服务下乡,探索建立应用互联网技术的在线身份识别方式,提升农村金融普惠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