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
——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

2015-06-21 15:12张文倩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自由化生产性价值链

邓 晶,张文倩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南京 210000)

生产性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
——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

邓 晶,张文倩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南京 210000)

目前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制造业升级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从全球价值链视角来看,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处于不同的阶段,生产性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也呈现出不同的作用机制。实证上,利用2005~2014年的17个发展中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发展中国家的生产性服务贸易自由化可以促进本国制造业升级,同时制造业升级还受人力资本水平、外商直接投资、信息化水平三个因素的影响。

生产性服务贸易自由化;制造业升级;全球价值链

一、引言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中的经济交流活动越来越密切,通过跨国资本的流动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国际分工。国际分工也由此不断深化,经历了由产业间国际分工到产业内国际分工的转变。全球价值链(GVC)的治理成为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研究的对象,以使产业延伸到“微笑曲线”具有高附加值的两端。我国制造业在实现低端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升级的过程中,还面临着新的压力:一是世界制造强国的技术优势压力,制造业回流也成为发达国家发展产业经济的新趋势;二是产业转移和新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压力,大量筑造“技术贸易壁垒”(李金华,2010)。[1]制造业升级问题成为亟需解决的高难度问题,也是我国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

生产性服务业在此背景下的作用显现出来,一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迅速,投入到制造业的比重不断增长(Uno,1989);[2]二是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服务业和制造业的桥梁,把产业价值链的各个增值环节串联起来,能够促进工业生产各阶段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结构优化,逐渐成为国际产业竞争的重点和全球价值链的主要增值点。生产性服务业可以通过提供专业化服务提高制造业效率(Markusen,1989),[3]还可以通过服务部门的扩张降低投入到制造业的中间服务的成本(Eswaran and Kotwal, 2002)。[4]从价值链的关系性嵌入方式来看,生产性服务企业和制造企业通过信息交换和知识分享提高价值链的整体效率(刘明宇、芮明杰、姚凯,2010)。[5]也有学者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贸易可以促进制造业升级,但对于制造业创新能力的提高作用不明显(付晓丹,2012)。[6]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生产性服务对制造业升级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整个产业或贸易方面,很少分析生产性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而目前服务贸易自由化浪潮已成为国际化趋势,中国不断与周边国家或地区例如中国香港、韩国、澳大利亚等签订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生产性服务贸易自由化程度不断加深。在此背景下,对于发展中国家,生产性服务贸易自由化作用于制造业升级的效果和程度值得探讨和分析,以确定我国开放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必要性。

二、全球价值链框架下生产性服务贸易自由化促进制造业升级的作用机制

(一)全球价值链框架下的制造业

在全球化发展背景下,制造业的生产方式实现了由垂直一体化向垂直专业化的转变。制造业的生产过程被分割成多个连续的生产阶段,国家和地区只从事某个或几个专业化生产阶段,从而连接成一条完整的全球价值链。而发展中国家在制造业领域大多采用接受来料加工方式参与国际垂直分工过程,从低端制造领域嵌入GVC。由此,发展中国家被挤压在劳动和资源密集型等低附加值环节生产,形成新的国际分工格局。要想在全球化浪潮中不被淘汰,关键在于不断沿着价值链从低端上移到高端。制造业升级也就表现为制造业由低技术水平、低附加值向高技术水平、高附加值转变。

Gereffi(1999)[7]通过阐述东亚发展中国家的服装产业时指出,发展中国家在加入发达国家领导的GVC的分工体系中,可以自动实现从简单进口加工升级为OEM与ODM直到OBM。格兰仕集团就是从OEM代工厂转变为世界名牌家电制造业中心的成功典范。但是,这种价值链的升级转变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具有高难度,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容易局限于自身的资源、劳动力等因素,受到发达国家的掌控和剥削。例如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南亚国家因为长期过度依靠纺织品的出口而位于GVC中的低端位置。[8]

综上所述,发展中国家实现制造业升级不仅需要行业内的学习借鉴,掌握发达国家的核心技术,还需要通过其他途径来提高制造业附加值,实现制造业升级目标。

(二)全球价值链框架下的生产性服务业

在新的国际分工格局下,生产性服务作为中间投入,将制造业所形成的分散的生产阶段连接起来,参与到全球价值链的每个环节,成为全球价值链的重要纽带。全球价值链定义涉及从原料采集到运输、半成品和成品的生产和分销,直至最终消费和回收处理的整个过程。生产性服务业也可以嵌入到制造业的各个生产环节和阶段,以起到支撑作用。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嵌入到制造业价值链中:一种是通过结构性方式嵌入到制造业的辅助活动中;另一种是通过关系性方式嵌入到制造业的基本活动中。结构嵌入型生产性服务通过提供咨询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研发服务提高制造业企业人力资本水平、研发水平,提高生产和运营的专业化水平。关系嵌入型生产性服务直接作为制造业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中间投入,例如信息服务、维修服务、物流服务等,使制造业企业专注于自身的核心价值环节,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三)作用机制

1.通过关联效应促进产业集聚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现象成为目前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趋势,主要集中在大城市的某一区域。通过产业关联效应,生产性服务业在降低自身生产成本的同时,可以更好地支撑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制造业的产业集聚或产业集群。制造业可以通过规模经济相应地降低交易成本和制造业成本,以长三角地区为例,生产性服务集聚现象可以为制造业投入高级生产要素,有助于提升制造业效率,推动其向产业链高端攀升。[9]

生产性服务业具有知识密集程度和技术密集程度高的特点,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性服务业,扩大生产性服务贸易自由化程度,可以向东道国制造业投入高级知识资本、技术资本和人力资本,从而大幅度地增加制造业的附加值。

生产性服务贸易自由化可以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促使本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真正参与GVC,在价值链中学习制造业升级的能力。

2.通过产业融合提升制造业附加值

在国际化分工过程中,生产性服务业以各种方式嵌入到制造业生产中,加快了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的进程。[10]生产性服务业本身是从制造业价值链中分离出来而形成的独立产业,但随着两者互动协调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界限不断缩小。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融合过程伴随着技术附加值增加和资源重新整合的过程。[11]Hansen(1990)[12]也指出,在柔性的知识技术主导型生产体系中,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相互融合,无论是作为制造业内部的某个部门,还是独立的企业,在扩展劳动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及人均收入方面,都发挥着关键作用。例如施乐公司是美国一家复印机设备制造商,为增加复印机的销售量,为购买复印机的客户提供维修、维护和租赁服务。

三、指标解释与建模

(一)指标解释

1.生产性服务贸易自由化测度

贸易自由化程度的界定一般是根据贸易壁垒程度来衡量的。但生产性服务贸易壁垒不如货物贸易壁垒中的关税壁垒容易测度,主要以进口国法律和行政管制为主。特别是在GATS下又涌现出大量的区域服务贸易协定,各国的生产性服务贸易自由程度测量更加困难。本文基于生产性服务贸易和生产性服务业FDI的数据直接衡量各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开放程度。主要是因为服务贸易中的四种模式,即跨境支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自然人流动,主要以跨境支付和商业存在为主。据WTO秘书处的估计,目前国际服务贸易的构成中,四种模式所占比例约为30%、15%、50%和2%。跨境支付模式可以直接反映生产性服务贸易自由化程度。

跨境支付数据来源于常住单位与非常住单位间的服务贸易统计(BOP统计),列入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账户下的服务贸易下。由于2015年《国际收支手册》(BPM)由BPM5变更为BPM6,数据最早只能追溯到2005年,选择2005~2014年分析生产性服务贸易自由化程度。并且将生产性服务贸易下的各行业分为运输,建设,保险和养老金服务,金融,知识产权使用费,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其他商业服务共7个部门。各个国家的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口额来源于WTO数据库。

2.制造业升级测度

国内学者关于制造业升级的指标一般采用制造业产品附加值和工业利润率两个指标,本文采用制造业附加值来衡量。一方面是因为利润受折旧方法、收入分配制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各国存在较大差异。[13]另一方面是因为增加值反映的是附加在产品原有价值上的新价值,能够反映制造业利用先进技术所带来的产量变化和结构改进。Forbes和Wield(2002)[14]将升级定义为每单位劳动生产的产品和服务中附加值的提高。所以制造业升级可以表现为附加值的提高即制造业增加值的增加,并且各国按照同样的标准进行统计,具有可比性。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数据库。

3.控制变量

除了生产性服务贸易自由化水平对制造业升级产生影响外,还有其他因素例如技术创新、人力资本水平、外商直接投资、信息化水平等也会起到作用。本文选取以下三个因素作为控制变量:(1)人力资本水平,使用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指标来衡量,数据来源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数据库。人力资本特别是具备专业技术、知识和管理才能的高级人力资本直接影响着产业生产率的高低,能够推动技术创新活动,使各种有效资源使用到最大可能性,是产业升级的主要推动力量。(2)外商直接投资,采用外国直接投资净流入指标(BOP,现价美元)衡量,数据来源于UNCTAD数据库。FDI流入到生产性服务业的部分实质上属于生产性服务的商业存在模式,FDI的提高能够反映贸易自由化程度的加深,对生产性服务贸易自由化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从而能够促进制造业升级。FDI对制造业升级的作用还表现在其溢出效应上。一是行业内溢出效应,通过示范、竞争和劳动力流动带动东道国制造业本行业的发展;二是行业间溢出效应,通过前后向联系带动东道国上游供应商或下游企业的技术进步,表现为FDI的技术溢出效应。跨国公司对上游企业提出更高要求,从而激励上游企业的改进升级,并且向上游企业提供技术、信息和管理支持。同时,跨国公司也向下游企业提供附加值更高的产品和完善的售后服务。[15](3)信息化水平,使用互联网用户(每100人)指标来衡量,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数据库。微观层面上,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产业层面上,提升信息化水平可以使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从而形成区域间的优势互补,使整个制造业共同发展进步,加快制造业升级进程。宏观层面上,信息产业的建设发展可以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制造业产出的需求量,从而增加制造业的收益,会有更多的资本投入到创新活动中,带动制造业升级。

(二)建立模型

MVAit=Cit+β1MVAit-1+β2IPSit+β3HRit+β4FDIit+β5ILit+μit

(1)

其中,i表示各个发展中国家,本文选取的基本上是开展国际代工服务的发展中国家,*包括孟加拉国(BGD)、柬埔寨(KHM)、印度(IND)、巴基斯坦(PAK)、菲律宾(PHL)、泰国(THA)、马来西亚(MAL)、塔吉克斯坦(TJK)、巴西(BRA)、阿根廷(ARG)、肯尼亚(KEN)、土耳其(TUR)、墨西哥(MEX)、中国(CHN)、多米尼加(DOM)、越南(VNM)、印度尼西亚(IDN)共17个发展中国家。t表示年份,时间跨度为10年(2005~2014);MVA表示制造业增加值,IPS表示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口额,HR表示人力资本水平,FDI表示外商直接投资净流入,IL表示信息化水平。本文把HR,FDI和IL设为控制变量,通过逐个增加控制变量的阶层回归检验模型的回归结果。[16]由于制造业增加值反映的是制造业发展程度的高低,当期制造业增加值还受前期已经完善的制造业水平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已经形成的制造业规模。故本文选择滞后1期的制造业增加值作为因变量。

本文运用Eviews6.0计量软件进行面板数据的回归分析,根据似然比检验和Hausman检验的结果,本文的动态面板模型采用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回归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回归结果

注:括号内的数值为t值,* 表示在10%的显著水平上显著,**表示在5%的显著水平上显著,***表示在1%的显著水平上显著。

可以看出,在加入控制变量后,回归系数和F统计量值都有着较高水平,但均有所减少,说明控制变量对因变量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并且D.W.值保持在2左右水平,说明误差性不存在序列相关性。在逐个加入控制变量过程中,解释变量IPS一直表现为显著正效应,表示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口额对制造业增加值起着促进作用,即生产性服务贸易自由化有利于制造业升级。控制变量中FDI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说明FDI的净流入对于制造业的优化升级也有着显著的正效应。HR和IL在逐个加进回归方程的过程中显著性已经不明显,但仍表现为正相关,说明人力资本水平和信息化水平同样可以带动制造业升级。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发展中国家在开放本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性服务贸易过程中,可以带动本国制造业的发展升级。对于我国而言,加快生产性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尤为重要和紧迫,将低端制造业转移出去,并利用一切资源发展高端制造业,以实现“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本文针对以上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一是积极开展生产性服务贸易活动,在更大程度上开放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多边合作与周边国家或发达国家签订生产性服务贸易协定,增加本国贸易开放程度。同时,也可以通过增加外商直接投资间接促进东道国的制造业升级。加快引进国外先进生产性服务行业标准和服务技术,顺应全球生产性服务贸易自由化浪潮。要注意把生产性服务业全方位、多角度地嵌入到制造业各环节中,使国外先进生产性服务带动本国制造业的转化升级。政府可以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合理引导FDI流向生产性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提高发展中国家利用FDI的质量和水平。

二是健全和完善人力资本教育和培训系统。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大对高级人力资本的教育经费支出,提高本国人力资本的质量,促使初级人力资本向高级人力资本的转化。同时,需要健全人力资本的收益分配结构,保证高级人力资本市场价格正常运行,引导高知识素质的人才投身到高端制造业中,积极引导人力资本的合理流动。

三是加快基础设施特别是信息化设施的建设。完善信息化设施,不仅可以改善本国制造业的生产条件,还可以提高对高端制造业的需求。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建立生产制造和配套基地,建立完善的产业链条和生产体系,形成专门的高端制造业生产园区。通过产业集聚效应有效地降低信息成本,提供较完善的共享的劳动力市场。

[1] 李金华.我国制造业升级的路径与行动框架[J].经济经纬,2010,(3):32-36.

[2] Kimio Uno. Measurement of Services in an Input-Output Framework[M]. New York: Elsevier Sciences Publishers, 1989.

[3] Markusen J. Trade in Producer Services and in Other Specialized Intermediate Inputs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9, 79(1):85-95.

[4] Eswaran M, Kotwal A. The Role of the Service Sector 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02, (2):401-420.

[5] 刘明宇,芮明杰,姚凯.生产性服务价值链嵌入与制造业升级的协同演进关系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8):66-75.

[6] 付晓丹.生产性服务贸易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2,(18):140-142.

[7] Gereffi G.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in the Apparel Commodity Chains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99, (48):79-85.

[8] Lall S, Weiss J, Zhang J K. Regional and Country Sophistication Performance [C].Asian Development Bank Institute Discussion Paper, 2005.

[9] 江静.生产性服务发展与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升级——以长三角地区为例[J].南方经济,2009,(10):36-44.

[10] 熊宇.承接生产者服务业外包对制造业升级的促进——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J].国际经贸探索,2011,27(5):4-10.

[11] 杨仁发.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背景的产业升级[J].改革,2011,(1):40-46.

[12] Hansen N. Do Producer Services Induc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J].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 1990, 30(4), 465-476.

[13] 高传胜.中国生产者服务对制造业升级的支撑作用——基于中国投入产出数据的实证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30(1):44-50.

[14] Forbes N, Wield D.From Followers to Leaders:Managing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M]. London: Routledge, 2002.

[15] 薛漫天,赵曙东.外国直接投资的行业内与行业间溢出效应:哪些行业受益?[J].南开经济研究,2008,(1):57-74.

[16] 马红旗,陈仲常.我国制造业垂直专业化生产与全球链升级的关系[J].南方经济,2012,(9):83-91.

责任编辑、校对:刘玉屏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the Liberalization of Productive Service Trade on Manufacturing Upgrading——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Global Value Chain

DENG Jing, ZHANG Wen-qian

(SchoolofEconomicsandManagement,NanjingUniversityofAeronauticsandAstronautics,Nanjing210000,China)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great concerns have been put on the issue of manufacturing upgrad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lobal value chain, productive service industry an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belong to different stages, and the impact of the liberalization of productive service trade on the upgrading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has unique mechanism. The article uses the cross-national panel data of 17 developing countries from 2005 to 2014 to make an empirical stud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iberalization of productive service trade in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can promote the upgrading of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Meanwhile, the upgrading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also influenced by the level of human capital,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information level.

Liberalization of Productive Service Trade; Manufacturing Upgrading; Global Value Chain

2015-09-24

邓晶(1975-),男,湖北荆州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和能源经济;张文倩(1992-),女,安徽滁州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

F746.18

A

1674-4543(2015)06-0045-05

猜你喜欢
自由化生产性价值链
浅谈低碳价值链构建——以A公司为例
基于价值链会计的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
探索实行更高水平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措施
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知识生产性保护研究
试析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管理模式
略谈金融自由化
“中国制造”:助力“一带一路”价值链的提升
基于生态的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探讨
中国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研究
高职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