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梅
“人者,天地之德,……五行之秀气也。”人才是社会的根基,而教育造就了人才。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从知识型、技能型向素养型、创造型转变。因此,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思。深化教育改革,更新学生培养模式,提升基础教育品质,势在必行。
1. 重塑课程体系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因此,学校要构建符合素质教育、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形成系统化、规范化的课程体系。
基础课程整合化。目前,我校的课程有三大类: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学校要根据独特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对这些课程进行整体设计和改造,从跨学科的角度整合学科内容,优化课程结构。学校要从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出发,把校内的知识学习跟校外的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使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全面提升。此外,学校还要以整合的方式把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组织在一起,打破分科对知识和经验的肢解,为学生提供一种整体性的认知途径。
校本课程特色化。校本课程在建设中要做好以下三个问题的顶层设计。首先,校本课程要考虑社会需求,着眼于社会的需求来制定课程方向及目标。在设置校本课程时要考虑为什么该课程对学生来说是重要的;通过该课程的开设,期望达到什么样的目的,等等。其次,校本课程要挖掘学校文化,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文化特色。因此,在设置课程前要多问几个问题:我们学校的文化是什么?特色是什么?育人目标是什么?学生需求是什么?在问题的设立和解答中建立具有本校特色、适合本校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最后,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从具体情境入手,诊断学校发展状况,挖掘优势,找出瓶颈;了解学生,调查学生的现状,满足学生需求;明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要求,研究学校课程的现状,在符合国家核心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对学校的课程进行校本化建设。
2.转变课堂教学
更新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我们转变课堂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要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向基础知识、技能、思想和活动经验转变;教学目标要从使学生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向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转变;教学思维要从归纳思维、求同思维向发散思维、求异思维转变。
教学过程是师生沟通交流、相互适应、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应强化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将传统的填鸭式单向教学方式改变为师生互动的双向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求异思维、思考能力和创新素养。教师应重视教学实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挖掘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实施素质评价
单纯以学科成绩评定学生的传统评价制度,不能激励和引导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采取综合素质评价,全面考查学生发展水平和综合能力,建立多种评价方法、多维评价指标和多方评价主体。
深化评价理念的认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注重对“人”的培养。继续深化学校、教师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理念的认识是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只有将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发挥评价对教师教育观念转变的引导作用和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向作用。
加强评价专业的引领。我们要加强教师评价专业支撑体系的建设,特别是要加强将评价理论有效地应用到实践中来的专业引领,提供有指导性的操作培训和强有力的跟进措施,从而解决评价实施过程中的问题,确保综合素质评价的真正实现。
注重评价过程的积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注重过程性,注重学生日常表现的痕迹记录,因此,教师、学生和家长平时应该注意细心地观察和积累。班主任可以为每个学生建立电子档案夹,学生也可以形成自己的电子成长记录袋。过程性的电子档案记录亦可包含学生对自身、对教育、对社会的理解与思考。
社会的转型带来了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对学校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要把握时代的脉搏,用智慧与智能、热情与执着,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提升基础教育品质,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编辑 于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