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琳
与黑猩猩等人类近亲相比,现代人类的骨骼结构非常特殊:一方面我们有着更大的骨架,因为直立行走,下肢骨关节的接触面也更大;另一方面我们的骨骼重量却明显相对较轻。是什么因素导致了人类骨骼的轻量化,这样的变化又是发生在什么时候呢?
最新的研究表明,这一变化其实发生在相对较晚的年代,最早不超过全新世的开始,也就是12000年前,而在人类的某些族群中,这样的轻量化甚至发生得更晚。
这一研究结果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美国、英国、德国与南非的研究人员组成的国际团队共同完成了这一研究。他们对现代人类、黑猩猩,以及包括非洲南方古猿、罗百氏傍人、尼安德特人以及早期智人在内的古人类化石的骨骼进行了高清造影,分析了他们的骨骼结构。研究人员惊讶地发现,与黑猩猩或者人类遥远的祖先相比,我们关节处的骨骼密度明显更低。数据表示,从时间上来说,骨骼密度的显著降低发生在全新世的开始,而人类下肢骨密度的降低程度比上肢更严重。
“我们种族的早期成员,在不远的两万年前,也有着和黑猩猩它们一样致密的骨骼,但在更晚一些的时间,当人类定居下来,开始使用农具种植所需的粮食之后,人类的骨密度大幅下降了。”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人类学部馆长、乔治华盛顿大学研究教授布莱恩·里士满教授说。
研究表明,该变化背后的驱动力可能是现代认得静态生活方式,人们不再追逐猎物和花费时间寻找食物,这些活动曾为人们提供了骨骼力量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