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木斯:草原画派的旗帜

2015-06-19 00:34乌力吉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画派油画内蒙古

乌力吉

指导我对艺术作品的构思与制作的是中国哲学的“无过与不及”思想,是“中庸之道”的思维。把“中庸之道”理解或说成中间状态、中间路线或无创造精神是错误的。把做事掌握到最佳状态的追求才是其真实含义。

——妥木斯

生长在内蒙古的各民族油画家都因长期描绘牧区生活而形成了共同的艺术风格:作品都以草原为母题,没有矫揉造作,没有无病呻吟,没有偷景猎奇,没有投好迎合,而以自然、朴实、真诚和热情的强烈草原气息与气质闯入中国油画艺坛,这独树一帜的画风被人们誉为“草原画派”。而几十年来使人们加深这种印象的关键人物就是妥木斯,是他把内蒙古的油画水平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如果说“草原画派”已经形成了一个特殊的艺术群体,那么这个画派的旗帜性人物就是著名画家妥木斯。

年少着笔 倾情草原

妥木斯是地地道道的土默川人,1932年出生在大青山脚下一个叫王毕克旗的小村落。8岁那年,他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熟悉的村落,来到了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学校。14岁那年他自己取了“妥木斯”这个名字,也正是这时,妥木斯拿起了画笔,并同时开始习武。虽然他还只是个天真烂漫的孩子,但老师已从他对绘画的痴迷中看到了希望。老师耐心地辅导妥木斯,教他怎样用艺术的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每当他对绘画感到力不从心时,便会去习武,从中捕捉那种艺与武的玄妙联系。这两件看似无任何瓜葛的事情就这样伴随了他的一生,也是这两件事的糅合与交融,造就了他坦荡、坚韧的性格。

妥木斯于1953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开始接受西洋绘画的正规训练。他的素描造型能力在老师王式廓先生的指导下一日千里,罗工柳先生和吴作人先生也先后担任了他的色彩老师。作为中国第二代油画家代表人物的王式廓、罗工柳和吴作人先生,已经将油画融进了民族的东西,妥木斯便从他们身上尽情地汲取营养,同时也尽情地表达着草原的浩瀚与缥缈。从此,他开始向世人倾诉自己对草原的一片浓浓情意。

经过五年的学习,妥木斯已能将油画这种特殊的语言应用自如。当时我们国家各个领域都在向苏联学习,油画艺术也受到了前苏联画风的影响,色彩明快艳丽,多描绘劳动场面,欢快热烈,充满生命力。在毕业之际,妥木斯不但已熟练地掌握了全套苏联油画技法,而且从构图到色彩都蕴藏了自己的东西。至于主题,当然还是草原。

1958年毕业后,妥木斯本可以留校任教,但他的愿望是通过继续深造来夯实自己的艺术根基。为了考研究生,他在母校当了一名临时代课老师。两年后,妥木斯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究生班,师从于罗工柳先生。三年的学习生涯结束后,妥木斯再次放弃了留在母校任教的机会,带着高超的技艺回到家乡,成为内蒙古油画发展的新生力量。

重获新生 技惊四座

在“文革”时期,妥木斯被打成了“内人党”,被关押在阁楼里一年多。1969年解除囚禁后,妥木斯顾不上满身的伤痛,迫不及待地回到了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系的画室,渴望重新拿起画笔。可走进画室,他被眼前的情景刺痛了:画框画架都被砸得稀烂,画被当成废纸撕碎在地上,平日里连画画都舍不得多用的颜料被横七竖八地涂在雪白的墙壁上……

粉碎“四人帮”后,一切都在渐渐恢复正常。妥木斯终于可以在一种自由的空气里作画了。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去北京看望了导师罗工柳先生。罗先生鼓励他在北京举办画展。这鼓励使妥木斯那颗平静了十年的心不安地跳动起来。老师在北京香山一个杂草丛生的角落里为他提供了一间画室,在这里的两个月时间,他完全与外界隔绝,往日所作的小风景画一幅幅浮现在眼前。他计划将这一切进行选择后再深入刻画,让它们以更完美的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两个月后,妥木斯走出香山的画室,人们很难将此时蓬头垢面的他和美联系在一起。

1981年,妥木斯油画展在北京举行。这次画展震惊了当时整个画坛。时值“文革”结束不久,“红光亮”的高调作品不见了,一种沉默的带有伤感和宁静的情绪出现在作品中。而面对这些画作,观众久久不语。这次画展的作品全是灰色调的,静谧的草原和柔情的人物使人们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观众从中看到了草原人民的另一种精神状态。令人惊诧的是,这近百幅作品他仅用半年时间就完成了。这也足以说明妥木斯生活根底的深厚和艺术创作的勤奋。著名油画大师艾中信先生看完展览后不禁感叹:“我们感到内蒙古的草原画派已经形成!”这次画展不但确立了妥木斯在中国画坛的地位,而且还成为内蒙古美术进入新时期的标志。

大师风范 饮誉中外

作为蒙古族画家,妥木斯先生对本民族人民的悲欢历程有着深切的体味。其作品一再描绘牧区生活带给他的特殊美感,因为在情感上他从心底里崇敬蒙古族代代相传的生活方式,比如闻到烧牛粪味便马上回忆起童年的记忆,勾起好多诗意与画意,再加上生活本身的慢节奏以及远处一条线、几个点组成的富有音乐韵律感的画面,更使他兴奋不已。他用简单的话语表明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第一,我不粉饰生活,不说假话,不作假人;第二,我也不丑化生活,我选择有艺术美感的东西。”

妥木斯是当今油画界的大师,他的成功与他历来坚持“油画民族化”的理念是分不开的。妥木斯说:“我一直认为在艺术创作领域,踏踏实实的实践比无休止的争论要有意义得多。”业内认为妥木斯先生“以他独有的画风开创了内蒙古画派的先范,饮誉国内外”。

在妥木斯的影响和培养下,崛起的新一代画家(多为他的学生辈)燕杰、叶立夫、马莲、吴厚斌、王延青、吉尔格楞、沙金、周宇、敖恩、李化军、张立平、赵久杰等,都成为了“草原画派”的中坚力量。作为领军人物,妥木斯始终支持着内蒙古油画的发展。1990年“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将“美术教育奖”颁给了妥木斯。在历次全国性大展中,内蒙古油画家作为群体都有着出色的表现。

妥木斯先生用他的卓越成就和开拓精神,为中国美术史增添了“草原画派”辉煌的一页。

(作者系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艺术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田旭东

猜你喜欢
画派油画内蒙古
An Analysis of English Teaching Methods in Middle School
油画去哪了
立体画派
闫锡聪
内蒙古大草原
油画《惊涛拍岸》
打造画派迟早也要打入冷宫
楚雨的油画
画派怎能打造?
画派能否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