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当阿福童储蓄之星。”“我要去阿福童超市兑换东西。”“我要在阿福童银行存钱。”“我准备去买体验校长助理半天的卡”……这些话语在龙祥小学校园里不绝于耳,“阿福童”生活被孩子们津津乐道。
阿福童是阿拉伯语“Aflatoum”的音译,是“探索者”意思。成都市龙祥路小学的阿福童课程是提供给孩子们的儿童社会与理财课程,是整合学生行为规则与课余活动的管理平台。该课程首先从储蓄行为习惯入手,借助阿福童储蓄与消费的理念,设立了“阿福童道德行为银行”。通过校级阿福童银行、班级阿福童支行、小组阿福童储蓄所、阿福童超市等模拟机构,孩子们团队合作,深入其中,在角色体验和实践中通过自己的努力储蓄良好的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形成规则意识。同时孩子们还可以根据需要,消费储蓄带来的收益去实现自己的小愿望或帮助他人,收获美好的未来。这一切旨在帮助孩子们成长为能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负责任的、积极改变自己的现代小公民!
这是龙祥路小学借助国际课程的理念探索德育新模式的尝试,将说教转为体验,要求转为情境创设,被动受教育转为主动感知和自我要求,以现代德育课程培养现代学生,使学生明白规则、尊重、关爱、责任,真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巧借银行,让德育接地气
当前,小学生受到社会不良层面的影响日渐凸显,在少年儿童中普遍出现了“不懂礼貌、自私任性、行为霸道、好吃懒做、磨蹭马虎、孤僻胆小”等不良行为。家长对学生的不文明行为痛心疾首,但大多数家长处理方式简单,更有个别的家长束手无策。学校迫切需要建立科学、系统的班级德育管理模式全方位开展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为此,我校以贯彻《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纲要》《小学德育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主线,结合学生实际成立了“龙祥阿福童银行”,以此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载体,期望达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教育境界。
在学生、老师及家长广泛参与投票后产生十个近期需要不断完善的行为目标,具体“储蓄”以下行为:保持仪容仪表干净整洁;见到老师及来宾主动问好;下课文明休息;积极认真锻炼身体;课堂上积极投入学习;就餐时安静,细嚼慢咽;餐后清洁桌面,餐具放回指定位置;集会时“快、静、齐”,精彩处给予掌声;放学在指定地点等待;和同学友好相处。为此,学校与本地银行高层领导多次碰撞,力求以真实的银行运作模式来运行学校的道德行为银行,从货币发行量、储备金、笑脸与龙祥币之间的兑换比到老师每月笑脸的发放量等都一一进行了细致的核算。
光有储蓄不够,还得有消费出口,学校开设了“阿福童超市”,而阿福童超市不仅仅是售卖场所。学校开展了货品捐赠、认购等活动,由指导老师带领孩子将货品进行分类修补、消毒、标价、上架,在超市课程中模拟其机构管理、运营模式。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理念,超市里不仅有实物,还有各种机会消费卡,体验付出与回报的关系,通过消费积分获得权利,让学生有成就感,找到认同感。
学校还通过海报宣传、校园广播等方式营造氛围,鼓励全体师生及家长参与到“龙祥阿福童银行”建设中来,引导学生积善成德,成为一个拥有自我管理能力、对自己行为负责的健康小公民。
灵活运转,让银行动起来
当前德育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重灌输,轻体验;重规范,轻人格;重形式、轻内容。因而在推进“龙祥阿福童银行”建设过程中,我们强调学生的情感性、体验性理解,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实践,努力把学校办成“小学校、大社会”。
“龙祥阿福童银行”每期招募15名左右的“龙祥阿福童银行”志愿者,分别担任总行行长、副行长、储蓄员等职务。每个“班级阿福童支行”分别招募一名支行行长、一名副行长,并根据班级人数,每四人一组,每组招募一名储蓄所所长,每月更换一次分理处组长,保证每位学生都有机会担任分理处组长为他人服务,让学生真实体会社会角色中应坚守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内容。
除遵守十条日常规范可以得分外,学生可以通过参与社会性实践活动积攒龙祥币。例如,根据“龙祥阿福童银行”的储蓄情况,学生可申请成为“龙祥超市”“阅读吧”的志愿者。其工作是将募捐来的各种物品进行分类,并根据不同种类进行相适应的物品消毒工作,最后将这些物品进行上架销售。
同时,学校设计了丰富多彩的银行币消费项目,如:在菜园种植、在校级活动中担任裁判和警察、做校长助理和校长一起办公半天、学校组织到贫困山区资助一次、和自己喜欢的老师共进一次晚餐、在学校小小讲堂开个人音乐会、在学校广播站点歌、根据自己的爱好到“龙祥超市”消费“龙祥币”等等。消费项目引导学生根据需要消费储蓄的银行币,去实现自己的小愿望或帮助他人,收获美好的未来。这样的“消费”方式,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
对此,学校杨万杰老师戏称“阿福童银行”是促进后进生转化的神器,因为她班上顽劣的小钟(化名)在“阿福童银行”的帮助下变得有礼貌、讲卫生了,会自我约束了,在“阿福童银行”中找到了自信,感受到了成功,内因被调动,促成了行为的转变。
无论是“挣钱”活动,还是“消费”活动,目的是通过参与公益服务、角色体验等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增强孩子们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懂得与他人合作,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和纯真的情谊,懂得储蓄良好行为习惯的美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
量化评价,让银行显生机
现代德育评价应具有注重诊断、分析、导向的特点。过去往往由教师凭经验、印象对学生品德进行评定,甚至将其作为选拔与管理的工具和手段,导致学生个性心理品质发展目标陷于空泛。德育评价是为了加强学生品德好坏的自我诊断,为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教育提供客观依据,这不仅仅是老师给出的价值导向,更应是学生自己不断进行修正的过程。
我们为“龙祥阿福童银行”设计了银行标识、币章、存折。以十条行为规范制作行为对照表,为学生设立对照记账本,对良好行为赋予笑脸。比如,按时完成活动则收入相应笑脸;违反相关行为要求则支出相对应的笑脸。每积攒10个笑脸可以兑换1元银行币。存折由银行统一发放,每月月末由储蓄所所长在存折上记录组员兑换银行币的情况,支行对每个储蓄所的储蓄情况进行统计,总行会根据每个支行储蓄的币额评出优秀支行。每个月末最后一周的班会,每组推选一位储蓄之星参加班级的评选,班级再推选一位成为学校的储蓄之星。银行的工作人员会给储蓄之星做宣传海报,并在集体朝会、易拉宝、校园广播上进行隆重表彰,对其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行强化和固化。点、面评价的结合,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个体的自我修正,自我激励。
传统的德育评定还有一个弊端——定性评价和单一评价,不利于学生的反思与相互比较。“龙祥阿福童银行”以笑脸、银行币量化了学生的良好行为完成情况,以支付银行币提醒学生做出的违反行为,使道德培养过程可视、可测、可比。同时全校教师全员参与,在学校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可以对学生实施评价。通过道德银行的评价,直观提醒学生在日常行为中保持良好品质,也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潜移默化的贯彻落实。
以学生为体验主体、实践为方法、评价为手段的“龙祥阿福童银行”,体现出我们对体验者(学生)生命感受和心灵世界的自觉关注。我们希望龙祥师生在愉悦的教育和成长过程中共同积累有趣有益的生命故事,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谭江玲,四川省成都市龙祥路小学校长】
责任编辑/江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