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彩明 李昌荣
摘 要:作为国民经济的骨干和支柱,国有企业对于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起着生死攸关的决定作用,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部分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不断下滑,并且亏损额不断攀升,而出现这些不利局面与国有企业的管理有着直接的关系,尤其是在国有企业资金运筹管理方面比较突出。所以对国有企业的资金运筹管理采取一定的对策已经迫在眉睫,应该尽快遏制当前的不利局面。
关键词:国有企业;资金;运筹;管理
伴随世界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国有企业在面临层层挑战的同时还面临着更多的机遇。要想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必须从企业资金运筹管理做起。一个企业的资金运筹管理是反映其经济效益与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而且资金管理是一个企业的命脉,那么如何加强国有企业的资金运筹管理并解决其现今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
一、国有企业资金管理和运筹薄弱的主要原因
1.国有企业满足不了市场经济的要求
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约束,企业与政治不分离,所以国有企业在商品生产过程中不具备独立主导地位。在国有企业的资金来源方面通常都是采取上拨下贷的方式和统收统支的分配方式,事实上国有企业在某种程度上是不理财而用财,通常情况下为了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多要求市场与企业互相对接,主张自负盈亏和自主经营,在强烈的市场斗争过程中求发展、求生存,但是迄今为止可以真正走入市场的国有企业屈指可数。大多数企业都是依靠上级或者政府的资金投入来维持生产经营,在市场需求方面的研究和预测分析比较迟缓,以致失去了很多提高效益的机遇,还有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没有计划性,导致大量的产品不断积压,资金周转因而出现严重的问题,由此可见,企业严重缺乏驾驭市场的能力。
2.企业经营过程缺乏约束力
伴随我国财政方面的不断改革,对于企业无偿拨款的政策已经逐步取消。而国有企业所具有的资金比较有限,在这种情况之下,只能通过银行进行贷款的方式填补资金空缺。尽管向银行进行贷款为国有企业的资金带来了强大的支柱,但是由于企业缺少自我约束的意识,并不考虑自己的偿还能力,不断的进行贷款,进而致使企业生产遇到危机时,陷入资金偿还和生产无法正常运转两难的地步。
3.国有企业资金分布不均
要想确保资金循环的畅通,必须保证资金分布的合理,但是随着现今企业之间的债务链规模与范围的不断扩张,导致收账的成本不断上升,大多数资金结算起来都比较困难,与此同时,产品的部分积压使得无法回本,既浪费了企业的固定资产,又使企业的部分资金产生挪用和流失的情况。
4.资金运筹管理缺少监控机制
国有企业在内部管理方面不积极也是产生资金无效占用和不断紧缺的重要因素。例如,部分国有企业在使用资金或筹集时,缺少科学性的决策和预测,致使低产出、高投入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企业创造的经济效益极其有限。
二、强化国有企业资金运筹管理的策略
1.培养企业理财人员的整体素质
在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下,资金管理和运筹呈现出综合性、开放性和动态性等特点,这就要求企业理财人员能够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进行合理的投资和筹资,并对收益合理分配,做好国有企业与各个方面的重要关系。因此,在目前的情况下要想扭转当前的局面,必须要提高理财人员的整体素质,强化其财务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摒弃传统的依赖意识,同时还应该强化自身在市场、金融、税收和财经几大方面的学习,为企业资金运筹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2.完善资金运行机制
随着企业向着不同方向的不断发展,必须逐步完善目前的资金运行机制。首先,根据市场需求建立相应的资金运行机构,例如对于集团公司进行多层次的管理,每个部门的分工权责明确化;其次完善资金管理各方面的制度,包括营运资金管理、投资管理和筹资管理制度等;最后,在企业内部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使企业内部人员自我监督和约束,进而确保资金运筹的有效性。
3.加强管理,多方配合
要想改善企业资金运筹问题不仅需要企业自身加强管理完善机制,还需要相关部门和政府采取一些措施,例如对于一些资金严重缺乏和管理薄弱,甚至生产严重亏损的企业,应帮助其进行资金的筹措,使其正常生产,同时要改变以往向银行进行贷款的体制,增加企业的融资渠道。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资金运筹管理的完善与否,对于一个企业未来的经济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资金运筹管理方面应该不断的进行改进,避免不利因素的发生,同时相关的部门和政府也应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帮助扭转目前不利的局面,相信经过各项资金运筹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一定会为国有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进而使部分企业因资金周转方面的问题而无法生产的现象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1]袁明俐.国有企业资金管理与内部控制[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01):07-09.
[2]王丽君.试析企业资金管理的重要性及具体措施[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22):17-18.
[3]伍學滨,邓小英.管理运筹学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J].企业经济,2010,3(01):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