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喜燕
摘 要:命题作文是作文训练非常重要的方式,对于命题作文的教学,笔者提出不同学段提出不同要求,达成相应目标。低段的写话教学,注重兴趣,寻找亮点;中段的习作教学,续扩为主,多观勤思;高段的习作教学,积累素材,培养情感,最终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关键词:小学;命题;作文
作文在小学第一学段称为“写话”,第二、三学段称为“习作”,第四学段称为“写作”,因此,以下三种称谓都是“作文”之意。命题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给出一个既定的题目,要求学生根据这个给定题目进行写作。实际上,教师给出题目后,至于学生写的怎么样,是不是表达了学生心中所想,又是另一回事。正如叶圣陶所说:“教师出个题目让学生作文的时候,学生并没有作文的实际需要,只因为要他们练习作文,才出个题目让他们作。”长期以往,学生必然会写假话、空话、大话,甚至在写作文过程中,以父母生重病或者去世来体现内容的深刻和情感的抒发。叶老又说:“可是练习又确乎必不可少。因此,命题作文只是个不得已的办法,不是合乎理想的办法。”①张志公也认为“传统的命题作文,如果运用得当,对于锻炼学生的构思和想象能力有一些作用。但是教师所命之题,学生不一定有话说,那就得没话找话,硬‘做文章。”②《课标》则强调,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改进作文命题方式,提倡学生自主选题。
可见,命题作文尽管褒贬不一,但不可避免地成为训练作文的一种方式。如果着眼于学生基本训练的立场,命题作文未尝不是一个好的方法。但是命题作文应该在不同学段提出不同目标,由此螺旋上升,最终达成每个人都有写作的愿望并能写出基本规范的文章。
一、低段的写话教学,注重兴趣,寻找亮点
考虑到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写话要以兴趣为主,鼓励孩子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观察到的和想象中的事物,并能引导学生运用生活中和学习中学到的词语。因此,在命题时要着重考虑学生的兴趣,在评价时注重在欣赏的基础上发现亮点,及时给予鼓励,且评价语应多元,此时,教师不急于纠偏,而是欣赏、鼓励与发现互补,每个孩子都可以得到100分,只是得分理由不同,这样学生的写作欲望渐渐增强。以学生为本,教师在鼓励的时候,可以公开表扬每个学生写作的优点,久之,学生会进行多种尝试,不至于模式化。相信,在写话阶段只要不扼杀学生的欲望和表达的兴趣,学生就能写好。
二、中段的习作教学,续扩为主,多观勤思
《课标》要求“引导学生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因此,教师一定要珍视孩子眼中的新奇有趣的、印象深刻的事物,在命题时不能主观臆断,凭自己的经验取而代之孩子的心理感受。
中段的命题作文,教师应做到先放后收,敢放会收。虽然日常生活所提供的想表达的源泉是有限的,但是阅读和想象是无限的,因此,可以引导学生将阅读与写作结合到一起,这时候就开始慢慢收,当学生的表达与阅读渐渐靠近时,可采用续写或者扩写。学生会天然的靠近阅读,自然仿得,而不是拿范文模仿。例如:从《窗边的小豆豆》提取一个环节,引导学生“后来小豆豆怎么样了呢?你们可以模仿作者的思路为小豆豆往下续写吗?”如果你是小豆豆你又会怎么做呢?”不仅要让学生续写,还可以提供学生多角度多方位的续写。如果学生觉得没什么可写的时候,教师可以引用叶老所说的关于自己作的题目:“一个学生,自己要作的题目实在很多。上堂听功课,随时有新的意想,新的发现,是题目。下了课,去运动,去游戏,谁的技术怎样,什么事情的兴趣怎样,是题目。读名人的传记、自然科学的实验观察、校内的活动……都是大可写作的题目。”总之,“只要随时反省,就觉得自己胸中不是空洞洞的;随时有一些意思情感在里头留衍着,而且起种种波澜。”③
另外,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比如:用你用最贴切的词语描述小动物的外貌,观察小动物吃饭是什么样子?观察小动物睡着的样子怎样的?小动物与你之间有没有让你难忘的事情?也可以让学生提前观察,然后命题,这样就有得材料写了。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命题不可以自己的喜好为主,而是根据学生平日的观察,考虑他们胸中积蓄些什么,然后在这些范围中拟定题目。”
三、高段的习作教学,积累素材,培养情感
这一阶段首先引导学生有意识的将阅读中积累的素材与写作有机结合起来,要求每位学生准备摘抄本或者素材积累本、好句好段本等,将积累素材逐渐养成一种习惯,久之,写作文便有得材料可组织了。其次学习写作的技巧,审题,立意,选材,谋篇布局,训练学生的思想,培养情感。对于作文中的情感,自当是抒发真实情感为要,遇悲喜而生情,触佳景而兴感。为成功感到喜悦,为失败感到忧伤,为弱者同情,为强者喝彩。这样也就避免了学生为抒发情感而写不诚实的话。有了一定的素材,学会组织这些材料,再形成一定的技巧,抒發自己的真情实感,作文岂有写不好之理。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疑难处“雪中送炭”、关键处“点石成金”、高潮处“推波助澜”、偏差时“拨云见日”;不同学段应提出不同训练要求,达成相应训练目标,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同时,教师还应该有跨学科思维,所学的数学、科学、音体美都可以成为作文素材,作文应该还原生活,在学习中作文,在作文中学习。
注释:
①叶圣陶:《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载《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一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115页。
②张志公:《谈作文教学的几个问题》,载《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论文选》,北京﹒开明出版社,1995年版,第171页。
③叶圣陶:《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载《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一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287页。
(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