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峰
摘 要:网络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们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有力工具。网络因其独特的魅力受到人们尤其是大学生的“青睐”,但网络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们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会带来暴力、色情、极端主义等方面不健康影响,文章分析了高职大学生网络心理与网络行为及常见网络心理障碍,最后提出从正确认识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培养正确的网络心态及正确掌握和使用互联网等方面培养高职大学生正确网络认知和心态。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网络心理;途径
大学生培养是国家建设与未来发展的智力基础,大学生心理健康培养是教育工作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在互联网应用不断普及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已经与网络建立了紧密关系。几乎所有高职大学生都有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娱乐、购物、通讯的经历。互联网给大学生创造了广阔的学习与生活应用平台,同时也对大学生思想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互联网内容中,不仅包含有积极健康的内容,同时还包含有暴力、色情、极端主义等消极内容。大学生正处于确立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对大学生网络心理的研究,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网络行为与网络心理
1.健康的网络行为
互联网是一种开放性的信息平台,绝大多数大学生利用网络这一先进工具获取知识和信息,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构筑全新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网络对大学生的作用主要有三点:第一,信息查询。互联网的开放性,使得Inter-net如同一个信息的聚宝盆,应有尽有。很多大学生把互联网看作一个庞大的信息库,因而经常上网寻奇觅宝。第二,通讯。在以网络通讯为时代背景下的新一代通讯方式正成为大学生广泛应用,彼此交流的主要工具。网络通讯不仅价格低廉,而且可实现远程视频通讯,群组通讯等,提高了沟通效率。第三,网络娱乐。网络娱乐是网络应用背景下的生活休闲方式,网络娱乐主要包括:网络游戏、网络视频、网络音乐等,通过网络娱乐可以环节大学生学习压力,放松大学生心情,但是前提是网络娱乐不能过于沉迷,如果沉迷于网络娱乐,则是一种不健康的网络行为。
2.不健康的网络行为
经常使用或者长时间使用网络,并不一定就是网络成瘾。一般认为,在使用网络的时候,如果有反复使用的强烈愿望,一旦被外力制止会出现强烈的情绪反应,如觉得沮丧、心情低落、易发脾气等,这样,对网络就有一定依赖或成瘾的成分。现实中存在着一些大学生上网成瘾,沉溺于网络不能自拔,最常见的就是沉溺于网络人际交往和网络游戏。网络具有虚拟性与现实性相关联的特点,一些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与学习中,难以找到自身价值的存在感,将这一方面的需求以虚拟化形式进行诉求,他们通过虚拟的网络社交、网络游戏,找寻自身价值的体现,偏离了正常生活轨迹,有的大学生沉迷于虚拟世界无法自拔,产生了“网瘾”,每天上网时间高达10多个小时,甚至无视课程、无视大学生活,出现了耽误学业甚至放弃学业的现象,严重的导致心理障碍,产生了心理疾病影响到身心健康。
3.网络心理
大学生沉迷于网络使大学生心理问题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展趋势,大学生把网络当成排遣不良情绪的对象,但这种虚拟的排遣方式同时也带来了包括情绪低落、思维迟钝、自我评价降低等种种负面作用。大学生沉溺网络主要受以下几种心理驱使:
从众模仿心理:大学学习生活主要依靠学生的自律性,在学生进入大学生活后,从高中紧张的备考环境中解放出来,往往会丧失学习的理想、目标、动力,导致在校园中无所适从,百无聊赖,在整个大环境“网络社会”的影响下极易产生从众心理和模仿心理,很自然地加入了网民的行列。
追求时尚心理:认为通宵上网聊天、玩游戏是现代时尚青年的必修课,感到不玩游戏就没有与同学交流的谈资,听到同学、朋友大谈网络乐趣而自己插不上嘴,认为是个很尴尬的事。
功击、逃避心理:当代大学生独生子女多,有些学生独立性差,以“自我”为中心,心理承受力较弱,一旦在现实生活中,在人际关系、学业上遇到挫折,很容易产生功击、逃避心理,故选择上网借以宣泄心中的不满和烦恼,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避难、功击、发泄的场所,从而达到心理平衡的目的。
自尊心理:在网络虚拟环境下,个人“梦想”的实现往往过于简单化,这使得一些大学生在遇到生活、学习方面的挫折后,选择在虚拟网络中找寻自我的理想主义精神。不可否认,大学生热衷上网有他们自己各种各样的现实需要和心理需要,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作为沟通信息、交流情感、学习知识的载体和工具,对于青年大学生来说,作用得当,会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心理产生积极影响;而对于过度沉溺于网络者,“恋网”带给他们更多的则是消极影响。
虚拟的自我实现心理:每个大学生在内心都有一个理想化的完美世界,而这种完美生活往往脱离了现实生活而存在,所以一些大学生则通过虚拟网络取找寻自己的“梦”,并陷入在虚拟环境下所勾勒的完美世界中无法自拔。不可否认的是一些商家,正是利用人的这种理想化需求,而进行商业活动,而大学生正处于心理成熟期,极易被诱惑。譬如:角色扮演类网络游戏受到年轻人的追捧,其主要就是利用年轻人希望自身成为游戏中的英雄人物,成为侠客、富翁、魔法师、勇士等。在虚拟网络世界中,成为受人瞩目的英雄人物成为许多大学生的生活目标。这些学生陷入虚拟世界无法自拔,虚拟的自我实现心理还会导致一些不道德行为甚至是犯罪行为。有些大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真实含义,往往意图在网络中“大展宏图”,一些学生误入了不法分子的陷阱,他们为了证明自己,制造和传播病毒,窃取他人隐私、商业机密,给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焦虑心理:在社会不断发展,不断变革的今天,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困扰着大学生的心理,一些大学生对自身能力产生了怀疑,产生了焦虑情绪,现实生活和学习的压力让大学生难以找到自我压力释放的空间。迷恋上网实际上是大学生内心寻求理想化状态的一种途径,高职大学生普通在高中时代都非常喜欢接受新鲜事物,并不把学业看得非常重要,这使得他们在进入大学生活后,离开了父母的监管,在网络娱乐的引导下,逐渐产生了网络依赖性,并将网络作为其精神的寄托,由此逐渐消极下去,慢慢的记忆力开始下降,出现厌学、厌世的焦虑心理。
二、高职大学生常见网络心理障碍
大学生网络心理障碍主要包括网络恐惧、网络迷恋、网络孤独、网络自我迷失与自我认同混乱四大类。
1.网络恐惧
一些高职大学生来自偏远的农村,他们在进入大学生活后,初次接触到网络,一这给他们带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新鲜感,他们怕自己学不好计算机知识,而成为新时代的“网盲”;怕自己因为计算机知识的匮乏,而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上取得劣势,成为一个庸庸碌碌的人,不能更好地施展自己的抱负,实现自己的理想。这些学生在与城市学生一起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对网络应用产生压力,甚至会产生网络恐惧。同时,一些学生在家庭教育中,主要以网络负面教育为主,网络上充斥着暴力、色情、极端主义等思想在学生心中已经成为固定思维,这些学生在面对网络应用时,往往谨慎加小心,甚至不敢“触网”,“谈网色变”。
2.网络迷恋
网络迷恋是的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存在的问题,其中包括技术型网络迷恋者、猎奇型网络迷恋者,游戏型网络迷恋者、色情网络迷恋者等。技术型网络迷恋者通常都具有较高的计算机技能水平,他们为证明自身技术能力对计算机程序深入研究,长时间专研在计算机领域,脱离现实社会,导致心力交瘁,人际交往受到严重影响。猎奇型网络迷恋者喜欢通过网络结交异性或者同性朋友,在网络世界里他们或是扮演“高富帅”,或是扮演“小鲜肉”,骗取他人情感,并以此为乐。游戏型网络迷恋者深陷游戏虚拟世界,在游戏世界里找寻自身存在的价值,脱离实际生活和现实社会。色性网络迷恋者通过网络放大了生理欲望,偏离正确的价值观,导致身心健康受到损坏。
3.网络孤独
网络迷恋者通常在社交方面有所欠缺,他们通过网络排解自身的孤独。一些大学生(尤其是女生),由于孤僻内向、不善交往,常上网向好友宣泄自己对现实的不满,从而得到一定程度的放松,可下网后他们发现自己面对的依然是难以排解的孤独。
三、培养高职大学生正确网络认知和心态
网络心理研究对于树立高职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培养高职大学生正确的网络日志和网络使用心态,提高大学生自我控制力,认清网络与现实之间的区别,避免网络心理障碍的产生。
1.正确认识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
互联网时代,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带来了巨大的改变。网络是一种具有平等性、开放性、自由性的平台,学生通过网络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通过网络认识结交更多的朋友,通过网络放松自身的压力。但是,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沉迷于网络或者是利用网络进行一些消极活动,这会使人丧失对现实社会的感知,逐渐陷入危险的境地。为了能够给让学生正确认识互联网,以正常的心态应用互联网,就必须要在学生的思想意识中建立互联网正反价值观,要努力提高网络认识能力,学会用全面、辩证地认识观来剖析和认识网络,积极应对。
2.培养正确的网络心态
网络心态的培养,要规范大学生网络使用的渠道,客观的面对网络正反价值观,不要过分迷恋网络,摒弃网络中消极的内容。首先,在大学生上网渠道方面进行监管,让大学生能够在正规的地方进行上网;其次,通过宣传教育的方式增强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在高职大学生网络使用教育中,使用积极健康的教育知识内容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兴趣,丰富健康知识教育的内容,让学生能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以乐观的心态应用网络。此外,加强对网络内容的监管,国家网监部门,高校网管部门,教导员应加强对学生网络应用的监管,通过正确的引导方式,让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3.正确掌握和使用互联网
网络让学习变得更加自由化,高职大学生必须树立“终身受教育”的学习目标,不仅是在大学校园里,而且在跨进社会之后,都要学会冷静地分析、处理和创造各种有用的信息,应该吸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借助网络群体成员间的互动,检验自己的角色扮演情况,为未来而学习。大学生作为利用网络最多的群体,应积极利用网络的优势,打造主流阵地,高校可以推荐一些优秀的计算机软件,鼓励高职大学生访问一些优秀的站点,使优秀的网络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对高职大学生进行熏陶,从而达到良好的整体教育效果。如果大学生已经陷入了网络使用的危机中,则需要对大学生采取一定的严格管制,通过教育和医疗的方式让学生消除“网瘾”,逐渐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中。
四、结语
高职大学生网络心理的健康的培养是让学生能够以正确的世界观、社会观和人生观去面对生活。网络的开放性虽然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知识,但是其复杂性也让大学生在使用网络过程中,容易陷入危险的境地。学生在网络的正确使用是需要社会、学校共同进行管理和教育的,不断丰富正能量网络内容,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网络,遏制消极网络内容,打击不健康网络行为,为高职大学生健康使用网络,创建良好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郑日昌.大学生心理健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杨映红,卢邦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3]郝春生.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单位:河南商丘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