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东杰
一、课标解读
课标要求: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对课标内容进行解析,结合图文材料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人地关系思想及相应的人地关系;结合图文材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说出不同区域环境问题的不同。
二、教材分析
本节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六单元“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该教学设计为本节的第1课时。本章编排在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之后、区域地理之前,既是对之前知识的总结升华,又对后续知识起到引导作用,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内容体现了“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地理核心思想,目的是希望学生通过学习,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谋求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得到情感的升华。本节内容追溯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过程,从过去、现在、未来不同历史时期阐述人地关系,列举人地矛盾引发的环境问题,试图探索未来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三、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通过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学习,已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能通过给出的资料归纳并总结相关知识。学生处于信息发达的社会,互联网使用普遍,具有很好的查阅资料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可以自己或合作完成查阅资料、编辑资料等工作。由于大部分学生生长在城市,对城市环境问题有切身感受,但对农村环境问题较陌生,需要给予一定说明。历史时期人地关系对学生来讲较陌生,需要教师运用图文材料予以说明。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知道当今社会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并说出问题产生的原因,能对比说出不同区域的环境问题差异。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图文材料,分析人地关系思想及人类面对的环境问题,提高分析归纳、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查找、分析材料,锻炼搜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小组合作推选代表介绍全球性环境问题,锻炼整合信息及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正确认识人地关系;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发展观与环境观,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与必然性。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不同历史时期的人地关系思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产生原因。
难点:人地关系思想演变的原因;环境问题的成因。
六、教学过程(表1)
专家点评:该教学设计目标明确,凸显了课标要求。教师采用案例分析、运用比较的方法,在充分使用教材的基础上,通过补充图片、视频及文字等相关资料,引导学生思考、交流,课堂氛围民主,提高学生地理工具使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该教学过程思路清晰,以人地关系思想演变在时间轴上的变化、环境问题在空间轴上的表现为主线,并从不同空间尺度分析全球性和地区性环境问题,体现地理时空视角和尺度观念,突出教学重点。本课结尾还可设计课堂反馈,以评价学生是否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观,是否养成关心和爱护人类环境的行为规范;课堂总结如能回扣引课,强调环境问题实质,指出要在公平正义的基础上,建立起国际责任体系,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正确的价值取向会更好。(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地理教研员 朱克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