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怡楠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独生子女成了普遍现象,同时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的错误行为也开始泛滥。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推进《弟子规》的教学是势在必行的,因为其可有效地促进幼儿的道德发展,为幼儿的高素质培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从《弟子规》的教学方法入手,进而深入探讨了《弟子规》在教学活动中对幼儿道德发展的多种评价策略,为幼儿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帮助。
关键词:《弟子规》;道德发展;策略
对于幼儿的教育来说,良好的道德观念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而《弟子规》恰好是促进幼儿道德培养的佳作,因此,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利用《弟子规》的优势和经典内容,从而引导学生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下就是从《弟子规》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方面进行的详细阐述。
一、《弟子规》在幼儿教学中的教学方法
1.融情于景,故事教学
利用《弟子规》促进学生道德观点的培养一般是在幼儿教学中应用,而由于《弟子规》本身的内容较难理解,同时幼儿对字词也不熟悉,因此,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从而更好地将《弟子规》中的内容渗透给学生。应将其内容融情于景,利用情景剧来刺激幼儿的视觉,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同时以讲故事的方法进行道德内容的传授也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内容转化为故事,因为幼儿都比较喜欢听故事,因此,这样一来,可以更好地让幼儿吸收《弟子规》内容中的精华,同时便于学生记忆,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2.乐于课堂,音乐教学
通过大量的实践表明,《弟子规》中的内容主要讲述道德发展方面,因此,较为枯燥。在教师对幼儿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因为听不懂而对此失去了兴趣。对于此种现象,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要求,将《弟子规》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延伸,使其可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连接,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因为《弟子规》中的内容具有较好的音律性,因此,可以利用此特点,将其改变成相应的乐曲,然后以音乐的形式传颂给学生,调动学生学习《弟子规》的热情,从而提高自主学习的意识,进一步加快道德观念的培养。
3.以玩促学,游戏教学
对于幼儿《弟子规》的教学,以玩促学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应有效地将《弟子规》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喜爱的游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例如,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小组,然后进行背诵比赛,优胜者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爱玩的心理,同时,在游戏过程中,教师也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与此同时,在游戏的过程中,还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弟子规》在教学活动中对幼儿道德发展的多种评价策略
1.选择适合幼儿学习的《弟子规》内容
由于《弟子规》的内容较多,并且设计的面较广,因此,教师在教学前,应选择符合幼儿道德发展的内容,满足幼儿对道德教育的要求。例如,应将礼貌教育放在道德观念发展的首位。教师在了解幼儿的需求之后,应针对需求选择适合的《弟子规》内容,教会学生对待身边的人要讲礼貌、尊重他人等。同时由于幼儿对随意拿他人的东西持有错误的观念,认为只要自己喜欢就可以,针对这一行为,教师也应通过《弟子规》的教学改变学生这一观点,及时制止学生不道德的行为,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念。
2.选择适合幼儿学习《弟子规》的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的合理选择可以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状况,选择符合学生道德观念发展的教学策略,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由于幼儿对《弟子规》学习的主动性较差,因此,教师应将教学内容与游戏、故事等联系起来,从而活跃课堂的气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教学内容,便于其对内容能够更深入地理解。
3.在生活中力行《弟子规》,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
教师在生活中应多与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请家长配合老师的工作,当幼儿在家时,也要求其要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弟子规》的朗诵。并且家长在生活中也要随时观察学生的日常行为,若发现有不道德的行为产生应及时地加以制止。同时在家长参加义卖等活动时,也要记得将学生带到活动现场,让他们感受到生活中的献爱心活动氛围,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良好道德观念的形成与发展。
综上可知,《弟子规》的教学对幼儿道德观念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以便其更加符合《弟子规》的教学,更好地促进学生良好道德观念的形成。同时家长也应配合教师的工作,在生活中也要抓住传颂《弟子规》内容的机会,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其内容,从而能更好地规范自己在生活中的行为,为良好的道德观念的形成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芳.让《弟子规》走进幼儿的心灵:浅谈幼儿园《弟子规》教学策略[J].江苏省张家港市梁丰幼儿园,2011,35(12):14-16.
[2]韩燕燕.探索《弟子规》的教学策略、方法和途径[J].张家港市梁丰幼儿园,2014,56(21):12-15.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