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亚琴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是“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解读这一复杂的概念往往令人费神,而走进浙江省桐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那随手而拾的“非遗”让我一下子明朗起来。
桐乡市非遗馆是2014年9月29日正式对外开放的。1300平方米的展陈面积,构思精巧,别具一格。走进大门,迎面而来的是一整面的“篆刻墙”,坚实有力地印刻着桐乡18个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生动传神的含山轧蚕花、线条优美的蓝印花布、雄浑有力的大纛旗……还有篆刻这个世界级的文化瑰宝,在这梧桐之乡蔚然成风。伴着篆刻墙的,那墙角的一簇青葱翠竹,别有一番盎然生趣。
往里走,必然要经过一座砖雕门楼,没有岁月的侵蚀、脱落的石灰、斑驳的墙体,有的是骨子里的桐乡烙印。仰头便见两只飞舞的凤凰,自然而然地想到“凤栖梧桐”的美丽传说。中间横亘着的是一个造字,由“蚕花廿四分”演变而来,预示着今年蚕事兴旺,养蚕丰收。左右两边的耕织图,演绎着桐乡农耕文化和蚕桑文化的古老印记。门楼是“家”的象征,而非遗馆就是所有桐乡非遗资源的一个“文化家园”。我想,这也是这座门楼的寓意所在吧。
抬手轻轻一推,吱呀一声,一扇紧闭的古朴大门慢慢敞开,跨过门槛我便走进了这一处凤凰人家。
蓝底、白花、黄字,整个展览的前言,名曰“桐乡故事”。用的是蓝印花布的传统图案,设计成了古书的式样,匠心独具。如此清新雅致又充满故事的一本古书吸引了许多观众。沿着灰砖砌成的小巷,用指尖轻轻触碰,仿佛回到了那些熟谙的旧日时光……
信步游走间,眼前一片灯火辉煌,很是热闹。抬头看到“传奇·天虫”几个大字,庄严醒目。“天”加“虫”,是一个“蚕”字。在那些以养蚕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年月里,当地蚕农们对蚕神有着最为淳朴的民间信仰。千百年来,蚕桑习俗浸润了当地百姓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些由蚕而起、因蚕而庆、为蚕而狂的传统习俗渐行渐丰,一直保留至今,极具特色。每年清明时节,数十万人成群结队赶往蚕花圣地“含山”,买蚕花、祭蚕神、看水戏,千年沿袭,俨然一场蚕乡盛大的狂欢节。这样的狂欢,我至今只经历过一次,却已终身难忘。随着人流,我在蚕神马鸣王的塑像前久久伫立,一旁的白马英姿飒爽。我想,前世它应该就是一位默默守候着的白马王子,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凄美动人的传说。
走过蚕花簇拥的蚕神厅,拐角处,一间名曰“蚕花茂盛”的农家蚕房打断了我美好的遐想。在朴茂的火桑掩映下,蚕房里,年轻的蚕妇,鬓戴蚕花,明眸善睐,正弯腰喂着小蚕。厚实的叶凳上,男人在切着桑叶,黝黑的脸上,还有辛勤劳作留下的风霜印记。两旁,蚕台、蚕匾、蚕网、油灯、叶篰、炭盆、蓑衣等物什一应俱全。养蚕时节,这样的蚕房,在农村每家每户都有。想起小时候,我也是这样和奶奶一起切叶、喂蚕,那样熟悉、亲切。
突然间,不远处传来小孩子们的欢呼雀跃声,只见双庙渚蚕花水会的幻影成像的场景前早已拥满了一个个好奇宝宝。双庙渚蚕花水会是江南独一的水上蚕花庙会,将庙会的精彩活动通过计算机模拟成像,真实地展现出来,是传统民俗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一次有益尝试。当摇曳的烛火亮起,袅袅青烟便幻化成了蚕神马鸣王,这时滔滔的河水瞬间从龙嘴里喷涌而出形成河流。接着马鸣王端坐船头开始巡游,摇橹船、打拳船、龙船、缫丝船、高杆船等纷纷出动,精彩的水戏表演让人仿佛穿越到了洲泉双庙渚蚕花水会的现场。
怀着激动的心情离开人流,往前没走几步,眼前便豁然开朗。只见巨大宽阔的人造水面场景呈现在眼前,清澈的河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一座“水阁”结构的复原古戏台悬浮于水景中央,传统的摇橹小木船满载着时令蔬果停靠在岸边的河埠,身着蓝印花布的妙龄女子正在河中浣衣,对岸锣鼓喧天声中一场传统水乡婚礼正在甜蜜进行,娇俏的小粉荷羞怯怯地从石桥边探出头来偷看着什么……小桥、流水、人家,在廊棚下的美人靠里倚着,那心旷神怡的感觉,仿佛时间也停住了脚步。“腊梅花开是隆冬,里边走出梅小凤,今年年方十八春,人人称我小玲珑……”锣鼓一响,古戏台上演起了原汁原味的桐乡传统戏剧花鼓戏,底下的观众早已挤满了台前的长凳。花鼓戏是用桐乡乡音同调歌之的滩簧小戏剧种。袅袅余音,传唱百年,那些精辟的字句,耳熟能详的曲声腔调,王侯将相、才子佳人的传奇故事,沉淀着世世代代民间社会的喜怒哀乐和道义准则。我用心听了一会,却只听懂了大概,想着有时间一定当面请教一下这些把传统戏剧传承下来的老艺人。
想着想着,不经意间走进了一个清丽的蓝白世界。在一层层晾晒着的蓝印花布间穿梭,为她宁静清纯、朴拙典丽的魅人芬芳倾倒。透过橱窗,我又被一幕幕形象生动的微缩场景牢牢吸引,设计、刻板、上浆、印染、刮浆、洗涤、晾晒、整理,这一古老的印染方法,现在看来依然散发着神奇的魔力。蓝印花布,总觉得她天生就应该属于江南、属于水乡。
信步走过“娜儿桥”,十米长的大幅木雕书刻作品《可爱的故乡》让人久久驻足。茅盾先生对故乡浓得化不开的乡愁、张柏年先生苍劲有力的书法、华云其入木三分的书刻技艺,三者融于一体、浑然天成,值得慢慢品味。
从一楼上到二楼,倚着栏杆,可以清楚地看到一楼的风景,连同参观人群一起。脑海里突然闪现出一句话:“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这次我成了那个看风景的人。会心一笑,随着人流一路往前,转角处带着浓郁乡土味的各色吃食让我垂涎,杜搭酒、姑嫂饼、臼打年糕、杭白菊、榨菜……穿过一排古色古香的花格木窗,不知不觉间就来到了水乡茶馆。两张方桌,配上四条长凳,六七只陶瓷茶壶、茶盅,简单惬意,却能偷得浮生半日闲。挑了个临窗的绝佳位置坐下,思绪便缕缕升起,听一段花鼓戏,感觉杯中的杭白菊也静静地绽开了。依依不舍地起身,发现一旁的年俗场景前挤满了人。想起小时候最开心的就是过年,因为过年不仅有新衣服、有压岁钱,还能吃到美味的咸猪头,那香味,真的不知道用什么语言去表达。
走进传习·百工展区,蛋画、核刻、历本袋、竹刻、剔墨纱灯、剪纸、麦秆画、竹编、木雕、风筝等传统手工艺项目琳琅满目。对面的非遗传习坊,设置成了古朴的旧时学堂模样。剪纸老艺人被热情的孩子们围在中间,悉心讲授着剪纸这一门传统技艺的入门之法。这无比温馨的画面让我看到了非遗传承的希望。
再次被“传真·乡音”展区的欢笑声吸引,起步一探究竟。毛竹掩映的竹林里,男人、女人、孩子简直玩疯了。捉虫、踢毽子、打弹珠、玩竹蜻蜓、下象棋,这些传统的童玩游戏勾起了对童年无限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