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石窟的雕塑与书法艺术

2015-06-17 03:24吴勇
七彩语文·写字与书法 2015年6期
关键词:刻石魏碑云冈石窟

吴勇

去年暑假,吴老师先后去了“四大石窟”中的麦积山石窟和云冈石窟。山西大同不仅是精妙绝伦的云冈石窟的所在地,也是中国古代魏晋南北朝前期的重要政治中心。浏览石窟艺术的同时,通过大同北魏时期的刻石等文化遗存,可以清晰地考察书法史上重要的书体——魏碑体书法发展的脉络。

云冈石窟主要洞窟的石雕造像在北魏定都平城时期建成。现存最早的洞窟为公元460年(北魏和平初年)开凿,最晚的造像铭记为公元520—524年(北魏正光年间)。60余年间,云冈开凿大小252个洞窟,造像数以万尊,是北魏佛教石窟艺术造像的巅峰之作。

位于石窟群西部的早期石窟气势恢宏,壮观古朴,由当时著名的高僧昙曜和尚主持开凿,俗称“昙曜五窟”,是云冈石窟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之一。这批石窟主像形体高大,占据窟内主要位置,气势磅礴,外壁满雕千佛。

中期石窟位于石窟群的东、中部,约开凿于公元465至494年,是云冈石窟中的精髓,有许多大型洞窟。雕刻造型工整华丽,题材多样,数以万计的佛、菩萨、天王、力士、飞天等姿态各异,无一雷同。佛像端庄、和蔼;菩萨典雅、含蓄;飞天活泼、可人;力士强壮、有力。龛沿上用镂空雕饰的手法表现飞天漫天飞舞,妙不可言。

晚期的洞窟集中在云冈石窟群西部,开凿时间约为公元494年至525年,多为中小型洞窟。类型繁杂,人物形象清瘦俊美,艺术风格典雅清新,与昙曜五窟中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和中期石窟中复杂多变、富丽堂皇的太和格调,各异其趣,共同构成了云冈石窟绚丽多彩的艺术特色。

大同云冈石窟和洛阳龙门石窟分别代表了北魏建都平城时期和迁都洛阳之后的艺术风貌。和以“龙门二十品”为代表的著名的洛阳龙门石窟造像题记书法相比,云冈石窟的造像题记相对发现较少,但已发现的一批造像题记和大同近年陆续发现的一批珍贵碑版刻石让人耳目一新,书写了更为完整的魏碑体书法发展史。这其中,云冈石窟发现的《五十四人造像题记》《比丘尼惠定造像题记》《比丘尼昙媚造像题记》等一批造像题记刻石书法,更是研究魏碑书法孕育期、萌芽期的珍贵资料。

《五十四人造像题记》(又名《邑师法宗造像题记》)位于云冈石窟第十一窟东壁距地面十一米处,刻于魏孝文帝太和七年(公元483年),是云冈石窟存世较早的一种北魏造像发愿文,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由于它是北魏迁都洛

阳前十多年的作品,更能反映太和年间的书法风格,其书法艺术价值也是不言而喻的。此刻书法高古质朴,基本面目是楷书而存隶意,充分显现了北魏太和年间古健丰腴的书风。

《比丘尼昙媚造像题记》,是1956年云冈文物保管所在整修昙曜五窟之一的第二十窟,即所谓露天大佛窟窟前积土时出土的。这是云冈石窟难得的一块完整的造像题记,书于景明四年(503年),楷书书法极佳,书风宽博雄浑,笔势开张,天趣盎然。

除了上述造像题记,1965年,考古工作者在大同还发掘出土了《司马金龙墓表》等一大批北魏书法刻石、墨迹资料,《司马金龙墓表》书体为隶楷,同时出土的司马金龙墓木板漆画题画文字则以方笔写经体楷书出现。

大同魏碑可以称为早期魏碑,洛阳魏碑则是中晚期魏碑。大同的早期魏碑,比迁都洛阳后的中晚期魏碑,更加古拙、朴茂、庄重、雄浑,多用楷隶或隶楷,它和以洛阳龙门造像题记为代表的中晚期魏碑共同写就了完整统一的魏碑体书法史,为后世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书法艺术宝库。endprint

猜你喜欢
刻石魏碑云冈石窟
魏碑行书对联:文生于情有春气,兴致所至无古人
海中刻石 拙中取意
秦始皇刻石还剩多少
打铁老太
云冈石窟的文物数字化探索与实践
第二届“魏碑圣地·全国魏碑书法大赛”暨“魏碑书法论坛”在洛阳举行
元氏所出十六国后赵时期界封刻石小考
去云冈石窟看浮雕
云冈石窟中的交脚造像
重建祖屋之刻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