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构建

2015-06-17 09:15:07张美丽魏昀妍
现代商贸工业 2015年11期
关键词:经管类培养目标应用型

张美丽 魏昀妍

摘要:

近年来,应用型高校一直在如何加强质量工程,推进教学改革上积极研究和实践,试图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新路子。高素质的应用型经管类专业人才为社会、企业所急需,基于这样的背景,从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出发,对我国应用型高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从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创新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考试评价体系,完善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制度等方面给出构建建议。

关键词:

应用型;高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1013202

近年来,社会对经管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但应用型高校经管类毕业生的就业率却并未大幅度提升。应用型高校学生在就业层面上,既有重点大学毕业生的竞争威胁,又面临着高职高专替代者的挑战,成为就业的夹心层。如何加强质量工程,推进教学改革,探索一条适合应用型高校经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该类高校积极关注的问题。

1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

一般而言,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下,按照教育理念的指导,为实现某种人才培养目标而把与之相关的若干要素通过有机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系统结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强调实质上的人才培养规律,而且注重形式上的人才培养规律,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操作性,可以供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在教学中有效实施。

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教育思想、教学理念、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培养过程等要素。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处于指导地位,制约其他要素的发展。培养目标是培养人才的具体标准和质量规格。培养规格规定了各专业学生应当具体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基本素质。课程体系是在紧扣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前提下,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进行优化设计。培养过程是实现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实施环节,由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和相应的教学条件组成。人才培养模式中各要素彼此制约、相互作用,构成复杂的综合运作机制。

2应用型高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1教学理念在进步,但培养目标大同小异

很多应用型高校已经意识到社会对经管类人才的需求变化,提出一些新的教学理念,但培养目标并没有及时调整。很多应用型高校都参照重点大学,把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从事经济、管理方面的教学及科研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显然这不符合社会需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应用型高校经管类毕业生特色不足,人才培养类型较为单一,课程体系缺乏针对性和应用性,导致学生的实践技能、创新精神与社会、企业的要求不协调,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比重点大学低,而动手能力又比高职高专院校差,夹在中间处境尴尬。

2.2定位为应用型高校,但实际培养内容应用性较差

很多院校虽然正在或已经转型成应用型高校,但在人才培养过程和内容方面应用性较差。课程体系的设置没有体现出应用性特色,仍然强调“重基础、宽口径、知识结构全面”。教学中,学生常常缺乏有针对性的专业实践锻炼,即使在教学中开设了实践课程,仍然存在教学方法单一、欠缺新意,缺乏针对性,对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仍然存在一定差距,课外实践、专业实习等环节,常常由于经费问题、学生统一安排实习难度大、实习基地有限等原因达不到预想的效果。

2.3学生能力评价单一,教师队伍亟待加强

很多应用型高校经管类专业的教学仍然以教材为核心,教师为主导,没有体现应用性的特点。实验教学教材、教学质量评价滞后于高校经管专业教育的发展。应用型高校对经管类专业学生的考核仍以考试成绩为主,评估模式单一,缺乏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系统掌握的考核,忽视实践能力的考核,不利于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经管类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主要由实验教师、实驗室管理人员和部分理论课教师组成,这些人员从整体上缺少实践经验,很多都是从学校毕业就进入高校工作,没有实际的操作经验。学术研究见长的教师仍然是教学中的骨干力量,这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虽然也承担实践课程,但他们对企业所需的实践技能,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随着社会快速发展明显力不从心,为此,需要学校形成机制定期派教师去企业和相关岗位学习实践,才能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目前很多高校还缺少相应的经费持续支持和制度的长期保障。

3应用型本科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路径

3.1改革人才培养目标,创新课程体系

根据社会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的需求特点和要求,应用性本科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应当定位在:“基础扎实、应用为主、口径适中、素质为重”。应用型人才在培养中要具备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学习的重点是知识的学用结合,重在知识的应用实践。人才培养口径的宽窄应该与行业发展相适应,不必一味追求全面,要突出专业性和应用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否能够顺利毕业,取得证书,最终的评价标准应当重点体现在学生的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根据经管类各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与基本素质,按照够用实用原则对教学体系进行分解,构建“公共大平台+专业小模块”式的课程体系。公共大平台课程保证经管类专业人才的基本要求,专业小模块体现各专业的具体知识和能力要求,主要实现经管类不同专业方向人才的分流培养。大学本科阶段前两年侧重基础知识讲授,形成专业的基本技能;从大三开始主要围绕专业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进行培养,构建专业模拟实验、企业顶岗实践、专业技能训练、课外商业项目运作、社会调查、学科竞赛、创新创业活动、毕业设计以及毕业论文写作等实践教学环节。根据经管类各专业自身特点,加大经管类实验室的建设力度,不断增加实习基地的数量,打造良好的实践环境,将校外实习和校内专业模拟训练有效结合。强化校企合作培养模式,通过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学校和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共同商定人才培养计划,在办学条件、技术、师资力量等方面进行统筹合作,有效利用学校和企业各自资源优势,采用校内课堂教学与校外实际工作有机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3.2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程体系,要打破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教师为主导讲授知识的课程实施方式,积极实行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渗透教学、项目驱动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探索问题的能力。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开发和引进各种好的应用软件和教学软件,鼓励教师广泛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在课程评价上因为应用性知识与实践能力难以用传统考试手段进行考核评价,必须重视学生和来自社会的评价,真实反映学生的发展水平。应用型人才既要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又必须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为培养这种人才,需要建立一支既相对稳定而又动态优化的教师队伍,要提高学生的实习效果,指导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提高教师能力上,应用型高校要加强与企业、社会的密切联系,定期选派教师到合适的岗位进行实践锻炼,积极聘请具有工作经验和一定理论基础的企业、政府部门的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到学校兼职或进行讲座教学。要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通过“引进来、走出去”,扩大教师与国外先进高校的交流,开阔教师的视野,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实践技能。

3.3调整考试评价体系,完善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制度

调整考试评价体系,明确课程实验、教学实习、毕业论文或设计、社会实践等环节具体的考核要求,注重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核,适当减少理论考试比例,加大实验、实践考试比重,着重考核学生综合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应加强实践过程的监控,建立科学、完善的实践教学评价、监控与考核体系。

参考文献

[1]孙德彪.地方高校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7).

[2]陈向军,索凯峰.经管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12).

[3]唐志强.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商业经济,2012,(1).

[4]何火娇,罗威,杨红云等.校企合作办学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J].高等农业教育,2008,(5).

猜你喜欢
经管类培养目标应用型
基于SPOC的经管类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探索
福建轻纺(2022年4期)2022-06-01 06:26:16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辽宁丝绸(2022年1期)2022-03-29 00:59:06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中国博物馆(2019年3期)2019-12-07 05:42:54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现代企业(2015年5期)2015-02-28 18:50:43
2014年3月经管类畅销书排行榜
中国报道(2014年5期)2014-01-31 04:48:14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探索
对外汉语专业本科培养目标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