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会
唱歌是音乐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怎样设计好唱歌教学步骤、优化课堂教学?是一个重要课题。我针对低年级学生好动、好学,但基础差的特点,作了如下的教学尝试,使唱歌教学生动活泼、井然有序,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导
即导入新课。主要以故事、谜语、图画、动画、导语等形式引入新课。可以直接引入课题、或总结概括歌曲内容、或引入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小小牵牛花》一歌时,就用图片引出有关牵牛花的名称、颜色、形状等,并激發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以老师家乡的现状向学生讲了党的政策给农村带来的可喜变化,揭示了歌曲的主题,使学生在情感上有一定的体会,并倍感亲切、有趣,初入情境。
二、听
听是唱歌教学最关键的一步,并贯穿音乐课的始终。听音乐、听范唱或听琴,每听一次,都要让学生带着一两个问题去思考,并且环环紧扣,步步深入,达到教学目的。如,《小小牵牛花》一歌在初听音乐时,让学生闭上眼睛,把自己的想象带入开满牵牛花的农家小院之中,感受其情绪。听范唱时,要求学生掌握歌词及找出歌曲所揭示的主题。听琴或复听音乐是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旋律、熟悉音乐。
三、找
视唱前,我让学生找一找没学过的节奏和各种符号,并比较分析旋律的结构,掌握读谱知识。老师在讲解示范之后,再结合歌曲进行重点训练,突破难点。这样学习视唱就容易多了。
四、诵
即按音乐节奏朗诵歌词。老师先有感情、有节奏地范读,给学生一个整体印象,再让学生听音乐朗诵歌词。歌词与音乐节奏同步进行,这样让学生既掌握了歌词的节奏,又熟悉了旋律,为填词唱歌做好了进一步的准备。
五、视唱旋律
视唱时,我让学生先练习拍打或读出旋律的节奏,然后简单的用听音模唱法,难度大的可由教师带唱。视唱是为了进一步熟悉旋律,为唱歌打基础,同时提高学生读谱的能力。
六、填词唱歌
有了以上的多种练习,填词唱歌就不难了。主要以听琴填词和视唱填词唱歌为主。最后还可以运用轮唱、对唱、领唱、齐唱、听旋律默唱等形式练唱,使学生完全学会一首新歌。
七、编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能力,教学上我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有的歌曲可让学生即兴创编律动、表演或改编歌词等。如,在教《知了》这一课时,我给学生创设了这样一幅画面:在小河边,一排排杨柳随风轻轻摆动,一只只知了竞相鸣唱,仿佛告诉人们:夏天来了!同学们对此编的动作非常优美,唱歌情绪也更加高涨;又如《打花巴掌》这歌是一首北京儿歌,是孩子们做拍手游戏的歌,课本中的歌词,只从一月唱到四月,我就让学生从五月编到十月,要求歌词是表现生活的,而且是押韵的。学生创编的积极性很高,收到良好的效果。
总之,要使音乐课上得生动、活泼、愉快,让学生学得积极、主动,那么有动有静,动静交替,寓传授音乐知识、培养唱歌技能于游戏、活动和创造之中,且时刻体现其艺术美,合理安排教学步骤,将是一条好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