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金会
摘 要:阅读是一个人一生最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对一个人的精神成长至关重要。对小学生来说,阅读不仅能丰富课外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还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素质。因此,教师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多读书,会读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愿读;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学生爱读;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学生会读;开展各种读书活动,让学生善读;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让学生乐读。
关键词:愿读;爱读;会读;乐读
近年来,各国都把提倡阅读风气、提升阅读能力列为教学改革的重点,学生阅读能力名列前茅的一些国家也提出了“继续读下去”“阅读、阅读、再阅读”的口号。我国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并对课外阅读作出了量的规定:“九年课外阅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确实,阅读已成为人的一生最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古今中外的人類文化浩如烟海、博大精深,单靠课本能领略多少呢?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让他们自己学会课外阅读,获取丰富的知识和信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如何让孩子们真正走进书本,吸取其中的精华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愿读;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学生爱读;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学生会读;开展各种读书活动,让学生善读;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让学生乐读。
教师要做读书的表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其身正,不令而行”。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教师自己必须先热爱阅读。当看到老师经常读书,学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不自觉地进行模仿,逐渐地喜欢上阅读。如果教师经常抽时间和学生一起读书,一起交流读书的感受和体会,以自身的读书习惯去影响学生读书,学生读书的兴趣会更浓。教师还要有一双慧眼,做阅读资源的开发者,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阅读能力、思想状况、兴趣爱好和需要,向学生推荐课标指定的书及适合孩子阅读的好书。既要有“儿童小说”“校园文学”,又要有经典名著;既有中国作家的作品,又有外国作家的名作。深浅兼顾,难易搭配,使学生阅读时既感到轻松愉悦,又能触动心灵,既有快乐的笑声,又有丰厚的收获。
教师加强阅读指导,让学生学会读书。教师组织公开课观摩教学,探索课外阅读指导课切实可行的方法,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课外阅读指导。采取开讲座的方法给学生讲解基本的阅读方法,然后组织专门的训练让学生加以运用,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初步掌握一些基本读书的方法:“列表阅读法”“圈点阅读法”“预测阅读法”“存疑阅读法”“比较阅读法”“吟诵阅读法”等。要学生在掌握基本方法的同时,告诉学生这些读书方法会给他们以启发,不是照搬,要学会选择、学会综合、学会创造,只有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才是最好的。
学校要努力营造读书的大环境。开放学校图书馆,完善图书借阅制度,添置新书,各种读物师生可以依照喜好选取阅读。做好办公室、教室、走廊、操场等精心的布置和修饰,进行全方位文化建设。在校园的墙壁上,挂催人奋进的读书名言、感人肺腑的读书故事、五彩缤纷的读书活动等条幅。如,文学长廊——从唐诗宋词到现代文学中选取与课本有关的名著、名作及文学家故事等,引领学生读书;展示长廊——展示学生读书后的收获、读书小报、读书心得、诗文配画等,给学生以鼓励。这样,使学生走进校园就能举目见人文,放眼品经典,在浓浓的书香气氛中感受文化的浸润。另外,发动学生读书的国旗下讲话,交流读书心得的红领巾广播,琅琅动听的晨读经典声,都能给学生以影响。
班级要努力建设读书小环境,建立班级流动图书馆,每位学生推荐并准备两本书,把全班同学的书名、作者、推荐语整理成册,由图书管理员保存,而书却在同学们的手中,学生查阅图书册,再向学生借书。学生推荐的图书丰富,而且都在学生本人手中,随时都有书可读,学生读完一本就做好记录,和其他同学交换,这样,会督促学生抓紧时间去读自己借来的书。班内设计墙体文化,布置风格各异的读书专栏,如《小眼睛看大世界》《我读书,我快乐》等。建立形式丰富实用、有创意的交流平台,组织学生开展:优美词句大比拼、读书交流会、读书手抄报、阅读竞赛、朗诵比赛等各种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读书带来的无穷乐趣;还可以让学生把平时读到的报纸上的好文章,分为科学知识、儿童故事、小说诗歌等类别,装订成本子,并画上封面,做成一本本自己的“书”互相传阅。学生在班内就能欣赏品味到自己的作品,更能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
课外阅读是不受时间、地点、形式约束的开放式学习方式。对它的评价不能按照课内阅读那样运用语感、语素等要素来进行细微评价,而要采用灵活客观的评价方式,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只要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消除学生的自卑感,增强自信心,评价的目的就达到了。如,测评学生使用阅读方法的情况,让学生总结出一两种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进行汇报,然后分组跟踪调查并及时改进,让学生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这样的评价,让不同阅读水平的学生都感到课外阅读并不难,有信心读下去。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生有了读书的兴趣,合理的读书方法以及完善的阅读评价制度,他们会在书海中尽情遨游,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