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娟
[摘 要]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语文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在教学中处处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在教学中融入生本元素,使语文教学走向人本化的正确轨道。
[关键词]阅读教学 生本元素 自主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7-054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对象,更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为了提升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能力和意识,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设计足够开放、多元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充分调动自身思维与想象的同时,参与知识体验的建构过程,从而积累学习经验,真正地学会学习。
一、在宏观问题营造的空间中聚焦学生思维
心理学研究表明,有效、高质的问题是开启学生思维动力的钥匙。因此,教师可以借助问题为线索,串联起课堂教学的版块。但在实践中,很多教师的问题过于琐碎,常常使学生被动地跟随着教师的思路追赶,自己的所获甚少。
一位教师在执教《少年王勃》时,诸如“王勃是哪里人?”“王勃在什么情况下挺身而出?”“都督是怎样夸奖王勃的?”这些琐碎问题有60多个,很多问题学生自主阅读就已经心知肚明,根本无需作为课堂教学的问题加以引领。这些如同连珠炮式的问题看似丝丝入扣,然而挤压的却是学生自主思维的空间,学生只能在逼仄的轨道中割裂地思考,思维动力根本无法激活。
要想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就必须呈现开放的课堂质态。这就要求教师要从课文中提炼出开阔而宏大的核心主问题,给予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空间。这一核心主问题应该聚焦于文本的核心价值,直指学生理解的重难点,击中文本的重要命脉。
仍以《少年王勃》为例,教师根据记人类文体的特质,将主问题聚合在对文本人物形象的体悟上,提出:“文本中的王勃是个怎样的人?”教师引领学生从文本故事的情节出发,紧扣人物的言行细节,感知人物的形象,从而牵一发而动全身。学生的思维也在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下被激活,促使学生静心投入到文本的感知与探索中。
二、在多种活动构建的平台上印证学生思维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文知识的习得、语文能力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历一个充分实践的漫长过程。教师可以紧紧依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创设能满足学生参与的实践时空,构建承载学生学习动力的实践平台,设计符合学生特点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自主参与下实现自我学习,体验成果的积累。
还以《少年王勃》为例,当教师提炼出核心主问题后,很多学生会跃跃欲试。教师不应急于让学生回答问题,因为此时学生的理解不仅仅是片面的,更是肤浅的。教师要引导学生调动各种感官,充分介入文本语言之中提取信息,形成体验,依据语言,印证观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阅读中感知文本,通过圈画汲取契合自我认知的内容,并在对这些内容的处理中,借助批注进行系统化、条理化的梳理,促成了理性认知的形成。
至此,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还不能结束。教师还可组织全班学生进行成果交流,鼓励学生在倾听别人发言的同时,经历这样的认知历程:一是兼并,将他人的认知有机融合进自身的体验系统中;二是反思,以他人成果为鉴,对照自我认知,促进自身认知的调整,从而形成更为全面、深刻的思维体验。
这样的过程,学生的思维经历了阅读与表达的轮回,经历了个人与群体的交融,经历了悦纳与倾吐的互动,真正参与到整个学习活动之中。
三、在自主评价生发的渠道里反观学生思维
学生的有效参与,不仅仅是学习过程的介入,还应有对自我学习质态的主动评价,这是体现学生参与性的重要指标。这就要求教师不能一味地“埋头拉车”,必要时也要引领学生“回首看路”,在一节课行将结束之际,甚至是某一片段教学后,引导学生对自身的学习方式、学习习惯、学习效益进行针对性的自我评价,在自我监控中提炼学习方法、更新学习方向,实现学习质态的自我调整,优化认知结构。
当学生感知到王勃是个才华横溢的青年才俊后,尤其是全班学生通过不同的视角和维度阐释了自己的理由之后,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对这一段教学进行回顾总结,从而反思自己的学习质态。有的学生说:“我抓住了重点,就是创作《滕王阁序》时,王勃的表现。”有的说:“从那句千古名句感受到了王勃的才情。”有的学生说:“我注意到大家都没有注意到的,都督前后表情的变化,我很自豪。”……
这种自我评价,对于学生学习方法的获取,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具有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学生思维的认知实现了由感性向理性的迈进。
学生是阅读教学中无可争辩的主角。教师一定要目中有“生”,胸中有人,处处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这样,阅读教学才能行走在人本化的正确轨道上。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