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满足顾客需求的四种境界

2015-06-16 12:35马岳李艳
经济研究导刊 2015年13期

马岳 李艳

摘 要:主要分析企业在满足顾客需求方面由低到高的四种境界:销售制造的产品而非顾客需要的产品;满足顾客的显性需求;满足顾客的隐性需求;创造并引领顾客需求。

关键词:顾客需求;显性需求;隐性需求;创造需求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3-0011-02

一、“差”的企业:销售制造的产品而非顾客需要的产品

现代营销理念讲求通过满足顾客的需要来实现企业的目标。因此,销售起始于顾客需求的研究,最终使顾客满意。然而,现实中存在着大量的这样的企业:他们通常漠视顾客需求的变化,习惯于基于过往的经验推断未来,相信顺其自然,顾客并非足量购买商品,只有通过推销才能诱导其产生更多购买行为。其典型的销售方式是:大量的广告、促销活动的投入,伴随大量的人员推销及人海战术。但是,能够提供给市场的产品并非一定是顾客所需要的。此外,顾客的需求总是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基于过去销售数据的推断,往往会在现实顾客需求的变化面前而销售乏力,导致大量的库存积压,成为市场并不需要的“质量合格的废品”。

举例:柯达公司曾经是全球胶卷市场的巨无霸企业,最高一度占据全球2/3市场份额。然而,随着数码成像技术的成熟与普及,人们开始通过电子设备来存储图片,对传统胶卷需求迅速萎缩。其实,早在1975年柯达就发明了世界第一台数码相机,然而出于保护原有优势明显的胶卷市场的考虑,柯达公司故步自封,最终在顾客需求的变化面前,使自己走上了破产重组的不归路。同样,首度研发出具有智能特征的触屏手机技术的诺基亚,也因拘泥于过去的辉煌,不能对市场做出前瞻性判断而终落得被收购的结果。

上述两家企业曾经一度是行业的翘楚,然而,当他们忽视顾客需求的时候,其命运也许早已注定。

二、普通的企业:满足顾客的显性需求

顾客的“显性”需求通常指向于产品的功能属性(物理参数、技术参数、性能参数),其背后代表的是产品功能性的利益,也就是顾客在拥有、使用某一产品时所获得的功能性的价值。比如,智能手机的通讯、上网、聊天、看电影、听音乐等。很多企业总是关注于顾客上述功能性的显性需求,它能够给顾客带来的满足是极低水准的,甚至可能会创造不满意的顾客,从而失去更多的销售机会。

举例:2008年春节前后,中国南方地区遭遇了百年不遇的雪灾,这极大地影响了物流配送系统的正常运转。某顾客结婚预订的双人床因此未能及时送到。担心影响了婚期,顾客几次催促发货。但企业回复说“因物流配送系统出的问题我们也无能为力”。最终导致顾客的不满而退单,并引发索赔的纠纷。在此可以看出,顾客不单纯需要的是双人床所带来的功能性的利益,还需要及时、便利的送达及购物过程的愉快。

三、优秀的企业:既满足顾客的显性需求,又满足顾客的隐性需求

剥开上述顾客的“显性”需求,从本质上来看,顾客还有很多的与产品有关的“隐性”需求,包括:(1)自我形象的满足感。指产品本身所代表的个性、气质等。当产品的形象与顾客的自我期望形象相一致时,顾客便倾向于通过购买该产品来强化自我形象。(2)情感的满足感。顾客会认为购买符合某种社会情感和自我情感观念认同的产品,它能给自己带来更多心理上的愉悦。比如,2008年汶川地震,曾经的王老吉捐款一亿,其激发的顾客情感认同所释放出来的终端销售力,使该品牌一举登上了罐装饮料的销售冠军宝座。(3)文化的满足感。每个产品都有其自身的文化内涵。如果产品代表的文化能被顾客所认同,形成心灵深处的情感共振,那么它便能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带给顾客更多、更高层次的满足。比如电影《功夫熊猫》,它讲述了东方背景下的一个普通小人物,实现功夫梦想并扶危济困、除暴安良的故事。它表现了中国人的友善安乐、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从而赢得了中国观众的高度认同,在国内票房上大获成功。

四、卓越的企业:创造并引领顾客的需求

为了能够既满足顾客的显性需求,同时又能深度发掘顾客的隐性需求,市场调研作为营销的手段之一不可或缺。很多企业在产品研发、新产品上市过程中通过向顾客发放问卷、开消费者座谈会等,希望能了解顾客真实需求。这种手段虽有一定的实效,但并不是总是管用。很多情况下,顾客并不能够真实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可口可乐公司曾经想要更改配方,通过大量的调查数据都说明顾客是可以接受新配方的可乐的,当新口味的可乐推向市场的时候,却因无法预料的顾客抵制行为而终归失败。尤其在新技术的大潮之下,代表未来技术方向的某些新产品,顾客更是不可能给企业一个需求的答案。在这种情况下,卓越的企业绝对不会裹足不前。相反,他们会通过新的概念性产品的研发,把新产品推向市场,让顾客去体验。在与顾客的互动反馈中改良产品,使顾客从体验、兴趣到喜欢,通过口碑而引领消费潮流,这就是创造需求的过程。

比如日本索尼公司“随身听”的发明,让音乐、资讯可以在空间移动起来。卡拉OK的出现,给普通人以明星的歌唱体验。苹果公司领跑了人机交互技术,引发了个人电脑革命。iPod实现了音乐与科技的完美嫁接,标志着数字音乐革命的开始;iPhone颠覆了传统手机概念,开创了移动设备软件尖端功能的新纪元;iPad把人类从键盘和鼠标中解放出来,正在掀起一场移动终端的革命。凭借“非同凡想”的思维、胆识、洞察力和创造力,“苹果”把复杂的技术带离了枯燥的实验室,让艰深的科技化身为简洁的产品,用完美的设计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参考文献:

[1] 张明立,冯宁.品牌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 彭龙.客户不要解释要效果[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 吴高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