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志明
为什么取名“寻路语文课堂”?其言外之意是我们的语文教学经历了曲折,走过了弯路,甚至误入了歧途,而我们的语文教育工作者还走在寻找理想语文课堂的路上。那么,当前语文课堂教学存在什么问题?理想的语文课堂是什么样子?它的标准是什么?如何才能实现理想的语文课堂教学?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回归语文的本源,静心研究语文教育教学的规律。
一、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症结
(一)教师文本解读能力的缺失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这段文字告诉我们:要上好语文课,上出带有“语文味”的语文课,教师必须学会解读文本,走进文本,深入挖掘文本背后蕴藏的东西。
然而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语文教师已经不读教材了。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教师获取语文教学资源的渠道多了,选择语文教学的手段也多了,但是问题也随之出现,有的教师弱化了对文本的研读,简化了教学过程,如上网浏览教案、案例、教学设计→选择下载→简单修改→课堂搬用,这样的教学过程缺乏师生之间的对话,缺乏思维的碰撞和情感的交融,只是一种实况转播,长途贩运。
语文阅读教学是教师通过自己的阅读体验和阅读思考,唤起和激发学生的阅读体验和阅读思考的过程,学生在这种共生的阅读过程中学会阅读。如果教师没有自己的阅读,没有解读文本的体验,那么就无法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
(二)语文教学过度求异化
说起教学改革,最热闹的莫过于语文学科了,如“诗意语文”“绿色语文”“生本语文”“生命语文”“生态语文”“草根语文”……是不是在“语文”的前面加上一个这样或那样的定语,语文教学就变得不一样了呢?其实不然。面对浮躁的语文教育生态,语文教育工作者要做的就是静下心来,回归语文的本源,研究语文教育教学的规律。然而在功利面前,有的语文教育工作者违背了语文教育的本质,过度地追求语文教学的异化,误导了一大批语文教师。
前几天,笔者看到一篇《背影》的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学生和家长共同写一篇《背影》读后感。
课堂学习活动:读和看。
第一步:挑选一则家长写得最感人的读后感,由孩子亲自朗读。
第二步:重读教材中“望父买橘”文段,加深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第三步:播放歌曲,教师把家长近万字的读后感印发给学生,预留20分钟给学生阅读。
设计这篇教学的教师阐述了其设计理念:“该教学设计以学生、家长与文本的深层对话为媒介,启动了文本与现实的对话,也启动了一家三代人的情感对话。学生经历了一次丰富而深刻的情感体验和生命体验,相信在一篇篇真情流露的读后感中,学生会对父亲这一群体的生命价值产生更深刻的认知。”
听了这位教师的阐述,笔者除了佩服他的求异能力,更多的是无奈。试想:“家长与文本的深层对话”与学生阅读课文《背影》有什么关系呢?让学生读父亲写的读后感,这是在上班会课还是在上语文课?这位教师说到了“学生经历了一次丰富而深刻的情感体验和生命体验”,可是学生并没有从阅读课文《背影》中得到生命体验,只是从父亲写的读后感中获得感悟,实际上并没有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教学理念。
这样的教学设计使语文课堂变成了“教堂”。为此,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严华银曾言辞激烈地批评过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他说:“如今的教材和课堂被思想、品德、社会、生命等各类教育主题强势占领,使不少语文课堂变成了‘教堂。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升、思维的变化,似乎已不在教师的考虑之中。这样的教学,让语文陷入了玄学和不可知论,课堂变成了谜语的世界,真正关乎语文的教学已不见踪迹。”《背影》是一篇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是有依据的,而不能随意生发,肆意拓展,上述的这篇《背影》教学设计其实没有多少语文教育价值,纯粹是为了标新立异。
(三)语文教学过度应试化
当前,语文教学似乎成了考试的语文。为了应付中考,有的教师在初一就进行中考模拟训练,学生没有了学习的过程,只有练习和做题,语文教育成了考试的语文。有的教师会问:“难道学生可以不考试吗?可以不中考吗?”当然,学生要考试,但我们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想一想,语文素养难道是靠做练习能够培养出来的吗?说实话,如果以考试作为依据来开展语文教学,根本不用教3年,只需1年就可以应付中考了。因此,遵循语文教育教学规律,研究教法和学法,让学生有趣地、自主地活学活记才是语文教学的规律。
江苏省泰州中学董旭午老师在讲解烘托、衬托等写作手法时,采用了“回归生活和语用现场举例讲解”的方法进行教学。他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娶媳妇放鞭炮是烘托,找一对伴郎伴娘就是衬托,因为烘托只是为了渲染气氛,助煽情感。如果伴郎伴娘也打扮成新郎新娘的样子,那就不是伴郎伴娘了,那就应该是办婚礼的两家进行对比,看看到底谁家办得更气派了。衬托有主有次,一切都是为了衬托主;对比则不讲主次,只讲对比双方谁更怎么样。
董老师的教法可谓生动有趣,那是他认真研究教法的结果。笔者反对过度的考试和练习,但是绝不反对适度的测试和总结。我们无法回避考试的“残酷”,关键是我们要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指导学生进行考试和练习。例如,在讲评试卷时,教师不仅要给予学生答题方法的指导,还要把语文阅读题的讲评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指导学生自主提炼文本内涵,使考试变成学生的阅读积累。
二、理想的语文课堂教学标准
什么样的语文课才算是一堂好课?这是涉及语文课程评价的一个命题。目前,课程论专家、教材论专家、教育专家眼中给出的答案并不一致。endprint
语文出版社王旭明社长认为,真语文就是“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主体,以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为目的”。同时他指出,好的语文课就要不装、不演、不做作,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真读、真说、真写、真对话。
上海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王荣生教授认为:合宜的教学内容是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他说,语文课堂教学的失败、无效,问题主要出在教学内容上。一堂语文课,如果没有合宜的教学内容,那么无论在教学方法上玩什么样的花招,都不可能是成功的语文课。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专家叶澜教授认为:没有关于一节好课的绝对标准,但有关于一节好课的最基本的要求,比如,有意义的课,即扎实的课;有效率的课,即充实的课;有生成性的课,即丰实的课;有常态下的课,即平实的课;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
可见,对于语文好课的标准并没有统一的答案。那么,语文是什么?如何上好语文课呢?
语文课标是这样描述语文课程性质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从这段文字描述中,我们可以设计出理想的语文教育的模样:它应当是工具性、实践性、人文性、创新性融为一体的诗意的一门课程,由此展开的语文教学应该是以人为本、以语言训练为核心、鲜活生动的多姿多彩的最幸福的教育。
在应试的压力下,有的语文教师的教学行为变得扭曲甚至变形。因此,我们要让教师们看到真正的语文教学是什么样子的,并引导他们探寻语文课堂教学的真谛。
三、理想的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关注的几个层面
(一)有效的文本解读
有效的文本解读要求教师必须有不依赖教参的硬功夫,教师必须亲自阅读文本、解读文本,并且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直面文本。这是教师解读文本的起点,教师只有读出了对文本的真切感受,才能够从自身的阅读感受和阅读经验出发,去思考和预判学生在阅读文本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阅读感受,以及可能遇到的障碍或问题。比如,一位教师在确定《紫藤萝瀑布》一文的教学内容时,经过反复阅读文本,一共提出了20个问题,如“藤萝遭遇了怎样的不幸”“作者从曾经遭遇不幸的藤萝而如今依然旺盛绽放获得了怎样的人生感悟”“文中插入一段写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大株紫藤萝起到了什么作用”“作者是怎样描写紫藤萝花的”等。问题是教学的起点,教师读出问题的过程,也就是寻找和确定教学内容的过程。因此,一堂有效甚至高效的语文课,准确合宜的教学内容一定是教师反复研读文本的结果,也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第二,教师要为文本的解读寻找学理依据。这一步非常重要,是教师从普通读者向专业阅读者和研究者角色转变的关键。它要求教师翻看与查阅大量与文本相关的参考资料,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为文本解读寻求理论支撑和事实依据。教师只有把教材读厚了,教学内容才能够变得丰厚起来。实践证明,凡是高效的课堂,一定是有厚度的课堂。比如,前文提到的从《紫藤萝瀑布》一文中读出20个问题,要逐一解决这20个问题,教师必须经历一个反复阅读和查证资料的过程,了解作家宗璞写作本文的背景,了解宗璞散文创作的风格,研究作者行文的思路和本文托物言志的写作特色。只有经历了这样一个反复读厚教材的过程,教学内容才会变得清晰起来。
第三,教师要具有强烈的课程意识。这里强调的课程意识,就是在选择确定教学内容的时候必须将文本回归到教材的编排体系、回归到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发展体系当中,依据语文课标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进一步研判哪些内容是教材编写者试图通过该文本需要教师进行教学的?哪些内容需要反复训练?哪些内容的教学能够发展学生的能力素养?哪些内容是学生在该学段已经掌握的或能够掌握的?哪些内容需要留待今后学生在更高学段继续学习与掌握?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我们所确定的教学内容就更能够贴近语文课标和教材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学习需求。再回到《紫藤萝瀑布》一课,这位教师虽然在文本研读过程中读出了20个问题,研究了20个问题,但是真正进入课堂教学,必然要依据语文课标关于阅读教学的目标、教材主题单元的学习目标和八年级学生的学习实际进行合理的取舍,最终提炼出“藤萝遭遇了怎样的不幸,人又遭遇了怎样的不幸”“作者从曾经遭遇不幸的藤萝而如今依然旺盛绽放获得了怎样的人生感悟,这样由物及人的写法有什么好处”等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主问题,这样的教学内容既贴近语文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要求,又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课堂教学自然是有效且高效的。
(二)有效的活动设计
前面的研读文本固然重要,但也只是为教学设计奠定基础,有效的教学设计才是确定教学内容最核心的环节,而教学活动则是教师引领学生向教学目标迈进的重要途径。为了避免语文教学出现过度求异化,教师应当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做好活动设计。
研读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的课例,我们会发现,余老师的语文课堂基本上都是通过精心的活动设计来推进教学的。比如,执教《济南的冬天》一课,余老师只设计了两次学习活动。第一次学习活动:阅读课文,说一说在“温晴”“宝地”“奇迹”“有山有水”“慈善的”“理想的境界”这6个词语和短语中,哪一个最适合概括济南的冬天的特点?第二次学习活动:美段细读——品读“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文段。余教师一共设计了5道题,1道必做题,4道选做题。必做题是:说说在这个段落里你发现在表达上的一个美妙之处。选做题是:1.对这段文字进行诗意的“画面命名”。2.画出像线索一样贯穿全段的一个字。3.说一说“顶”“镶”为什么用得好。4.品析“带水纹的花衣”的表达之妙。一堂课开展了两次学习活动,学生不仅从总体上把握了文意,理解了作者笔下济南的冬天“温晴”这一特点,领会了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之情,还提高了阅读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真正实现了“教学思路清晰,提问精粹实在,品读细腻深入,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的语文课堂教学目标。
(三)有效的规律探寻
当前,语文教学在应试化、技术化、功利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对此,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黄厚江提出:“要回到语文的原点,重新审视,重新出发。”找寻原点,从原点出发,有利于我们探寻语文教育教学的规律。我们只有找到规律,按照规律行事,语文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高效的。其实,每一种体裁样式的文章的教学都有其特定的规律,下面笔者以古诗词教学和文言文教学为例,探讨其教学规律。
首先,古诗词概括起来有四个特质:意境美、情感美、建筑美、音韵美。弄清了古诗词具有的基本特质,也就明白了古诗词教学内容的指向,那就是带领学生鉴赏古诗词的意境美、情感美、建筑美、音韵美。美学家朱光潜主张:“无论是欣赏或是创造,都必须见出一种诗的境界。”因此,“入境”是古诗词鉴赏活动的核心,读者鉴赏古诗词是一个透过意象进入意境,进而还原诗人审美体验的一个过程。因此,鉴赏古诗词应当遵循古诗词的特点,按照“诵读—入境—涵咏”的路径设计教学,从而实现有效鉴赏的目标。
其次,在文言文教学方面,从语言的特性来看,我国语言学家王力在《中国语法理论》一书中指出:西洋的语言是法治的,中国的语言是人治的。因为是“人治”的,所以必须重视人的体味、领悟。因此,文言文教学不能将字词从具体的篇、章中找出来单独解释,也不能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学习。鉴于此,初中文言文教学应该以“文”带“言”,“言”“文”结合,从而达到传承传统文化的目的。所谓言文结合,是指在疏通字义的同时,从篇章阅读的角度推敲词语的语境义;在分析篇章时,应着眼于篇章的整合,并与语词理解相结合,在理解中赏评,在赏评中理解。这样,“言”和“文”之间就能够融为一体,实现“言”“文”相通,自然就形成了实而活的言语经验。
古诗词和文言文的教学有其规律可循,推而广之,散文、小说、现代新诗等体裁样式的文章的教学也有规律可寻。只要我们用心探寻,就一定能够找到合适的教学路径。
语文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笔者认为,“色彩纷呈”的教学理念我们完全可以兼容并蓄,而凸显自己的语文教学特色才是第一要务,语文教学应当是“平淡中见功底,简单中见神奇,扎实中见智慧”,从而走向“返璞归真”,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高效。
(责编 欧孔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