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丽
今天,应邀走进柳南区中小学语文同课异构、探讨小初衔接的教学现场,看了河西小学的汤老师和壶西实验中学的秦老师分别执教的一节六年级语文阅读课《人生的开关》(第一课时),两位教师对文本整体感知环节不同的处理方法引起了我的关注。
汤老师的相关教学片段如下——
汤老师:同学们,初读课文我们知道,第1-7自然段是“我”在回忆往事,可“我”为什么说过磅记数是一份“好差事”呢?大家谈谈自己的看法吧。
生1:“我”觉得这个活很轻松,所以是好差事。
生2:因为“我”家里穷,没有钱,而且年级小,力气小,砍柴砍得慢……
生3:张叔知道“我”缺钱上学,所以安排这个差事给“我”。
……
汤老师顺势引导学生用“过磅记数是份好差事,因为 。”这样的句式,把刚才所说的那些理由换成自己的语言说一说。
看得出,汤老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的方法是抓重点句(过磅记数是个“好差事”),引导学生在通读全文后发表自己的看法,从对内容的理解层面落实整体感知的学习任务,同时落实第三学段(5—6年级)课标中提出的“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这一教学目标。
秦老师的处理却完全不同——
秦老师:同学们都把课文的生字词读好了,下面我们一起来解决“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任务,将课文中出现的人物找出来,同时试着概括“我”在什么事上面临选择、我是如何做出选择的。
学生思考,交流。
生1:文章写了“我”、张叔和大毛。
秦老师:再仔细看看,还有其他人吗?
生1:哦,还有“我”娘、哲人。
秦老师:对啊,课文中一共出现了5个人。接着看,“我”在什么事上面临选择?
生2:大毛让“我”给他多记一点,还说要分钱给“我”,“我”很担心被张叔发现。
生3:“我”有点动摇,但又觉得照大毛说的那样做有些不踏实、不对劲,所以心里很纠结。
秦老师:大家都从文章中找到了答案,知道“我”面临的选择在于过磅记数,是多记还是不多记(相机板书)。那么,“我”最后是如何应对这个选择的?
生4:“我”没有听大毛的话,选择了诚实,不多记。
生5:说明“我”听了娘的话,对得起张叔安排的这份好差事。
秦老师:同学们真会读书!我们联系上下文再看看,为何“我”会面临这样的选择?
学生再次研读第1—7自然段,体会“好差事”“特地”等关键词的用法及文章中张叔和娘的用心。师最后小结,并让学生特别注意前3个自然段用来交代事情起因的“伏笔”写法及作用。
从秦老师的教学过程及小结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学教师在这个教学环节不仅要求学生把握内容,而且要求学生将文章的叙事结构、人物关系等做出通盘考虑,并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加深学生的阅读体验,使得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知更为立体、丰满。
我们知道,整体感知文本,既是阅读教学的起点,又是阅读教学的重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要求“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而针对第三学段(5-6年级),要求“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为此,小学教师可参照初中教师的做法,更为全面地关注目标的确定和问题的设置,甚至可以借鉴中学教师的主题任务驱动的学习方式,引领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把握内容结构,关注情节发展和人物写法。此外,小学教师还要增强小初衔接意识,逐步与中学语文课标要求对接,加强学生在长文阅读中的阅读速度和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在核心问题的情境中,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表达方式,找准阅读重点。
小初衔接是一个大课题,需要全方位思考,但只有基于衔接的内容创新和方法创新,我们才有可能找到更加省时、高效的路子。
(责编 白聪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