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析

2015-06-16 16:53刘贤蒙云龙
党史文苑 2015年8期
关键词: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程

刘贤+蒙云龙

[摘 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在形成的历程中有着不同的思维向度。但不同的思维向度都立足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体现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认识的不断深化,都具有共同的哲学基础、理论品格和价值取向等共源性。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 历程 思维向度 共源性

中国共产党自创建以来,始终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起来,成功开辟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列主义理论发展、创新之路,不断丰富和深化了马列主义的理论宝库。在马列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产生了两大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丰富、发展、深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做出了巨大的理论贡献,为陷入低潮的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成功的楷模,为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树立了榜样。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渊源和发展历程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经过20多年的探索,把中国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的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指导思想。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正是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中国革命最终取得了胜利,在此基础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也取得了巨大成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因此而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科学的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发端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之后,此次飞跃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十年“文化大革命”给中国所造成的危害,为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深刻的实践教训。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历史转折点,中国社会开始步入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走上正确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以恢复毛泽东思想的本真,完整理解毛泽东思想作为自身的理论起点。在邓小平主持下起草的第二个历史决议,总结概括的十条基本经验中,已经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雏形。随后不久,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确立了鲜明的主题。

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五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立发展的第一阶段,即邓小平理论创立时期。党的十二大以邓小平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出发点,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阐述了如下重大理论问题:(一)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二)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关系。(三)建设高度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之一。(四)要解决好经济建设中的四个重要原则问题。党的十三大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9年实践,形成了一系列关于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的理论、观点。“这些观点,构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初步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任务、动力、条件、布局和国际环境等基本问题,规划了我们前进的科学轨道。”[1]p56党的十四大依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14年实践,回顾和总结了14年的发展历程,从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及“一国两制”等九个方面,系统总结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并进一步高度总结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可贵的精神财富。”[2]p13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成熟。十五大报告从四个方面阐述了邓小平理论的独创性贡献:(一)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二)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三)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了分析,做出了新的科学判断。(四)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3]p12。

在世纪之交、党的十五大和十六大之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史的一件大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也经历了一个酝酿的过程,1998年11月21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在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的意见》。在开展“三讲”教育和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1年7月1日,江泽民在建党8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系统阐发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特色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承上启下的重要组成部分。随后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并强调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4]p9。并进一步指出,始终坚持和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的发展全局出发,思考科学发展的问题。在2003年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胡锦涛强调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探索促进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高发展质量,实现更快更好发展[4]p484。党的十七大进一步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5]p12报告还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5]p14党的十七大以来,科学发展观还在继续丰富、发展、深化,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根本要求。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维向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延伸和升华,没有毛泽东开辟的中国革命道路和创建的中国革命理论,就不能有新中国成立,就不会有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邓小平曾说:“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6]p345毛泽东对苏联模式的反思,对中国建设道路的探索,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萌芽、产生和发展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这就是薄一波所讲的“始于毛、成于邓,继往开来的探索过程”[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虽都立足于中国实际情况、放眼于国内外形势、归宿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每一个理论成果的思维向度却有所不同,而这些相异的思维向度,正是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三大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

邓小平理论的思维向度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得到了确立,也充分证明了我国初期采取的政策的科学性。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8]p1079但是,晚年的毛泽东偏离了毛泽东思想的正确轨道,错误地判断了国内外形势,从而确立了“以阶级斗争为中心”的思想路线,导致了十年浩劫,贻误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利时机,甚至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呈现了倒退。十年浩劫后,邓小平反复思考,在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主题的形势下,我国应该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终于走出了“以阶级斗争为中心”的理论误区,走出了以生产关系作为判断社会主义标尺的理论误区,找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之路。尤其是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演变和苏联的解体,促使邓小平进一步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根本的问题,最终厘清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9]p373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首要的、根本的问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找到了一条科学的发展道路,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第一个理论成果。

找到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的能力和素质决定了其能否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夺取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成就。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冷峻思考人类在进入21世纪后,世界局势发生的新变化对中国共产党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建党80多年的历史回顾和经验总结,充分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所以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中国共产党只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自己、衡量自己、完善自己,就能不断取得生机与活力,就永远不会丧失先进性。因此,只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党,就能经得住新时期的挑战,就能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就能不断提高党防腐拒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就能不断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从胜利推向胜利。“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础上,科学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解决了党的战斗力问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组织保障提供了理论保证,为党的队伍建设做出了重大的理论贡献。

邓小平理论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它们先后指明了发展的道路和发展的队伍要求。但是,怎样发展、采用什么样的发展模式等问题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深入而严峻地摆在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面前。因此,科学回答“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成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突破的瓶颈。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全面反思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系统总结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教训,提出了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和推动各项工作,从而解决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这是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丰富和深化的结果,更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尤其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遇到的发展问题进行反思的结晶。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出是一个人类把自己的意志力作用于自然界,从而获得能量和信息的过程。人类进入工业社会阶段,对自然界的索取肆无忌惮。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无论在规模上、在程度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使得人类在享受巨大物质财富、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的同时,也为此付出了深重的代价。从《沉寂的春天》《只有一个地球》到《我们共同的未来》,人们一直揭示诸如环境污染、生态多样性灭绝、全球气候变暖、沙漠化严重等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此外,地区冲突、宗教和民族矛盾冲突、穷国和富国之间的冲突此起彼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单边主义的盛行,使得恐怖主义也绵延不断。这些都迫使人们思考“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同时,中国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但也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如何突破发展的瓶颈,实现可持续的、协调的、全面的发展,也是每一个关心、支持中国发展者所面临的问题。科学发展观正是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最精辟、最准确的回答,也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从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的理论成果。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所关注的问题,分别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其思维向度呈现了相异性,但是它们都是立足于中国的实际情况,并总结其他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同阶段所遇到的首要问题的科学回答,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各成果的共源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每一个成果,都立足于实践,着眼于对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的思考和丰富前一个理论成果,都是坚持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理论发展的一脉相承,呈现了共源性。

首先,它们具有共同的哲学基础,即唯物史观。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的第一大发现,阐述了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关系的原理,以及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原理,等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各个理论成果体现了生产力、人民、发展等唯物史观的思想,用实践丰富和深化唯物史观的内涵,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秉持唯物史观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正如恩格斯晚年所讲的“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的方法”[10]p74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正如恩格斯上述所言不断创新。

其次,它们有着共同的理论品格,即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证明,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滚呱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10]p681。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强大生命力的根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服务于实践、理论必须为实践所检验并随实践不断发展的根本要求,永远关注现实世界,思考和研究时代提出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永远关注和吸收最先进的科学成果,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发展自己和丰富自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立足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着眼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的思考,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问题;着眼于人类进入21世纪,世界多极化发展,整个国际形势并不安宁,执政党如何带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的思考,科学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理论问题;着眼于党在带领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遇到的发展手段、发展目标、发展模式等一系列问题的思考,科学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由此可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再次,它们具有共同的价值取向,即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马、恩二人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10]p283中国共产党自登上历史舞台之日起,就是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体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就是我们的出发点。”[8]p1094-1095作为在毛泽东思想基础上丰富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从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到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都体现了一切要着眼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体现了一切为了落实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汇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汇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3]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汇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汇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5]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6]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7]薄一波.在学习邓小平文选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4-12-23.

[8]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9]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责任编辑 冷 波

猜你喜欢
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程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文心雕龙》理论体系再认识①——兼论“依经立义”与《文心雕龙》理论体系之关系
浅谈内经气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及其应用
文学语用理论体系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