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琳
摘 要:在一些以专业技术为主航空企业中,技能队伍建设还存在诸多差距,不利于发挥企业智力群体的整体效应。该研究选择航空企业FR公司为研究对象,以企业的生产模式和队伍建设要求为基础,利用科学方法构建技能队伍建设模型,为类似企业的技能队伍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航空企业 技能队伍 生产模式 队伍建设 模型构建
中图分类号:G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12(c)-0175-02
1 研究背景
航空企业作为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社会政治、经济、科技与文化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对FR公司这样的航空企业而言,“知识创造与产品实现”将是发展的方向和竞争的关键。技能队伍是FR公司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精度产品的生产加工、复杂设备的调试维修、生产技术难题的分析解决、事故隐患的防止和排除等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是企业的中坚力量。随着企业战略转型和市场开拓,FR公司的产品呈现出“多品种、小批量、高精度”特点,这就要求企业转变思路,提出了“基于流程的节拍生产、基于需求的快速研制、基于性能的精密加工”技能队伍建设要求。对此,如何建立一支适应企业生产模式和队伍建设要求的高水平技能队伍就显得尤为关键。提炼出一套适合FR公司的技能队伍建设模型,就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2 技能队伍建设模型设计方法
2.1 专家访谈法
为了研究适配于FR公司生产特点的技能队伍建设模型应具备的“建设因素”,课题组首先采用结构化的专家访谈方式,通过设置访谈提纲,将访谈内容进行记录、整理、编码、分析,得出建设因素初稿。随后选取了5个行业标杆企业中的43名管理者、技术专家、技能专家作为访谈对象。从访谈对象基本情况来看,他们都是直接从事科研生产,直接参与过技能工作室建设的一线员工,能够了解航空企业的特点,能够代表技能员工群体。因此访谈样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和针对性。通过访谈,课题组整理出32条技能工作室应具备的“建设因素”。
2.2 “建设因素”量表
“建设因素”量表的设计主要在参考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整理出的32条“建设因素”,通过对FR公司内8名生产车间、科室主管领导的深度访谈,并请教高校管理学专家进行反复评议、修改、合并与归类,形成了4个维度24个项目的“建设因素”量表初稿,后请23名一线技能型班组长、技能专家对量表进行了预调查,做了探索性因子分析和信度分析,删除了4个因素,最终确立了机制因素、技术因素、人员因素、保障因素四个维度,包含运行机制、激励机制、人员结构、个人技能、个人品德、行业/集团技能带头人、组织支持、文化引领等20个变量的技能工作室“建设因素”量表。采用Likert七点计分法,将“建设因素”按照重要程度设定为1~7分进行评分。
2.3 问卷调查法
此方法是目前被广为认可,使用最为频繁的研究方法。课题组结合FR公司的实际情况,考虑相似企业生产一线员工的结构和特点,将“建设因素”量表设计成调查问卷后有针对性、按比例发放。共计在类似的四家企业工作时间5年以上的技能员工、工艺技术专家中发放450份,共回收文件423份,问卷回收率为94%。在删除无效问卷15份后,得到有效问卷408份,有效问卷率为96.5%。
为了增加“建设因素”的准确度和相关性,课题组统计后按占比得出各项权重排序,取4个维度中排名前三的“建设因素”作为模型基本组成部分,引入“FR企业生产特点”“FR企业对技能队伍建设要求”两个调节变量和“员工成长”“企业发展”两个因变量,构建出技能队伍建设概念模型。
2.4 行为事件访谈法(BEI)
为了验证模型的准确性,课题组与FR公司各研发、生产部门主管领导、工艺副总师、技术技能骨干展开行为事件访谈(BEI)验证构建的模型初稿,访谈结果与问卷调查结果基本符合,证明了模型初稿的准确性。随后课题组根据访谈结果和意见对模型初稿进行调整和改进,构建适配于FR公司生产特点的技能队伍建设模型(如图1所示)。
3 结语
技能队伍建设模型的构建,可以给类似FR公司的航空企业在技能队伍建设方面一定的参考,进而将会给拔尖技能人才找到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开创了一条航空企业中技能队伍建设和技能员工发展的新途径,使技能人才在以技术为本的航空企业内受到尊重,得到肯定,可形成“人人争当技术能手,人人争当技能大师”的良好氛围和激励作用。技能队伍建设会推动该专业技能领域关、难、特、新等问题的解决;开展在技能方面专业理论、工艺流程、操作方法、管理机制等方面的改进、革新、发明、创造等创新实践活动,保持该专业工种的领先位置,培育出形象鲜明、特点突出、成效显著的技能队伍典型,进而成就企业技能人才新品牌。
参考文献
[1] 彭剑锋.战略人力资源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352-441.
[2] 范金,景成芳.任职资格与员工能力管理[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88-102.
[3] 阿贾·邓肯.实施教练项目的十个“必须”[J].培训,2015(4):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