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小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数学

2015-06-16 19:42:28王秋意赵立芹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交流情境探究

王秋意 赵立芹

摘要:好的学习过程,应该是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教师要创设有益于探究的学习情境,提出有探究价值的数学问题,给每个学生独立探究的机会。小组交流以独立思考为基础,抓住错误资源引领深入探究,延迟评价,培养学生探究精神。

关键词:学数学 自主探究 学习情境 延迟评价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好的学习过程,应该是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引领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操作、体验、感悟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一、创设有益于探究的学习情境

上课伊始,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对学生整节课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情境创设的方式很多,但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要有趣,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二是要为教学内容服务。以三年级上册“集合问题”为例,教材以学生参加跳绳、踢毽比赛为情境,虽然贴近学生的生活,但趣味性不强。我在上这节课时选用了这样的情境:两位妈妈和两位女儿一同去看电影,可是她们只买了3张票就顺利地进了电影院,这是为什么?学生马上被有趣的问题吸引,从而成功引起了学生对这一现象的关注,也激发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欲望。

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数学问题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一节成功的数学课至少要有两个以上核心的问题引领学生展开探究。问题的提出,既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又要注意难易适度。

(一)关注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

1.关注学生的知识基础,在旧知之上建构新知。

以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为例,“倍”是个抽象的概念,要在学生脑中建立“倍”概念的模型,就要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建构新知识,学生的认知基础是“几个几”“加法”和“乘法”。我在上这节课时运用了数青蛙的动画情境,将学生的旧知与新知建立了联系。

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

……

4只青蛙4张嘴,8只眼睛,16条腿。

4个1(1的4倍);4个2(2的4倍);4个4(4的4倍)。

5只青蛙( )张嘴,( )只眼睛,( )条腿。

5个1(1的5倍);5个2,2的()倍;5个4()的()倍。

学生对“倍”概念有了初步认识之后,出示教材主题图提出问题,“你知道白萝卜的个数是胡萝卜的几倍吗?”放手让学生运用摆一摆,画一画等方式自主探究,建立几何直观,展示学习成果之后继续提问,“白萝卜有10个,胡萝卜有2个,问白萝卜的个数是胡萝卜的几倍就是在问()是()的几倍?”将形引向数,引领学生加深对“倍”概念的理解,顺利的完成知识的建构。

2.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引领学生探究数学问题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一课为例,学生对“植树问题”几乎没有什么知识基础,但是这部分知识是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同学们都有一双灵巧的手,在我们的手上还藏着数学知识呢!伸出右手,发现了什么?在数学上,我们把这些空儿叫做间隔,5个手指有几个间隔?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现象。比如,同学们站队上操,摆花盆,马路旁的路灯,路边的彩旗,等等,我们把这类问题叫植树问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植树问题。”将数学问题与生活建立了联系,在引领学生进行深入地探究。

(二)问题难易适度

探究面向全体学生,问题的设置要适合学生年龄特点,难易适度,学生通过操作、思考,能够对问题有一些发现,问题过于简单会失去探究意义,问题难度过大会挫伤学生自信心。以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面积”一课为例,学生探究集中在“如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和它面积相等的长方形”,找到转化之后的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这样的问题有一些难度,但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能够完成任务,适合放手让学生探究。

三、给每个学生独立探究的机会

课程标准倡导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有些教师重视小组合作忽视学生的独立探究,小组内学生的水平不同,如果不给学生独立探究、独立思考的机会,提出问题后就让学生小组探究,学优生会把握话语权,控制小组的探究节奏,其他学生只能人云亦云,久而久之,会造成学生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导致一部分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四、小组交流以独立思考为基础

有些教师只重视交流的形式,忽视交流的本质。在小组交流时,学生只是将自己的想法跟组内学生说一说,学优生占主导地位,其他学生把自己的答案改成和学优生的一致就算统一了组内意见,把自学中的问题掩盖起来,展示时几乎都是正确答案,老师如果在学生自学、交流时没有发现问题,练习时所有的问题都会暴露出来。小组交流应该是建立在学生独立思考基础之上的,是学生自主探究的又一种方式。每个学生都经过独立探究,有了各自的想法,在进行组内交流才会出现思维的碰撞。同时,为了使交流有效,教师还要对学生的小组交流给予方法的指导。

五、抓住错误资源引领学生深入探究

为了避免掩盖错误现象发生,教师要在学生独立探究和小组交流时深入到学生当中,及时发现问题,全面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抓住学生的错误,把错误作为教学资源,引领学生进行深入探究。以四年级上册“沏茶问题”为例。“怎样才能尽快让客人喝上茶呢?”教师引导学生用手中的图片摆一摆,算一算。学生独立探究之后出现了两种答案。老师选了两个代表把摆图片的过程展示在黑板上。

第一种:洗水壶→接水→烧水→洗茶杯→找茶叶→沏茶

1+1+8+2+1+1=14(分钟)

第二种:洗水壶→接水→烧水→洗茶杯→找茶叶→沏茶

1+1+8+1=11(分钟)

两种方法相比,摆的过程一样,计算方法却不同,哪一种正确?为什么?怎样摆才能一下就看出用的是11分钟呢?老师没有直接让学生展示正确的摆法,而是将学生的错误展示出来,引导学生对比、质疑、讨论、发现。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

六、延迟评价培养学生探究精神

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但要注意以赏识、激励为主,还要注意延迟评价,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在教学中,特别是在公开课或赛课活动中,老师提出问题后特别怕学生说不对,一旦有学生答对,马上给与肯定,可还想听听其他同学的意见,马上又追问:“谁在来说说?”“还有不同意见吗?”过早的肯定,堵住了其他学生的口,也束缚了学生的思维。

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应是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引领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学习,提高能力;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尊重,学会反思,积累教学经验,即教学相长。

猜你喜欢
交流情境探究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如此交流,太暖!
科教新报(2022年12期)2022-05-23 06:34:16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0-14 08:35:28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中等数学(2021年11期)2021-02-12 05:11:46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海峡姐妹(2020年8期)2020-08-25 09:30:18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快乐语文(2018年13期)2018-06-11 01:18:16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中等数学(2018年11期)2018-02-16 07:47:42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