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晓成
【背景呈现】
在《孔子游春》一文第一课时的梳理课文环节,同学们清晰地认识到课文讲述了三个场景,也轻而易举地将后两处场景提炼为“论水”和“言志”,然而,我认为最简单的第一个场景——“赏春”(虽然课前也有所预料),学生们却是这样回答的——
小蒋:第一个场景是“游春”。
师:课题叫《孔子游春》,这篇文章的内容都是在讲游春,换一个词概括,好不好?(下面只有两位同学举手)
小余:看春。
小李:望春。
小蒋的回答情有可原,因为他的语文水平在班级一般化。但是,小余和小李可是班级语文学习的佼佼者,小余还是语文课代表呢!学习了六年语文,看到一段如此优美的描绘春景的文字,竟然用“看春”和“望春”概括,我有点失望,想在黑板上写下大大的“赏春”二字。
只是,那是我的理解,不是同学们自己的。为什么我就不能让“赏春”成为他们自己的呢?
我先不动声色地将“看”字和“望”字写在黑板上,再请同学朗读第一个场景,之后提出一个问题:“你觉得这段文字写得怎么样?请举例说明。”
【过程回放】
品叠词之美
小涛举手说:“我觉得写得很美,比如这句——‘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我们通常都会说和煦的春风、温暖的春风,想不到习习的春风,我觉得这个‘习习的用得很棒。”
我欣然一笑:“像‘习习的这样的词,在这段可不止一处,还有——(学生说)草色‘青青,‘翩翩到来。其实,这样的词还有很多,比如雷声——(学生接说)滚滚、隆隆、轰轰;脚步——轻轻;白发——苍苍,(徐徐)走来等等。”我发现同学们说得很带劲,不知不觉间,课堂就自然化为了一片师生自由言说的场域。作为语文教师,这种“和学生同在课中”的感觉是幸福的。
“这些词叫——(学生七嘴八舌)叠词。是的,你们发现叠词的妙处了吗?”
“读起来很有节奏感。”
“有韵味,像诗一样。比如,‘习习的春风让我感觉到春风非常温柔。”
“我感觉到这是一种强调。‘草色青青就强调了小草的颜色更绿更青了。”
我一听,觉得同学们的理解,虽说不是百分百的完美,但可贵的东西生成了——他们觉得这样一写,景物更美了,情感更浓了。在这样的学习中,他们对语言的敏感度增强了,对语文探索的兴趣浓了,我毫不吝啬地表达了对他们积极学习的赞赏之情。
练比喻之当
小周同学说:“‘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她甜蜜的絮语……我觉得这几句写得特别好,不仅句中的用词很精妙,而且有比喻、有排比,非常形象。”他这么一说,大家都连连点头。我借机先让学生美美地朗读一番,借助朗读去深入感受泗水河畔的迷人春色。
在这里,很多教师都会安排仿写,这样的练习是有必要的。但是,单纯安排仿写,只是关注练的本身,而忽略了练的本质——学生的语言“习得”。在备课时,我就想起《课标》中的一句话:“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我觉得在这个环节,可以通过“语文实践”,习得“语文学习方法”,从而提升“语文实践能力”。
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将‘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改成‘茂密的森林是它明亮的眸子,你觉得怎么样?”正所谓比较往往可以探寻出事物的本质。学生在朗读、体悟后很快交流得出——
“茂密的森林颜色是比较深的,显然是不明亮的。”
“森林是大片大片的树木,从形状上看,一点也不像眼睛,这样一改,明显让人感觉不恰当。”
就这样,通过思考和对话,学生和我达成了一个共识:能用比喻还不够,用得恰当才能突出其妙处。
这时候,我让学生练笔仿写以下三句——
(1) 滚滚的春雷是她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是她神秘的面纱。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当场练笔答案列举如下:
(1)
① 滚滚的春雷是她严厉的教诲。
② 滚滚的春雷是她稳健的步伐。
(2)
① 婆娑的树影是她神秘的面纱。
② 漫天的大雾是她神秘的面纱。
(3)
① 晴朗的天空是她俊秀的脸庞。
② 洁白的云朵是她小巧的礼帽。
这就是儿童的思维、儿童的语言、儿童身上令人惊叹的创意!练笔仿写之后,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时,也比之前更加出彩了。这样的练笔,让学生将日常生活中的观察积累进行比较和融通,从而迅速发现了不同事物的相似之处,使得他们真正掌握了这种句式的写法,有效地锻炼了言语实践能力。同时,通过练笔,学生对泗水春景之美的体会和感悟更为真切,使文本画面转为内心之境,文本语言不仅化为学生的语言,而且成为他们语言创造的催化剂。
悟标点之妙
师:这一段的末尾用了一个标点符号是——(生齐:省略号)你知道为什么用省略号吗?
小辉:用省略号不仅省略了泗水河畔的美丽春景的描述,还有一种意犹未尽的味道。春景太美了,孔子和弟子们一起沉醉其中,无法用语言再表达了。
小赵:我觉得这个省略号也给了我们读者想象的空间,正因为有省略号,才有了我们刚才对大自然一番美妙的想象。
小余:我觉得因为泗水河畔的春景太美了,孔子和弟子们都是悠然自得的心情。而且,省略号也让我在朗读的时候,情不自禁地在脑海中想象出了这幅春景图,心情顿时愉悦了起来。
学生在标点符号的体会品味之中,达成了三个层面的习得:(1)感受到作者构思与表达的智慧之处;(2)意识到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标点符号往往也隐藏着言语实践的模仿点、创造点、留白点;(3)文本的有效移情,自己会不知不觉在脑海中,勾勒出文本中所描述的情境,这种愉悦的体验,使得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语言文字的曼妙神奇。
议“赏”之精准
在前面学习中,同学们经历了品叠词之美、悟标点之妙两个言语实践的过程,感受着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之美、形式之妙、情感之浓,他们浸润语言之中,涵泳文字之中,将其吸收、内化、运用。这时,我就带着学生回归课堂伊始那“松着的一环”,请看——
我这时问道:“同学们,现在请你再读一读‘看春‘望春,你觉得用它们概括本段内容,好吗?”学生们连连摇头,纷纷举手,要求改为:“赏春。”接着七嘴八舌地讲述了理由:
——“看春”和“望春”意思差不多,其实都是在用眼睛看,而“赏春”不仅用眼睛看,还需要用心去欣赏。
——我觉得“赏”比“看”和“望”多了一种内涵,应该是全身心沉浸其中的感觉。
——这一段讲道:“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这是声音,看不见,需要用耳朵听,用心去感受,因此,用“赏春”更准确。
——“赏春”让泗水河畔的春显得不同寻常,每一种景物都体现出泗水春天的生机勃勃,令人沉醉其中,不舍离开。而且,“赏春”在情感上,也比“看春”和“望春”更加浓烈。
【思考】
“赏春”的历程,引发了我对当下课堂中儿童语文学习的三点思考。
1. 让儿童追求“从对到好”。请看六年级学生笔下的高频率拟人句——“小鸟在枝头唱歌”;比喻句——“小妹妹的脸蛋像红苹果一样”;排比句——“下课了,操场上有的同学在踢毽子,有的同学在做游戏,有的同学在跳长绳。”
这些句子,无可否认的一点是都是对的。但是作为语文教师,心中总有点不是滋味。因为这些句子都不够好,确切一点说,是和经过六年语文学习的学生应该具备的语文能力不够相称。原因何在?恐怕和教师在平时教学的过程中,追求“对”而不追求“好”有关系。细细想来,这其中的原因有两点:其一是教师有意识地回避“牵”。如在本课教学中,学生讲不出“赏春”,就用学生讲的“看春”好了,否则就是“教师在牵”。只是,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在原地打转,没有提高,就正确了吗?为师者,该传的要传准确,该授的要授清楚,该解的要解彻底。其二是教师无法落实“学”。明知学生讲得不好,但是如何通过设计一系列的语文学习活动,让学生积极地学、有效地学,最终实现内化、沉淀、提升呢?在这方面,教师钻研得不够。结果,要么是漠然视之,听之任之,要么是越俎代庖,将自己的解读强加给学生,学生并无实质性发展。因此,在教学中和备课时,教师要善于预想学生“只对不好”的可能,课堂上要善于捕捉儿童“只对不好”的反馈,让学生通过针对性的学习活动实现“从对到好”。
2. 让儿童关注“文本妙处”。对于泗水春景的段落教学,笔者设计了活动:品叠词之美、练比喻之当、悟标点之妙、议“赏”之精准,其实是渗透了词——句——标点,进而到段的一个整体架构的设计。将文本内容与表达形式融为一体、步步推进、层层深入,使得学生从初始的模糊到达最后的情感认同、语言内化,这也符合学生从局部到整体,从片面走向全面的认知规律。
3. 让儿童感到“自己生长”。
(1) 给予时间。在品、悟、议环节中,都需要时间。只有给予时间的保证,学生的思考才能在沉淀中创生智慧,学生也能在这样的思维创造活动中,获得思维生长、精神生长。那些一个问题下去,迅速得以解决的,往往都是学生已经具备的,不需要经过思维历练的“仓库存品”。
(2) 给予碰撞。课堂营造的理应是思维碰撞的场域。碰撞产生思维的火花,碰撞燃起思维的较量,碰撞创造了儿童生长更多的可能性。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尽可能聆听多个学生的观点,更要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关注多个观点碰撞,从而学习思维的不同角度与维度。回过头看去,从“看春”到“赏春”,学生既经历了与教师的思维碰撞,也经历了与文本、与自己以及同伴思维的碰撞。值得注意的是:一切碰撞的媒介是文本,是语言。
从“看春”到“赏春”。让我们发现:课堂,从来就不是按照教师的主观意志行进的。同时,也让我们相信:学生,自己是能够从学习前的苍白走向学习后的丰富的。关键在于:教师,你做了什么?
(作者单位:南京市力学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