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和发展路径选择

2015-06-15 03:33赵秋成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

赵秋成

〔摘要〕本文结合对国内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硕、博学位点设置情况的调研,探讨了该学科领域在国内所处的“外冷内火”的尴尬地位及其本科乃至硕士层次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揭示了该专业目前面临的发展困境。本文认为,要破解专业发展困境,就必须明确专业定位,强化专业特色,改革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培养“适销对路”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同时力推持征上岗制度,才能根本改变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需求“不温不火”的局面,在提高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整体质量和水平的同时,推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专业定位;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F241.4文献标识码:A文

章编号:1008-4096(2015)03-0051-05

一、引言

社会保障是一国或地区社会生产力及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追求公平正义、谋求社会共同与和谐发展的现实体现。在中国,从人们认识并开始重视社会保障问题,到社会保障被设置为大学的特定专业,再到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十几年发展历程,应该说,喜忧并存,发展与困惑同在。这种喜与忧、发展与困惑既体现在学科定位、专业建设和培养目标设计中,也体现在教学实践及学生对专业的理解把握和学习、就业方面,而且这种忧虑和困惑正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目前已成了学生“想爱,却爱不起来”的专业,这对一个建设仅十几年时间、社会人才需求貌似十分强劲的专业来讲,也许并非“福音”。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经济体制转型背景下,随着企事业单位及城乡集体经济改革,特别是劳动者被推向市场后社会保障问题的凸显和日益尖锐化,为迎合社会保障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而设置和发展起来的。1998年,教育部在新颁布的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中首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次年,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等8所高校开始招收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目前全国招收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的高校已达126家,招收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研究生的高校90多家,有社会保障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15家;每年国内大学和科研院所向社会输送的高层次人才基本保持在5 000人以上。尽管目前中国已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社会保障学科体系及人才培养和供给体系,为迅速发展的社会保障事业提供了大批高层次人才,然而,一方面各级政府及社会管理、服务部门社会保障专门人才缺乏的问题依然突出且普遍[1]。另一方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难以对口就业问题仍未得到解决,打其他专业“擦边球”和谋求就近专业就业一直是多数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的无奈选择。

虽说劳动与社会保障宽泛的专业内涵及迎合社会“热点”需求的课程设置,为该专业毕业生在人力资源市场上争得了一杯“羮”,然而,由“专业不对口”和“学非所用”给本专业毕业生带来的就业及专业知识技能压力也显而易见,而且这也成为学生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想爱,却爱不起来”的重要致因。

总体来看,尽管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在十几年的建设和发展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也暴露了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尽快得到解决,必将影响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和发展中的问题

开办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中国的创举,十几年来,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和发展之路,基本上是靠“摸着石头过河”走过来的。分析和反思十几年来学科和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式以及人才培养和学生就业情况,本文认为中国社会保障学科、专业建设和发展中存在如下突出问题:

1.学科属性和专业定位未在国内高层次科研项目立项中体现出来,既影响了社会保障学科的理论体系建设,也淡化了该学科专业在人们心目中的存在感。众所周知,虽然在教育部颁布的学科目录中,社会保障作为二级学科被置于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之下,成为公共管理学科的重要支撑,然而,无论在国家两大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还是在教育部和各省的科研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以及省级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教育厅项目等)中,却很难看到以公共管理作为一级学科、专门针对社会保障问题的科研项目,社会保障问题的相关研究项目基本被置于社会学、应用经济学、人口学甚至政治学类别之下,虽然在管理学类别下可见有关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项目,但数量极少,甚至在填写科研项目申请书时,想找到社会保障或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专业都很困难,大多只能选填与社会保障相关或相近的专业。这种学科属性和专业定位无法在国家和省部级高层次科研项目中得以体现的结果:一是影响了学者们从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视角挖掘和研究社会保障理论问题的强度和深度,导致虽经十几年的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至今社会保障学科仍未构建起属于自己的理论体系的局面;二是淡化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公共管理学科属性,导致国内高校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院系和学科归属及课程设置上各行其是、五花八门现象,甚至从一些高校的课程设置中很难看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到底是属于经济学、社会学、法学,还是公共管理学或管理学,进而出现学生毕业时还弄不清自己到底学的是经济学、社会学、法学,还是管理学的现象[2]。

2.把突出自身优势和特色置于专业定位及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创设初衷之上,导致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向偏离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社会保障既是一门新兴学科,也是一门融合了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法学、政治学、人口学甚至医学的交叉性学科,在这种多学科交汇融合的情况下,如何提炼和归纳形成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体系、教学及人才培养模式,无疑关系到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由于没有成型的样本和模式可供借鉴,因而在学科和专业创设过程中,人们只能参照国外相关或相近专业情况,同时联系高校自身优势学科及相近专业和研究方向实际,结合自己对社会保障内涵的理解以及市场需求的热点和趋势,来确定专业方向、设置课程及配备师资等教学资源,从而形成了或把劳动经济或劳动关系管理类,或把保险类、社会工作类、法律类、医疗卫生类或计算机类的课程作为基础或核心课程的做法。应该讲,各高校从自身优势学科和特色出发来设置专业、突出自身人才培养的“卖点”无可厚非,但如果为突出自身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而忽略了社会保障的学科和专业定位,特别是偏离了创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目的是为中国社会保障服务和管理的发展培养专门化人才的目标和初衷,而是把人才培养目标由社会保障服务和管理偏移到了人力资源管理、保险学及保险营销管理或政府和社区一般行政事务管理、医疗卫生管理以及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等方面,不考虑如何才能把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输送到政府、社会、社区和企事业单位等的对口岗位,而仅仅考虑毕业生能否就业,这只能说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的不成功。当然,突出自身优势和特色来设置专业方向和课程、打“热门”专业的“擦边球”,多是学校为迎合学生就业需求的无奈之举,但这种无奈背后映衬出的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的不规范。无怪乎有人惊呼:高校办的到底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还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抑或保险专业、房地产经济专业、法律专业、医疗保健专业?应该讲,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过程中,强调优势、突出特色非常重要且必要,然而,这种突出特色应是建立在突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基础上的突出方向特色,绝非将突出方向特色置于突出专业特色之上,否则,只能是“舍本求末”,最终导致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面目全非”。

3.课程设置难以体现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公共管理学科属性,过多设置经济类、企业管理类、社会学类、法学类、医学类等课程,影响了学生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理论和问题的探究学习,导致学生对社会保障理论及相关问题知之不深。按照教育部提出的“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要求,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高校对学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学时安排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在合并专业、拓宽专业课程涉及面域的同时,逐步建立和形成了体现各高校自身特色和优势的课程体系[3]。但从各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设置来看,一些高校开设的体现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公共管理学科属性的课程较少,多数只开设了《公共管理学》课程,有的甚至用《管理学》替代了《公共管理学》,开设《公共政策分析》或《社会政策》、《公共经济学》或《公共财政》等课程的并不多,而是用大量的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学和医学类课程替代了公共管理类课程,虽然体现了“宽口径,厚基础”的要求,却难以体现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公共管理学科属性。而且大量开设非公共管理类课程的结果,既挤占了公共管理核心课程及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细化课程(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就业服务与失业保险、社会救助理论与实务等)的学时,同时也导致学生对公共管理学科及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学习浅显,知之不多、不深,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公共管理和社会保障理论、探究社会保障问题的兴趣和积极性,不利于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理念并非不好,而是在课程设置和学时安排上“宽”和“厚”均应有一个合理的“度”,否则,必然导致专业“跑偏”问题。

4.社会保障部门人才的实际需求与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吻合度低,人才需求与供给脱节问题突出。目前,中国社会仍处于体制转型时期,社会生产力整体水平依然较低,一方面,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需求快速膨胀,问题不断凸显并日益尖锐化。另一方面,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还未很好建立起来。从需求端看,虽然近些年来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需求急剧增加,但总体来讲,目前无论城镇还是乡村,对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的需求仍基本停留在较低层次上[4],并由此决定了目前中国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应以基本保障和基本服务供给为主,如社会保险政策的落实、社会保险金的收缴和发放、低保人口和家庭的认定、就业促进和管理、劳动纠纷调节、社会困难群体的救助和管理、社会福利管理、社会养老服务供给管理等,这些岗位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学历层次要求一般不高,但要求工作人员熟悉相关政策和法律规定,并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及较强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等。而现实中,目前中国多数高校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均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高层次管理人才[5],而且课程设置、教育教学也是按照上述目标展开的,虽然这种培养模式满足了高校对人才培养层次的高端要求、迎合了学生对未来社会地位和可能收入的高端定位,却导致了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和供给与社会实际需求的不符,供非所需、用非所学,势必导致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难以在“对口”部门和岗位就业。另外,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部门在人才聘用时,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需求较少,加之政府和事业单位人才选拔时的“逢进必考”,无疑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在这些部门就业起到了极强的限制作用[6]。通过对人力资源市场用人需求状况的调查,不难看到,包括社会保障部门在内的政府和事业单位招聘,直接提供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岗位的很少,人才需求大多集中在财政税收、会计、法律、金融保险、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计算机管理和社会学等专业领域,即便招收社会保障方面的人员,受其考试科目和内容限制,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一般也无太多优势可言,成功概率更小。这种人才培养、供给与社会实际需求的脱节,无疑严重制约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健康发展,导致一些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招生相对困难(据笔者调查,财经类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中,第一志愿被录取的学生不到1/3),即便考入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有的还会通过转专业或考研脱离本专业(据了解,财经类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在大学期间借助专业选拔渠道转专业的占班级学生的比例为1/8—1/10;在大学毕业时,拟借助考研渠道转专业的约为考研学生的1/2—2/3)。个中缘由,一是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习提不起兴趣;二是感觉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未来前途难卜;三是感觉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对口”就业难度较大。

5.“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形成,影响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的“对口”就业。社会保障是一个政策性和应用性较强的专业,但在专业建设和发展中,由于大多数高校均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高层次的专门管理人才”,因而无论在课程设置上,还是在师资选聘、培养及教学过程中,均把理论教学及科研能力和高级管理能力培养放在了首位。“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是多数高校通行的做法。在课程设置时,受师资力量不足或缺乏某些课程专业教师的限制,临时兼课、跨专业或跨研究领域兼课和任课等现象司空见惯。在此情况下,一些临时兼课、跨专业或跨研究领域兼课和任课教师因对所兼课程缺乏深入研究,或相关资料积累不足,以及缺乏对相关前沿和“热点”问题的跟踪研究,不仅课程缺乏生动性、感召力和启发性,而且有的还照本宣科或临时拼凑材料授课,实际效果较差。另外,设置大量理论性课程、把80%—90%的课时用在理论教学方面的结果,不仅难以培养起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而且影响学生对所学理论和知识的深切感悟和实际价值,导致理论与实践、学与用脱节,学生的实践能力、知识转化能力和就业能力因未得到有效开发和培养[7],而难以适应社会和岗位竞争及工作要求,阻碍学生“对口”就业。

三、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未来发展的解困之道

今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发展应着力从以下方面加强工作:

1.在进一步明确学科和专业定位的同时,力促国家两大基金及部省级科研项目规划中开列公共管理学科来专门接收社会保障相关课题的申请工作,以确立并巩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公共管理学科属性。国家的学科和专业分类是该学科和专业开展科学研究、培养科研和师资队伍、建立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以及确立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有效推进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前提。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学科、专业融合发展、集成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各学科、专业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和专业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但从推进社会保障学科、专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角度讲,明确学科和专业定位依然十分必要,争取在国家两大基金及省级科研项目规划中单独开列公共管理学科,并在公共管理学科下专设社会保障相关科研课题更是必要。一方面,有助于加速推进中国社会保障学科、专业的理论体系建设,同时从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角度开展更多、更深入的有关社会保障理论和实际问题研究,为中国公共管理和社会保障学科的发展以及政府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决策,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另一方面,力促公共管理和社会保障相关理论和实际问题的单独设项,凸显公共管理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吸引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学者们更加关注公共管理学科及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争取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避免因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科属性不明确可能带来的被其他学科“湮没”问题。

2.研究并明确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科和专业特色,避免一些高校因强调自身学科优势和特色可能导致的以方向特色掩盖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的问题。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步入“深水区”后社会保障问题的日益凸显和广泛化、为满足政府和社会对社会保障管理和服务人才的需求而开办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不仅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而且其培养的专业人才在中国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中扮演着社会公平和社会资源分配“调节人”的角色。基于此,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在人才培养中,一应灌输“公心”思想;二应灌输“博爱”理念,使学生树立起强烈的社会公平正义观念及社会责任和公共服务意识,这是其他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中较少考虑的。因此,在研究和确定社会保障学科和专业特色时,必须考虑上述问题。而目前国内一些高校在强调自身学科优势和特色及学生就业去向时,却或多或少地忽略了上述问题,有的甚至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办成了人力资源管理、商业保险、社会事务管理、劳动经济学或房地产经济专业,因强调自身学科优势和特色而忽略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科和专业特色,无疑值得商榷。鉴于此,今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应在立足于社会保障学科和专业特色基础上发挥和体现各高校的学科优势和特色[8],在课程设置方面,建议全国社会保障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尽快研究并制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基础核心课程设置要求,设计并提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必设的公共管理基础课程及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必设的专业核心课程,在突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公共管理学科属性的同时,指导各高校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避免专业课程设置的随意性。

3.加强对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密切与政府、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力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改革。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大批专业人才的强力支撑,因而中国公共管理及社会保障、社会服务工作要想上一个新台阶、达到更高层次水平,就必须把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放在基础地位,由此也就需要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培养出更多的专业化人才。同时,为了彻底改变目前中国公共管理及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部门存在的专业人员素质低、职业技能差、服务能力差的问题,就必须广泛推动专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通过专业资格证书这道“门槛”,来督促公共管理及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部门人员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促使那些达不到社会保障部门及岗位专业资格要求的人员转岗分流,并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对口”就业创造更大可能,以吸引更多、更优秀的学生志愿加入到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习和教育中来,这无论对中国公共管理及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还是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及社会保障学科、专业的发展壮大,均是有利的。

4.在优化理论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方法的同时,大力推进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验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接近实际、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的机会,全面提升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社会保障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而且从市场需求看,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远大于对研究型人才的需求,鉴于此,今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一方面,加强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改革,人才培养目标应学着“低头向下看”,按照公共管理学科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要求,并结合自身学科优势和特色,精简和优化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同时处理好不同课程的内容重复和相互补充,以及不同层次人才培养中(如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课程和教学内容的递进衔接问题。另一方面,大力推进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验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教学工作,通过与软件开发公司、社会保障管理部门加强合作,开发更加强大且与社会保障实际工作有较高吻合度的应用软件,以充实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验课程教学;通过高校与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建立具有较高稳定性的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并通过建立实习和实践课程导师制度,聘请有经验的社会保障实际工作人员作为学生的实习和实践导师,定期、不定期地将这些实习、实践导师和社会保障管理专家请进学校、课堂,来直接或间接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对社会保障实际工作和问题的认识水平,激发他们开展社会保障实际问题研究的积极性;加强课堂教学中实践内容,通过角色扮演、管理游戏、传统或开发式案例教学、课堂讨论、研究式或启发式教学等手段和方法,切实改变课堂教学中“重讲授,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理论及实际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相互合作、开拓创新、敢于担当社会责任的能力和意识,为学生“对口”就业及创业奠定良好的素质和能力基础。

另外,从培养应用型人才角度考虑,今后适当压缩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规模,并加大专业硕士人才的培养规模和力度,对改善和优化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格局,同样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白维军.对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人才需求的分析[J].劳动保障世界,2010,(5):32-34.

[2]杨立雄.是社会保障,还是社会保险——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设置中的社会保险偏向[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1):54-58.

[3]唐运舒,骆正清.工科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培养研究[J].高教论坛,2008,(3):27-30.

[4]王慧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J].理论导刊,2013,(3):33-36.

[5]谢勇,李放,周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J].中国农业教育,2013,(2):72-75.

[6]张军.论应用型本科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劳动保障世界,2012,(9):61-64.

[7]白凤峥.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探索[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1):34-37.

[8]王玉玫,李晨光.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和优势学科交叉发展的问题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1,(1):84-86.

(责任编辑:韩淑丽)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型高校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保定市高校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路径研究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探讨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建设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