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日放
摘 要 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加之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部分地区出现水资源紧张甚至短缺的情况。因此,探讨并实现节水灌溉技术至关重要。
关键词 节水灌溉;水资源;农田水利
中图分类号:S274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09-176-02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发展关系着国家的综合发展。而基于我国水资源的缺乏、降水不均、极端天气频繁出现以及工业废水污染等,节水灌溉成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1 我国农业水利节水灌溉发展现状
1.1 喷灌技术
喷灌即从水源抽水,通过喷头喷到农作物上。它可以由人为控制,所以灌溉不仅均匀,而且省水,操作简单。缺点是设备要求较高,需花费大量资金。
1.2 滴灌技术
滴灌即通过管道将水运至农作物根部,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水分流失。滴灌技术广泛运用于农田灌溉中,可以有效利用水资源,提高农作物质量。但由于管道窄小,容易造成管道堵塞。而且,由于滴灌的管道固定,只适用于部分农作物。
1.3 渠道防渗技术
传统的渠道输水效率较低,因此渠道防渗是实现节水灌溉的重要技术之一,可以显著提高水利用率,减少水的流失;同时,提高安全性。但防渗材料易在使用过程中造成腐蚀和老化,因此需要定期更换。
2 我国农业水利灌溉中节水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先进技术
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对农业水利建设至关重要,先进的技术不仅可以节约有限的水资源,还能促进我国农业更好的发展[1]。目前,常见的先进农业节水技术主要是滴灌和喷灌等,然而受我国发展现状的制约,以及先进农业节水技术推广力度的不够,喷灌和滴灌等措施还只能在部分试验田里被运用。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人们仍采用传统的引水灌溉措施,造成了大量水资源的浪费。
2.2 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和责任机制
在我国,农业水利领域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和责任机制,各个水利灌溉工程之间的分工和职责都不明确,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解决,而是互相推诿。同时,缺少有效的监管,出了问题后责任不清,人员安排调度也不够灵活,还缺乏有效的监督体制。
2.3 水资源分布不均衡
我国水资源分布状况不均衡,虽然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但当地政府和农民并没有建立起节水意识。而在北方以及西部的缺水地区,由于水资源匮乏,人们节约水资源的积极性很高,但是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并不能取得更明显的效果。因此,农业水利节水灌溉还不能引起全国人民的重视。
2.4 设备投入不足以及缺少维护和保养
当前,由于我国各级政府对农业水利节水灌溉技术重视程度不足,在农业水利节水灌溉方面投入的资金不够充裕,很难对当前我国农业中的节水灌溉设备进行升级和维护,甚至对节水灌溉设备的型号都不能保证完全统一,这给我国农业水利节水灌溉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2]。资金缺乏导致的先进设备的缺乏,再加上现有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腐蚀和老化,所以我国农业节水系统的节水能力逐年下降,甚至失去节水效益。
2.5 统筹设计缺乏足够的灵活性
我国一些地区在推行农业水利节水新技术时,由于对本地区的现实情况缺乏深入的了解,缺少相应的统筹规划能力,不能根据自己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合乎本地区发展现状的农业节水措施,只知道照搬别处的节水模版,导致相关部门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最后产生的效果却差强人意。
3 我国新形势下节水灌溉的措施
3.1 统筹发展的眼光
从我国水资源缺乏的现状来看,节约用水已经成为了一件至关重要的事,它与我国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需要全社会不同部门的共同参与和统筹管理,需要国家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全面考虑我国农业水利的现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农业水利节水灌溉工作不应是农业部门自己的事情,而应该由全社会各个部门共同努力。应根据我国不同地区的水资源状况,分别提出不同的解决办法,由农业部门带头,其他各部门共同参与,只有这样才能将我国新形势下的农业节水灌溉工作做到最好。
3.2 合理的规划和设计
对于农业水利节水灌溉工作的建设,首先,应进行合理的规划,我国有些地区地下水资源丰富,在灌溉时就应该优先考虑地下水资源。而在地面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在进行灌溉时就应该优先考虑地面水资源[3]。但是不管在哪些地区,不管采用何种灌溉方法,都应该积极学习和引进农业节水新技术,节约水资源,适度开采,合理用水,绝不能因为当地水资源充足而浪费水资源。
3.3 政策支持,加大资金供给
目前,我国农业水利节水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主要是由当地政府牵头,农民每家每户根据耕地面积的大小,分别拿出不同份额的资金,用来修建水利灌溉工程。虽然国家会给予农民适当的补助,但由于农民的收入普遍较低,缺少足够的资金,无法选择更节能的施工材料。因此,很难取得很好的节水效果。所以,各地政府应当加大对对节水工程的投资力度,国家也应出台更好的补助措施,帮助农民建造出更加先进的农业水利节水灌溉工程。
3.4 加强科研和技术改造
目前,科研和技术的不足仍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国家应加大对高效节水灌溉新技术科研的支持力度;同时,加大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促进我国技术灌溉新技术的发展。此外,还可以借鉴最新的科研成果,根据我国不同地区的水资源现状,创造出符合我国国情的节水灌溉新技术;同时,要改进我国的现有的旧设备,对老旧的设备进行维修和更换,使其发挥出更优秀的节水效果。
4 总结
目前,虽然我国已采用了一些节水灌溉的措施,但仍有许多地区采用传统的灌溉方式。因此,需要政府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并应利用科研技术成果,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合理规划灌溉方案,使水资源作用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山仑,邓西平,康绍忠,等.我国半干旱地区农业用水现状及发展方向[J].水利学报,2002(9):27-31
[2]吴普特,冯浩,牛文全,等.中国用水结构发展态势与节水对策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03,19(1):1-6.
[3]蔡晓莉,韦顺凡.农业节水灌溉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9(8):20-21.
(责任编辑:刘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