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韬
很多人都知道,中药材三七是一味活血化淤的良药,而与之只有一字之差的土三七却含有有毒物质吡咯烷,长期服用会造成肝脏损伤。
南京鼓楼医院,近半个月该院消化科先后收治了5名因服用“土三七”造成肝损伤的患者。
错把土三七当神药 喝成重度肝损伤
姜女士现年48岁,常年患有腰腿痛的毛病,阴雨天尤其严重,有时痛起来甚至起不了床。一个多月前,与她素来感情很好的姐姐兴冲冲地送来了一味“神药”,说是村里人告诉她,将这味药泡在酒里,每天喝就可以治好腰腿痛,效果好得不得了,村子里家家都在种植。
姜女士按照姐姐嘱咐的方法,用10斤白酒泡了3斤“神药”,每日喝3顿。一开始,腰腿痛的症状真的有所缓解,姜女士全家喜出望外。可谁知,大约一个月过后,姜女士的胃口变得越来越差,肚子也隐隐作痛,后来甚至发展到呕吐、无法进食。家人把她送至当地医院后诊断出严重的肝功能损伤,却不知原因何在。4月初,姜女士来到南京鼓楼医院消化科就诊。经验丰富的消化科副主任诸葛宇征通过其各项症状和检查报告,怀疑姜女士是因为土三七中毒而造成肝小静脉闭塞,在追问下这一猜测得到证实。姜女士立即入院对症治疗,而姜女士的丈夫和儿子则第一时间打电话回村里,告知正在种植和服用土三七的邻居和朋友们,立即停止服用。
专家提醒:江浙一带的“三七”均为土三七
南京鼓楼医院消化科副主任医师张明介绍,老百姓常常把土三七与三七混淆。三七属五加科人参属,以根、根状茎入药,无毒,是名贵中药材,可散淤止血、消肿止痛,用于咯血、吐血、便血、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肿痛等,具有良好的止血功效和显著的造血功能,能加强和改善冠状动脉微循环,其作用奇特,被历代医家视为药中之宝。
土三七别名菊三七,又名三七草,为菊科植物。两者虽然在功效上有相似之处,均有散淤、消肿止痛、清热解毒功效,但土三七具有很大毒性。
土三七是一年多生的草本植物,内含吡咯烷生物碱成分,长期食用可造成肝窦段和肝小静脉的内皮细胞损伤,导致肝小静脉阻塞,肝细胞不同程度液化坏死,晚期可见肝纤维化,患者出现肝大、右上腹痛、腹水和黄疸等症状,而且这种损害一经形成,常常无法逆转,最终发展为肝功能衰竭或顽固性腹水。一些肝损伤重症患者,甚至只能求助于换肝手术维持生命。
张明提醒,中药三七只在云南、广西南部的气候和土壤环境里才能够生长,江浙皖一代种植的所谓三七其实都是土三七,人服用“土三七”的总量超过50克就极易中毒从而导致肝小静脉闭塞,死亡率大约在30%~50%。因为乙醇可以把毒性成分更好地粹取出来,所以泡酒喝毒性更大,对人体的损伤也更为严重。
三七和土三七如何区分
三七在我国应用已有上千年历史,因其名贵,故而出现了很多命名类似但功效不同的药材,土三七就是其中一种。
南京鼓楼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诸葛宇征介绍,由于土三七和三七具有相似功效,土三七便宜,容易生长,很多人就自己栽种以之代替三七,要么大剂量煮服治疗跌打损伤,要么长期泡酒服用作为养生保健品,最终导致中毒。因土三七导致的肝损害,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一旦过了急性期,肝损害通常无法逆转,死亡率很高。一些基层医院,对这种病例缺乏认识,有些医生忽略了询问病史,造成治疗延误。
诸葛宇征提醒,其实三七和土三七很容易辨别。从叶形和花形来看,五加科三七的叶形肥大,长得像张开的手掌,六七片叶子朝不同的方向伸展,花是红色的;而土三七的叶形较小,叶子沿着茎对称生长,花是黄色的。鉴于土三七有毒,且中毒后难以治疗,切不可自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