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城市居民习练传统武术现状调查分析*

2015-06-15 18:33张照金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城市居民习练传统武术

张照金, 刘 勇

(1.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 基础部,安徽 六安 237011;2.阜阳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安徽 阜阳 236041)

安徽省城市居民习练传统武术现状调查分析*

张照金1, 刘 勇2

(1.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 基础部,安徽 六安 237011;2.阜阳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安徽 阜阳 236041)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安徽省城市居民习练传统武术现状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安徽省城市居民习练传统武术失衡,良好的健身效果是安徽省城市居民习练传统武术的主要动机,地方武术协会是推动城市居民习练传统武术的重要组织,公园广场和社区空地是安徽省城市居民习练传统武术的主要场所,企事业单位人员是城市居民习练传统武术的主要传承者,缺乏高水平武师的指导是制约城市居民习练传统武术的主要因素,文化教育缺失是安徽省城市居民习练传统武术的瓶颈.

城市居民;传统武术;现状;保护措施

1 前言

安徽地处中国的中东部,南北跨越千里,地形地貌呈现多样性.长江、淮河自西向东贯穿全境,历史上是南来北往,东进西出的交通要道.平原和河流的便捷交通,以及南方山区相对的封闭,构成了安徽独特的地域文化.传统武术在历史的长河中也与安徽其他文化一样,逐步积淀形成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有鲜明特点的安徽传统武术.安徽传统武术有的还具有武术里程碑和标志性的社会价值.例如太极拳人们普遍认定是由河南温县陈家沟的陈王廷在明末清初创造的.[1]但是据明代宋远桥记《宋氏太极拳源流支派论》显示,太极拳是由江南府徽州歙县许宣平于唐代创造的[2];徽州休宁程宗猷在明代著有《少林棍法阐宗》[3],比戚继光的武术著作《纪效新书》早问世100年;著名八卦掌创始人董海川自叙学艺九华山[4]……近些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安徽传统武术在迅速萎缩,正逐步走向消亡.其速度远远超过其他类型的非物资文化[5].传统武术作为活态文化,其精粹是与拳种的传承人密切相联的.传承人消失,原形态的武术文化遗产便不复存在.

当前,传统武术的传承问题“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若不将现存的传统武术及时地存留下来,人亡拳息,人去艺绝,将造成传统武术文化遗产不可弥补的损失[6].因此说安徽传统武术与全国其他地方的传统武术一样是中华民族最大宗、最珍贵的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7].为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安徽省传统武术的发展现状,特对2013年参加安徽省第四届传统武术比赛的城市居民进行了调查,以期在充分了解情况的基础上,探讨安徽省传统武术的保护措施和办法.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2013年参加在淮南市举办的安徽省第四届传统武术比赛的城市居民.

2.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与传统武术和安徽省武术相关的文献资料40余篇,为本文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问卷调查法.设计安徽省城市居民习练传统武术的调查问卷,通过在安徽省第四届传统武术比赛第一次领队和教练员会议期间将调查问卷发给各代表队领队和教练员,由各代表队领队和教练员负责组织本队运动员填写调查问卷,调查问卷于第二次领队和教练员会议收回.共发放问卷468份,回收问卷464份,经审核有效问卷为437份,回收率94.2%.

数理统计法.通过对安徽省第四届传统武术比赛调查问卷和秩序册的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录入EXCEL表格中,对所获数据进行描述和统计.

逻辑分析法.对已有的材料、调查结果,运用逻辑学的知识和方法进行归纳总结.

3 结果与分析

3.1 安徽省城市居民习练传统武术性别、年龄情况

安徽省第四届传统武术比赛中各项目男、女运动员参赛人次分别占参赛总人次的60.32%和39.68%,男运动员明显高于女运动员,说明安徽省城市居民习练传统武术的男、女比例差异性较大.究其原因,女性习练传统武术比例少的原因主要受传统武术项目特点影响,传统武术部分单项的动作需要习练者具有良好腾、转、蹦、跳能力,习练者的身体素质达不到动作的要求,就会造成运动损伤,使得部分城市女性居民对传统武术只能望而却步.其次是不同项目男、女运动员参赛人次差异性较大,如太极拳项目男女参赛人次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6.13%和58.87%,除太极拳以外的其他传统武术项目男女参赛人次所占的比例分别为85.06%和14.94%.城市女性居民习练传统武术其目的是为了健身,多数城市女性居民习练传统武术时间不长,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太极拳因其动作缓慢柔和,健身效果明显,所以备受城市女性居民青睐.习练项目发展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太极拳械类项目参赛人数明显高于其他各传统武术项目参赛人次,在安徽省第四届传统武术比赛城市居民习练传统武术太极拳械类参赛人次占总参赛人次的63.56%.因城市居民习练传统武术的中、老年居民占总参赛人数的67.69%,他们的身体条件制约着其适合习练的传统武术项目,太极拳、形意(心意)拳等一些运动量、运动负荷、运动难度相对偏低且较容易习练的传统武术项目成为城市中、老年居民的首选.青少年参赛人数偏少,且参赛的项目比较分散,导致习练项目发展存在差异性.

3.2 良好的健身效果是安徽省城市居民习练传统武术的主要动机

从古至今,健身和技击两大功效始终伴随着传统武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作为本质是一种搏杀术的传统武术在工业文明冲击下,其技击功能已经失去了主要的生存价值作用,而逐步被边缘化.然而随着近年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人民群众对自身健康的重视程度的提高,传统武术良好的健身效果吸引了众多人民群众的眼球.通过对安徽省城市居民习练传统武术动机的调查结果显示,健身效果明显是安徽省城市居民习练传统武术的主要动机,占被调查人数的27.69%(见表1).传统武术具有明确的体育属性并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含其中,长期习练传统武术具有强筋骨、健体魄、长精神、延寿命的作用[8],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独特、运动简便、行效显著、老少皆宜的特征,决定着其良好的健身效果.

表1 安徽省城市居民习练传统武术动机调查统计表

3.3 地方武术协会是推动安徽省城市居民习练传统武术的重要组织

在竞技武术成为武术发展主流的今天,以及受外来武技项目的影响,传统武术不断地被推到社会文化的边缘地带,相对于竞技武术“官方背景”来讲,传统武术却被冠以“民间身份”,传统武术的传播与推广受到了严峻挑战.当前,安徽省传统武术得以传播和推广的途径主要有各级各类学校、各级武术协会、民间拳种协会、社区健身俱乐部、武术馆校、电视媒体等.通过对安徽省城市居民习练传统武术的途径调查结果显示(见表2),53.55%的城市居民习练传统武术是通过地方武术协会的组织习练传统武术,地方武术协会在推动安徽省城市居民习练传统武术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民间拳种协会(13.50%)和武术馆校(9.84%)在推动安徽省城市居民习练传统武术中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表2 安徽省城市居民学习传统武术的途径调查统计表

3.4 公园广场和社区空地是安徽省城市居民习练传统武术的主要场所

通过对安徽省城市居民习练传统武术的场所调查结果显示(见表3),选择在公园和社区空地习练传统武术的传承者占被调查人数的66.13%,选择在体育场馆和私立武术馆的传承者分别占被调查人数的10.53%和9.84%,而选择在师傅家里习练传统武术的仅为4.12%.究其原因,地方武术协会是推动城镇全民健身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传统武术发展的重要组织,各地武术协会利用早晚时间在城市的各个公园、社区设立了晨练点,各晨练点少则十几人,多则上百人,城市的公园广场和社区空地就成了各晨练点的首选.另外随着我国社会意识形态由传统向现代化的不断转变,传统武术的亲缘、地缘、神缘、行缘和物缘“五缘关系”受到了巨大冲击,现代的人口政策、社会制度、经济利益和法律意识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武术的这些关系[9],门户、门规、宗派主义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人们对于传统武术的关注更多地停留在健身效果和个人的兴趣爱好层面上,而把习练传统武术提高到继承层面的却少之又少.

表3 安徽省城市居民习练传统武术的场所调查统计表

3.5 企事业单位人员是安徽省传统武术的主要习练者

近年来,安徽省通过申报体育文化遗产、举办传统武术比赛等途径推动传统武术发展,安徽省传统武术生存与发展现状才逐渐引起人们重视.通过对安徽省城市居民习练传统武术人员构成调查发现(见表4),来自企事业单位的人员习练传统武术占被调查人数的34.10%,排在第一位,其他各行业习练传统武术的人数依次为离退休人员22.43%、学生16.48%、社会其他人员14.19%、公务员12.81%.

表4 安徽省城市居民习练传统武术人员构成调查统计表

3.6 缺乏高水平武师的指导是制约安徽省城市居民习练传统武术的主要因素

当前学术界对制约传统武术发展的因素有了深入的研究,归纳起来主要包括理论研究不足,宣传推广力度不够,技术复杂,训练方法陈旧,高水平武师缺乏等方面.通过对安徽省传统武术发展制约因素的调查结果得出结论为:35.59%被调查者认为缺乏高水平武师的指导是制约安徽省城市居民习练传统武术的主要因素(见表5).众所周知,民间传统武术能够世代传承下去,是以人为载体,因人而生、因人而传[10].传承过程中靠的是传承人口传身授,需要的是身体力行.如果传承人年龄大了,筋骨不灵了,就难以进行传统武术技艺和功法的展示、演练和教学,记忆力差了,过去掌握的技艺和功法就会遗忘.当前,曾经在安徽名噪一时的、著名的传统武术大师大多已离世.他们的离去已经不再是代表着他们个人的远离,而是代表着某一项传统武术的灭绝.高水平武术的缺乏已经成为安徽省传统武术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表5 安徽省城市居民习练传统武术制约因素调查统计表

3.7 传统武术文化教育缺失是安徽省城市居民习练传统武术的瓶颈

人们经常用“中国武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来形容中国武术,它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是因为传统武术在几千年的历史演进中融合了中国古典哲学、传统伦理、宗教思想等,使得武术无论作为一项军事技术还是体育手段都负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11].通过对安徽省城市居民习练传统武术接受武术文化教育情况的调查发现,安徽省仅有12.59%的传统武术传承者接受过武术文化教育,87.41%的城市居民习练传统武术没有接受过传统武术文化教育(见表6),真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境.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区别于其他民族、其他国家的标志,作为文化的中国武术,它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人们对它的文化认知与认同.当前安徽省传统武术应把符合时代发展需要、代表前进方向的传统武术文化,以特定的渠道和方式进行广泛宣传和动员,使其得到社会成员的理解、赞同和支持,同时整合传统武术文化资源[12],通过对安徽省传统武术城市居民习练者的武术文化教育来认知传统武术文化,从而达到对传统武术文化的自信与觉醒,让传统武术文化代代相传,根植于习武者的心灵深处,破解传统武术发展的瓶颈.

表6 安徽省传统武术城市居民习练者接受武术文化教育调查统计表

4 结论与建议

(1)针对安徽省城市居民习练传统武术所存在的差异性,政府部门和赛事主办方应充分发挥其宏观调控的职能.建议在规则制定中对参赛队员的男、女比例、参赛项目进行相应的规定,调整参赛项目人数的布局,保证优势项目发展的同时促进其他项目的共同发展,从而推动传统武术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13].

(2)突破安徽省传统武术文化教育缺失的瓶颈,需要传统武术文化必须紧随时代的步伐,要充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引领安徽省传统武术发展方式、方法的现代履新,不断完善传统武术文化的内容,将传统武术文化寓于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以提高安徽省传统武术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为载体,以构建安徽省传统武术品牌为主导,化有形于无形.

(3)拓展传统武术发展新阵地,推进社会化机制,借助社区文化建设、文明创建、全民健身推动传统武术的社会化;重视拳术流派自组织的良性作用,拳术流派组织在进行自我组织、自我管理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着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

(4)做好安徽传统武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申报、命名、表彰,传承人认定和保护工作.鼓励、支持传承人的武术技艺传承活动.

[1]申国卿.太极拳发展特点的当代解读[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2):43-47.

[2]方磊.审视太极拳之渊源[J].辽宁师专学报,2012(3):49-51.

[3]程宗猷.少林棍法阐宗[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4]李春生.董海川始创八卦掌[J].精武,2006(6):54.

[5]刘勇.加快安徽传统武术申报非遗的步伐[EB/OL].http://www.qqgfw.com/News_1Info.aspx?News_1ID=10307

[6]刘勇,汝雷.阜阳传统武术的历史与传承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2(3):197-200.

[7]程大力.传统武术:我们最大宗最珍贵的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J].体育文化导刊,2003(4):17-20.

[8]李岳兵,陈红华.浅谈传统武术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及发展对策[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1):140-141.

[9]王亚琪,刘仁憨.浅论中国社会“五缘关系”与传统武术的传承与传播[J].当代体育科技,2011(2):78-82.

[10]陈华,徐飞.安徽省民间传统武术保护的长效机制探究——基于民间传统武术传播的视域[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7(2):114-116.

[11]马文国,邱丕相.文化的流失:传统武术的痛楚[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23(2):1-3.

[12]於世海,龚江泳.迷失与救赎——当代中国武术发展的文化抉择[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1,25(4):62-64.

[13]张照金.中国传统武术发展现状的分析-以第5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为例[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3,32(2):91-97.

(责任编辑:王前)

10.13877/j.cnki.cn22-1284.2015.04.040

2014-10-20

2014年安徽省体育社会科学青年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安徽省传统武术发展的研究”(ASS2014305)

张照金,男,安徽六安人,讲师.

G

A

1008-7974(2015)02-0120-04

猜你喜欢
城市居民习练传统武术
基于轨迹数据的城市居民出行活动规律提取
把方向、厘脉络、精习练
——高三复习备考策略
基于混合研究方法的我国城市居民体育经历中断行为探因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对城市居民行为影响的效果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云南彝族传统武术溯源
传统武术在高等教育中发展研究
习练六字诀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谈选练健身气功功法或动作的方法
习练八段锦对广泛性焦虑症临床疗效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