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西
刘诗诗主演的《女医·明妃传》讲的是,原本寂寂无名的明代女医生谈允贤摇身变成励志女主,还和明英宗谈起了恋爱的故事,简直《大长今》第二。
剧照很美,可是剧情离史实相距太远。我们从史料角度,聊聊她的学医生涯,看看古代普通女孩怎样才能修炼成妇科专家。
封建社会女子无才便是德,读书不容易,所以我国古代女医稀少。古代四大女医,有两个成名后马上被招聘进宫,可见急缺型技术人才多么重要。
汉代的义妁是个乡下姑娘,遇到医生走村串户看病,她总是跟着学,自学成才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医。她在家乡山西一带悬壶济世,深受群众爱戴,汉武帝得知后,马上聘她为皇太后私人医生。
第二位是晋代的鲍姑,她嫁给了著名炼丹家葛洪,擅长用艾灸治疗赘瘤和赘疣。鲍姑在广东跋山涉水,采药行医,名噪一方。
第三位是北宋张小娘子,史书记载为“医术为山中仙人所授”,估计是个男医生教的,小娘子不好意思实说。她擅长配制中药美容秘方,今年三十明年十八,很受宋仁宗的嫔妃们喜爱。
第四位就是本文所说的明代谈允贤,江苏无锡人,终身在民间行医,妇科、儿科临床经验十分丰富。其作《女医杂言》收载31例病案,涉及诸多妇科问题。
问题来了,四大女医谁能当主任医师?前三位都没有著作流传,唯一有科研成果问世的,就是谈姑娘。评起职称来她应该排列四大女医之首。
谈允贤学医是靠家学渊源。她父亲谈纲是成化五年进士,祖父谈复看到两个儿子都做了官,家传医学后继无人,只有孙女谈允贤十分聪慧,便让孙女“弃女红习医”。
十来岁起,谈允贤就在祖母茹氏的细心讲解下,昼夜攻读《难经》《脉诀》等医学经典,但这个深处闺中的少女,并没有任何临床实践。年满及笄,谈允贤出嫁到杨家,没想到“连得血气等疾”。她把得病视作一个宝贵的机会,开始了漫漫的“以身试药”之路——“凡医来,必先自诊视,以验其言。药至亦必手自拣择,斟酌可用与否。”她育有三女一子,子女生病都是亲手诊治,终于医术得以精进。
祖母临终前,将家传秘方和制药方法全部交给谈允贤。因思念祖母,谈姑娘一病就是七个多月。一天晚上,她见到祖母托梦说:“你的病不该死,治疗的方子在某书某卷。你的寿命应当是73岁,希望你光大医术,救助广大的女性朋友于疾苦……”谈姑娘一觉惊醒,翻书照方治疗,果然康复。
这是一种强大的心理暗示,谈姑娘的人生之路从此展开新的一页。后来,熟识女眷纷纷找谈允贤看病。50岁时,谈姑娘将祖母和自己的经验写成《女医杂言》一书。
据说,谈允贤“年益高,术益神”,但因儿子早亡、孙子株连,晚年无心再著述。尽管命运多舛,谈允贤寿命仍长达96岁,也成为她医术高超的一个证明。
妇科疾病在古代属于难以治疗的疾病。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男医生很难与女病人沟通。谈允贤是女医生,她有天然优势。《女医杂言》记载:“一妇人,三十二岁,生四胎,后十年不生,因无子,甚是忧闷。某询其故,乃因夫不时宿娼,偶因经事至,大闹乘时,多耗气血,遂成白淋。”这部妇科医案字字惨痛,也好似一部封建社会妇女血泪史。
每一个稀奇古怪的病案,可能隐藏的是一段惊心动魄的悲欢离合;每一场大病痊愈,可能伴随的是一位女性生命意志的自我觉醒。(支点杂志2015年6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