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西涛++王炜
[摘要]加强公共管理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是适应国家人力资源强国战略,满足政府与非政府社会组织人才需求的必然选择。以黑龙江省为例,从政府政策、人才需求、学科建设三方面对公共管理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基于跨部门协同视角,提出重视协调学科申报和审批的关系,处理好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的关系,建立“培养—使用—评价”长效机制等对策。
[关键词]跨部门协同;公共管理学科;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3283(2015)05-0131-02
[作者简介]刘西涛(1978-)男,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财政与公共管理;王炜(1973-),女,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财政与公共管理。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综合改革项目(项目编号:JGZ201201124)阶段性成果之一;黑龙江新世纪教改工程项目“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激励机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为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提供了基础与平台。然而,当前我国公共管理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之间存在着不匹配现象,需要我们从深层次考虑二者的关系,进一步理顺政府和相关部门应承担的职责及应发挥的作用。本文以黑龙江省为例,从跨部门协同视角对公共管理人才需求与培养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一、公共管理人才需求与培养现状
(一)政府政策
黑龙江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强调,为了适应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与构建和谐龙江的需要,加大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的开发力度,到2020年,在宣传思想文化、政法、教育、医药卫生、防灾减灾等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培养人才186万人。加强公务员公共管理培训工程建设。从以上政策可以看出政府对于公共管理等相关人才的需求和重视程度。
(二)人才需求
黑龙江省2014年下半年公开事业单位招聘中,涉及国家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设的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等5个二级学科及相关专业的人才需求情况:黑龙江省省直机关事务管理局所属事业单位、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所属事业单位招聘3人(公共卫生管理);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所属事业单位招聘4人(土地资源管理);部分高校招聘若干公共管理学科相关专业人才;各类社会组织及企业招聘若干公共管理相关人才。公共管理学科相关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为政府及非政府公共组织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因此,本文选取事业单位及公务员招考作为主要考察对象。
(三)学科建设
黑龙江省本科院校中公共管理学科及下设专业的情况: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本、硕);哈尔滨工程大学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MPA硕士点、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哈尔滨商业大学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行政管理、社会保障)、MPA硕士点、行政管理、社会保障本科专业。东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行政管理、社会保障、社会医学与卫生管理、土地资源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MPA硕士点,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东北林业大学行政管理硕士点、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哈尔滨医科大学社会医学与卫生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哈尔滨工业大学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土地资源管理、行政管理)。还有一些学校增加了远程教育、成人教育等公共管理类培养形式。
二、公共管理人才需求与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设置存在趋同现象
目前,黑龙江省本科院校中公共管理学科专业设置存在趋同现象。很多学校公共管理学科相关专业原来都是省内唯一,而随着高校不断扩容,开设相同专业的学校开始增多,其课程设置、专业培养目标等都很相似,结果就是虽然学校培养的人才数量增多,但由于各校的培养机制不能充分体现学科背景特色,导致毕业生缺少优势和竞争力。由于新增专业的师资力量、培养条件等方面存在不足,使得毕业生在理论基础、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二)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匹配
目前,黑龙江省公共管理学科发展较快,开设公共管理的学校较多,专业设置较为齐全。但从专业对口的角度来看,供给远远大于需求,供给与需求不匹配,虽然此分析是针对黑龙江的公共管理毕业生就业情况,但从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映射出全国的情况。
(三)政府、学校、社会之间协同度低
政府的人才发展规划及政策中对于人才的需求和培养要求是孤立的,与实际社会需求脱节。各级学校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上也是各自为政,没有考虑到全省的整体状况,忽略了与其他学校的沟通,因此导致政府、社会和学校之间的协同度较低。
三、跨部门协同理论对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启示
跨部门协同分为紧急状态下的协同和常态管理中的协同,后者是核心所在。跨部门协同强调的是通过部门间的协作提高效率。跨部门协同理念给予公共管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启示:
(一)各部门间协调不够是产生供需矛盾的根源
导致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在地方政府人才开发规划、社会需求、学校人才培养方面产生不匹配现象的原因是不同部门的出发点不同,都是围绕本部门的发展和利益做出各种设计,各部门协调不够导致供需矛盾。政府应结合地区发展需要拟定人才开发规划,提出人才培养的数量要求。学校根据学科发展、专业设置以及综合实力等方面制定招生和培养方案。企事业等用人单位依据年度用人计划确定用人要求和数量。学生则根据自己的分数以及对学校的喜好程度、录取的难易程度做出选择。因此,不同组织间对于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与培养失衡,导致急需人才供不应求,而同时很多毕业生却找不到工作的尴尬局面。
(二)通过跨部门协同形成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
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总体培养目标是能够有效胜任政府部门行政管理工作和非政府部门的公共事务管理工作的人才,因而必须梳理好地方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关系,做好与政府、社会组织之间的沟通,通过跨部门协同形成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endprint
四、跨部门公共管理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对策
(一)重视协调学科申报与审批的关系
无论是新学科点的设立,还是重点学科的申报,各学校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最终目的就是让学校的学科体系更庞大,增强学校的综合实力。然而,任何学科和专业的建设都需要考虑学校的学科优势以及社会需求,如果不能进行充分论证,即使通过了学科申报,未来的学科建设和发展也会遇到各种问题。而这不单单是学校一方的责任,学科审批部门不能宏观把握学科发展的整体趋势和充分了解社会需求,仅根据一般性的评价标准去设立和论证新学科的申报,应当负有重要责任。从跨部门协同的角度出发,需要处理好学科申报和审批的关系。政府主管部门与学校之间、用人单位与学校之间、社会组织与政府之间要充分协商沟通。对新学科以及专业的设立应充分采纳不同部门的意见,在审批程序中要增加社会需求指标的比重,避免学科重复、专业雷同。
(二)处理好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的关系
跨部门协同强调“目标—执行—效果”之间的相互促进。从公共管理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角度来说,就是处理好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一切教育和社会资源,为社会各种组织培养和输送公共管理人才。整合不同层次的学校、机构的培养目标以适应社会人才需求,紧紧围绕着社会需求调整专业培养方案并有效执行,以达到预期效果。使学校及人才培养机构的专业设置更加科学化,转变传统的培养理念,树立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增强学校之间的协调和沟通,避免因专业设置趋同而带来的资源利用效率降低。
(三)建立“培养—使用—评价”长效机制
构建“培养—使用—评价”长效机制,建立组织间协同的标准、原则、机制,实现社会对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监督和反馈。通过在社会实践中有效使用和评价人才来衡量人才培养的质量。建立人才评价机制,就需要学校与社会组织间进行必要的沟通;建立人才使用机制,就需要用人机构与学校间形成顺畅的联系通道,传递有效的人才需求和使用信息。
[参考文献]
[1]周志忍中国政府跨部门协同探析——一个叙事与诊断框架[J]公共行政评论,2013(1)
[2]曾凡军,韦彬后公共治理理论:作为一种新趋向的整体性治理[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0(2)
[3]廖晓明我国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江苏商论,2006(7)
(责任编辑:乔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