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现英
(民权县人民医院护理部 河南 商丘 476800)
糖尿病是指血中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导致血糖过高,出现糖尿,引起体内脂肪、蛋白质和酸碱代谢紊乱,临床上常出现多尿、多饮、多食、体质量减少等“三多一少”表现[1]。糖尿病可以引起多种严重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因此,对于糖尿病血糖控制和治疗尤其重要。本研究对50名糖尿病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和系统性护理干预,出院后追踪随访3个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7月在民权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常规对照组50例和护理干预组50例。对照组中男34例,女16例,年龄 42~64岁,平均年龄(55.32±11.36)岁。护理组中男32例,女性18例,年龄38~69岁,平均年龄(54.36±14.43)岁。纳入标准: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诊断标准。排除标准:诊断为1型糖尿病者,有其他较严重脏器疾病者,有较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者。
1.2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内分泌科医师正规的糖尿病治疗方法,常规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组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性护理干预,出院后追踪随访3个月,具体如下。
1.2.1 饮食干预 护士主要使用饮食管理的干预导向开展护理干预[2]。护士向患者发放糖尿病饮食宣传手册,说明饮食治疗的重要性,把控制饮食建立在患者自觉的基础之上。由于农村基层医院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了解相当局限,对疾病抱着无所谓的态度,饮食方面也不加注意,有侥幸心理。患者入院后向其介绍科学饮食的重要性,实行严格的饮食控制,教会患者根据自己的体质量、身高、性别、运动量等情况计算饮食量,保证合理的营养,严格控制甜食,多吃蔬菜,避免进食高胆固醇食物,指导患者改变不良饮食习惯,戒烟、戒酒。通过护理干预使患者认识到不良饮食的危害,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1.2.2 运动干预 运动可以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血糖控制,加速脂肪分解,减轻体质量,改善脂类代谢,有利于预防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增强体力及免疫功能以及减轻患者压力和紧张情绪。糖尿病运动应因人而异,以有氧运动为主,医疗步行是最佳方法。年青、体质好的可采用跑步、游泳、登山、打球、骑自行车等,年老体弱者可打太极拳或慢速步行,运动时间为20~60 min,每周3~5次。若出现不良反应应停止运动。运动在餐后90 min后开始为宜,干预时间为3个月[3]。
1.2.3 心理干预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和终身性疾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对患者来说是一种沉重的精神负担,会引起一系列相应的心理反应,主要表现为激动、恐惧、忧郁等[4],对生活失去信心。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糖尿病的治疗前景进行展望,并请成功范例进行现场示范,消除患者的负性情绪,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向患者介绍糖尿病的知识,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
1.2.4 健康教育 开展糖尿病的健康教育,让患者从心理上接受护理干预,控制病情。让糖尿病患者掌握糖尿病的有关知识,坚持正确的治疗和生活方式,提高患者的自我检测意识,增强自我管理能力。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形式因地制宜,根据教育对象、文化程度、接受能力的不同,选择不同方式,有必要采取有针对性、个体化的糖尿病健康教育方式[5]。
1.2.5 用药干预 药物疗法是控制血糖的主要方法,糖尿病患者大多需长期用药,应向患者说明各类药物的降糖原理。帮助患者每天定时服药,建立服药生物钟。糖尿病患者每天必须按严格的时间要求服用口服药或注射胰岛素。不同的药物服药的方法和时间各异,向患者反复说明直至患者完全掌握为止。每使用一种药物前,将药物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告诉患者,以免紧张或产生不信任而不肯继续用药。需要出院带药注射胰岛素的患者,教会其胰岛素的抽吸法、注射量、注射时间、注射方法、注射部位的选择及更换,以及在注射过程中发生副作用时简易抢救的方法。告诫患者常备一些含糖的零食;随身携带指示患有糖尿病的身份卡,以备失去知觉时能得到及时救治。
1.2.6 随访 出院后追踪随访3个月,在患者出院当日,由责任护士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详细的出院指导,包括: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用药指导,血糖监测等相关知识。在出院后1周及1个月内责任护士回访3次,如有特殊,增加回访次数。了解患者的家庭情况,取得家庭的最大支持,为患者遵医提供家庭帮助。患者每个月到医院复诊1次,复诊时带好血糖监测记录,以便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有效率进行比较。观察护理干预前和出院后12周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改变情况。血糖测定由民权县人民医院检验科完成。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定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干预前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2周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各项指标比较()
表1 两组各项指标比较()
组别 n 空腹血糖/(mmol/L)干预前 出院后12周餐后2 h血糖/(mmol/L)干预前 出院后12周糖化血红蛋白/%干预前 出院后12周对照组 50 11.98 ±3.86 7.60 ±3.22 12.24 ±3.3 9.70 ±2.309.41 ±1.32 7.06 ±0.71护理组 50 12.47 ±3.52 6.40 ±2.81 12.30 ±2.7 6.53 ±1.739.35 ±0.85 4.53 ±1.2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糖尿病的治疗首要的是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产生,这与患者对于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密切相关。通过控制饮食、合理用药、合理运动等护理干预,让糖尿病患者了解糖尿病的知识,认识糖尿病的危害,正确认识和对待糖尿病,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管理教育是一种经济、实用且易于被患者接受的健康教育方式[6]。本研究发现,通过综合护理干预患者的血糖控制明显优于对照组,糖尿病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血糖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降低后续各种危、急重症的发生。
本研究护理组患者在饮食、运动、不良习惯、遵医依从性等方面得到显著改善,患者出院后12周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得到显著降低,证实系统性护理干预有助于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借鉴。
[1] 张秀萍.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护理[J].实用护理学杂志,2010,20(5):58 -59.
[2] 王荟苹,王申,王燕.奥马哈系统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8):42-43.
[3] 马喜辉.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及生活质量影响[J].中外医疗,2012,31(10):130 -131.
[4] 胡建敏.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0,32(5):625-626.
[5] 张萍,于宝柱,李欣欣,等.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0,26(12):1563 -1564.
[6] 张秀梅,陈卫建,谷燕珊,等.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自我管理的效果评价[J].当代护士,2014,(5):25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