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思娜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文学院,北京 100089)
外国留学生口语课堂活动与教材需求*
吴思娜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文学院,北京 100089)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探讨了留学生口语课堂活动和教材需求。结果发现:(1)课堂活动方面,学生最喜欢的是“老师给学生更多机会说话”和“纠正发音”;(2)教材方面,“有很多口语词和习惯用语”和“对生词和语法有比较详尽的解释”的教材最受学生青睐;亚洲学生更倾向于前者,而欧美学生更倾向于后者;(3)教材练习形式方面,最受学生欢迎的是“发音和朗读”练习。亚洲学生更偏爱“替换练习”和“完成句子和对话”,而欧美学生更喜欢“课堂游戏”和“辩论”。
问卷调查;口语课;口语教材;留学生;需求分析
在众多的对外汉语课程中,口语课可以说是最灵活并与训练语言的实际交际能力有着最直接关系的一门课程(孙雁雁,2003)*孙雁雁.谈留学生中级阶段口语教学[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3,(4).。因此,在整个对外汉语教学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而目前的口语课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外国留学生常常反映口语课没意思,学不到真正有用的口语,觉得与其坐在教室里听讲做练习,还不如到大街上或菜市场里跟中国人聊天,那样收获还比较多(林可,1997)*林可.关于提高留学生口语课教学效果的设想[J].广西大学学报,1997,(4).。另外,口语课和精读课的教学方法差不多;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被教材和教师牵着走,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不多,开口率不高。学生只习惯于听教师所使用的发音清楚、表达规范、语速较慢的标准汉语,一到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就被说话人的快节奏、语流音变、省略式等弄得不知所云,致使学生认为课上教的和实际用的没什么关系,因而对口语课丧失信心和兴趣(武惠华,2002)*武惠华.谈口语课课堂活动及课下练习的设计[J].汉语学习,2002,(5).。在一项250人的非正式的问卷调查中,发现了这样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虽然95%的学生认识到了口语能力的重要性,但仅有46%的学生明确表示“很喜欢口语课”,33%的学生表示“会在口语课上积极发言”(刘影,2008)*刘影.对外汉语基础口语教学模式的新思路[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其实,口语课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口语教材的质量。由于对外汉语教材系统发展的不完善,各单项语言技能训练的教材并不配套(赵金铭,1998)*赵金铭.论对外汉语教材评估[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3).。口语教材无法利用其他教材,尤其是精读教材所提供的语言知识,只能另起炉灶,重新安排课文、词汇、语法点内容,导致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处理这些内容,而无暇体现口语技能训练的特色,造成口语课与精读课课型雷同。另外,口语教材内容太陈旧,口语性不强,有一些篇目所涉及的内容,已远远落后于现代社会的进程(尹旼希,2011)*尹旼希.浅谈韩国留学生汉语口语课的现状及解决方法[J].理论界,2011,(6).。再者,一些口语教材中许多练习的方式与精读课相似,练习的数量不足,无法满足训练交际技能的要求(武惠华,2002)*武惠华.谈口语课课堂活动及课下练习的设计[J].汉语学习,2002,(5).。
口语课教学和教材中存在的问题,促使研究者和教师思考课堂教学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课堂活动和教材。有研究者提出,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做出选择(王静,2007)*王静.针对初中级欧美汉语学习者的短期口语课堂教学思考[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5).。当然,不同学习者对汉语口语的需求有所不同,需求分析无法满足所有学习者的要求,但是可以发现其中的一些规律,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拟对留学生的口语课堂活动和口语教材需求进行考察,并探讨不同水平、地区和性别学生的需求差异,以期为汉语口语课教学和教材编写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研究目标与工具
通过调查、分析和讨论,本文试图回答如下问题:
1.最受留学生欢迎的口语课堂活动是什么?
2.留学生最喜欢什么样的口语教材?
3.关于口语教材的练习形式,学生有什么偏好?
4.对上述问题的回答,不同水平、地区和性别的学生是否存在差异?
问卷调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国籍以及汉语水平等可能会影响其选择结果的因素;第二部分调查问卷包含口语课上的课堂活动和口语课教材需求的调查(见表1)。问卷要求被调查者按照喜欢的程度进行排序,最喜欢的项目排在第一位。每一个题目都采用多项选择方式,不限定选择数量。
表1 口语课活动与口语教材调查内容
(二)研究对象与实施
研究选取北京外国语大学汉语培训中心进行短期汉语学习的留学生,包含初、中、高级不同汉语水平的学生,学生来源包括欧美、日韩和东南亚等国家。
问卷调查在课上完成,发放280份,回收有效问卷266份,有效率95%。其中初级班78份;中级班107份;高级班81份;男生114份,女148份,不详4份。欧美学生101份,日韩及东南亚学生155份,不详10份。数据录入与分析使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
(一)留学生对口语课课堂活动的需求
1.口语课排名第一位的课堂活动
对全体学生在口语课上位列第一的课堂活动进行频次统计(见表2):
表2 口语课堂活动排名前两位的频次
对6项选择进行卡方检验,结果发现:X2=415.32,df=5,p<0.001,这说明学生对6种不同选项的选择频次有区别。其中,A项(老师在给我们很多机会说话)的实际次数158显著高于理论值41及其他选项的人数。因为学生在此题目上的选择非常一致,除A项以外,其他选项的频次均低于平均频次。不同地域和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的反应无差异。
2.口语课排名第二位的课堂活动
对位列第二的课堂活动进行卡方检验,结果发现:X2=51.03,df=5,p<0.001,这说明学生对6种不同选项的选择频次也有区别。选择B项(老师经常给我纠正发音)的人数显著多于选择其他项的人数(见表3)。
表3 不同学生排名第二位的口语课堂活动选择频次
不同水平、地区和性别的学生的选择均没有发现明显差异(X2=11.61,df=10,p>0.05,X2=9.25,df=5,p>0.05;X2=2.9,df=5,p>0.05)。说明全体学生都一致认为B项(老师经常给我纠正发音)是第二位重要的活动。
(二)留学生对口语教材的需求
1.排名第一位的教材内容
对留学生口语教材排列前两位的内容需求进行统计(见表4):
表4 口语课教材排列前两位的选择频次
对排名第一位的各项频次进行卡方检验,结果发现:X2=413.47,df=4,p<0.001,这说明学生对5种不同选项的偏好有区别。选择B项(有很多口语词和习惯用语)的人数显著多于选择其他项的人数。不同水平和不同性别的留学生没有差异(X2=11.85,df=8,p>0.05;X2=1.27,df=4,p>0.05);不同地区的留学生在选择偏好上表现出了显著差异(X2=12.69,df=4,p<0.05),见表5:
表5 不同学生排名第一位的教材内容选择频次与百分比
进一步分析得知,日韩及东南亚学生和欧美学生在A项(对生词和语法有比较详尽的解释)和B项(有很多口语词和习惯用语)差异较大。日韩及东南亚学生(75%)比欧美学生(58%)更加倾向于选择B项(有很多口语词和习惯用语),而欧美学生(25%)比日韩及东南亚学生(15%)更倾向于A项选择(对生词和语法有比较详尽的解释)。
2.排名第二位的教材内容
对排名第二位的选择频次进行卡方检验。结果显示:X2=92.48,df=4,p<0.001,说明全体学生在不同项目的选择中差异显著。项目A(对生词和语法有比较详尽的解释)的实际值106显著高于理论值50.4,成为最受学生喜欢的项目。
进一步分析得知,不同地区、不同阶段和不同性别学生没有差异(X2=4.59,df=4,p>0.05;X2=3.69,df=8,p>0.05;X2=5.87,df=4,p>0.05),见表6:
表6 不同学生排名第二位的教材内容选择频次
(三)留学生对口语教材练习形式的需求
1.排名第一位的教材练习形式
对留学生口语教材练习方式排列前两位的频次进行统计(见表7):
表7 口语教材练习形式排列前两位的选择频次
排名第一位的频次进行卡方检验,结果显示:X2=125.73,df=9,p<0.001,选择A项(发音和朗读练习)的人数显著多于选择其他项的人数。不同水平和不同性别的留学生没有差异(X2=23.09,df=18,p>0.05;X2=10.03,df=9,p>0.05);不同地区的留学生在选择偏好上表现出了显著差异(X2=23.72,df=9,p<0.01),见表8:
表8 不同学生排名第一位的教材练习形式选择频次与百分比
从比例的差异来看,除了欧美学生(32%)和日韩及东南亚学生(25%)都喜欢A项(发音和朗读练习)外,日韩及东南亚学生(12%,14%)比欧美学生(3%,3%)更喜欢C项(替换练习)和D项(完成句子和对话)活动,而欧美学生(22%,10%)比日韩及东南亚学生(10%,4%)更倾向于G项(课堂游戏)和I项(辩论)活动。
2.排名第二位的教材练习形式
对不同选项的频次进行卡方检验,结果显示:X2=29.08,df=9,p<0.01,从数值上看学生在口语课教材中的练习形式上位列第二的选择上,并没有表现出特别明显的喜好,选择频次最高的D项、E项和I项的实际值36和理论值26.1的差距只有9.9,这个数值说明学生在位列第二的选择上,各选项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差异(见表9)。
不同水平和不同性别的留学生没有差异(X2=12.93,df=18,p>0.05;X2=15.02,df=9,p>0.05);不同地区的留学生在选择偏好上表现出了显著差异(X2=26.79,df=9,p<0.01)
表9 不同学生排名第二位的教材内容选择频次与百分比
从表9比例的差异来看,日韩及东南亚学生(18%)比欧美学生(6%)更倾向于D项(完成句子和对话),而欧美学生(21%,21%)比日韩及东南亚学生(8%,9%)更倾向于G项(课堂游戏)和I项(辩论)选择。这与位列第一的选择倾向是一致的。
(一)留学生口语课堂教学活动的需求分析
以前有研究者曾指出,口语课的课型特点难以体现,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不多,开口率不高(武惠华,2002)*武惠华.谈口语课课堂活动及课下练习的设计[J].汉语学习,2002,(5).。从本研究结果来看,也证实这一问题已成为学生在口语课堂面临的主要问题,值得口语教师重视。学生口语课位列第一的活动是教师给他们很多说话的机会,而且,在这一问题上,不同国籍的学生、不同层级的学生和不同性别的学生都表现出了高度的一致性,可见,这是学生对口语课的共同需求。为了突出口语教学特点,必须把教师的讲解降到最低程度,要从时间上加以限制,学生的活动不得少于三分之二,而教师的讲解不得多于三分之一(李杨,1997)*李杨.对外汉语教学课程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学生在口语课活动上位列第二的需求是老师能够纠正他们的发音。音调不准是留学生说话的主要困难之一(杨惠元,1996)*杨惠元.汉语听力说话教学法[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6.。成年人学习第二语言是在母语发音系统的基础上开始的,因此,学习的过程必然受到母语语音的影响。况且,汉语的四个基本声调的调值对外国人尤其困难。再加上轻声、变调、儿化等等,稍不注意,说出话来就是洋腔洋调(杨惠元,1996)*杨惠元.汉语听力说话教学法[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6.。对于如何纠错,目前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有一种观点认为,应该有错必纠,消灭错误于萌芽之中,否则一旦错误成为习惯,将难以补救;另外一种观点认为,有错必纠是一种挫伤学生积极性的做法,他们认为,成年人在国外学习另一种语言,语言上的劣势使他们在心理上发生了倾斜,沉重的压抑感可能会压得他们抬不起头来。不断取得进步,尽快摆脱劣势,成为他们强烈的潜在意识。有错必纠的做法是反其道而行之,从总体上看,显然弊多利少,不足取(李杨,1997)*李杨.对外汉语教学课程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但是,从实际的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并不希望老师对他们的发音错误采取宽容、保留的态度,而是要求教师要经常给他们纠正错误的发音,以使他们的发音水平不断提高。一般认为,日韩学生自尊心比较强,很担心犯错,如果老师经常纠正其发音的错误,可能会影响其学习的自信心。但是,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得知,在纠正发音的错误上,日韩学生和欧美学生表现出了一致的态度,都希望老师能经常纠正他们的发音。而且,不仅是刚开始学习汉语的初级阶段学生有此需求,即便达到高级阶段的学生,也有同样的要求。
(二)留学生口语教材内容以及练习形式的需求分析
英国语言学家哈默(Harmer)曾经说过,研究教材的一种方法是看它是否能够满足学习者的需求,这是评判教材的依据和前提(周雪林,1996)*周雪林.浅谈外语教材评估标准[J].外语界,1996,(2).。我们的调查结果发现,在口语教材的内容和形式上,学生位列第一的需求是“教材中能有很多口语词汇和惯用语”。在人们真实的口头交际中,往往会出现较多的俗语、惯用语、歇后语,要达到理解中国人话语的意图,就必须理解这些文化词语所阐发的信息(孙雁雁,2003)*孙雁雁.谈留学生中级阶段口语教学[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3,(4).。无论对日韩及东南亚学生还是欧美学生,这一要求已成为学生对口语教材的第一需要,日韩学生在此项上的要求尤为强烈,而欧美学生则在“对生词和语法有比较详尽的解释”项目上需求明显。以前的教材过分注重语言点的解释(杨惠元,1996)*杨惠元.汉语听力说话教学法[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6.,从而使口语教材的特点不够突出。因此,目前的口语教材力求简化这方面的内容,增加了大量的练习部分,这种做法固然不错,但是学生如果在生词意义的理解上存在困难,就根本谈不上进行口语交际活动,因此学生,尤其是欧美学生要求课本“对生词和语法有比较详尽的解释”。随着近年来欧美来华留学人数的不断加增,这个问题理应得到教材编写者的重视。
口语技能训练在对外汉语口语教材中主要以练习的形式出现,根据练习的不同目的可将练习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为理解课文和语言规则进行的机械性练习,即理解性练习;一类是结合特定情景与课文,语言规则协调的运用性练习(陈莹,2003)*陈莹.对外汉语口语教材中的口语技能训练[J].语文学刊,2003,(6).。从我们的调查结果来看,日韩东南亚学生及欧美学生都比较喜欢“发音和朗读练习”,而且,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学生的选择没有差异。这样的选择多少有点出乎意料,但仔细想想,却也不难理解。在前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不论欧美学生还是日韩东南亚学生,都有强烈的愿望要提高汉语发音的质量,课堂练习就是一种颇为有效的方法。朗读练习的作用被研究者阐述得很清楚。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正音、正调。同时,朗读还有利于培养留学生的语感(孙雁雁,2003)*孙雁雁.谈留学生中级阶段口语教学[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3,(4).。因此,在教材编写者极力增加交际性练习的同时,也应该兼顾某些理解性练习,如“发音与朗读练习”等。
虽然不同地域的学生在上述练习形式上表现了一致的倾向,但是在另一些项目上,不同地区的学生仍然表现出了差异。日韩及东南亚学生更喜欢“替换练习”和“完成句子和对话”练习,而欧美学生则更倾向于“课堂游戏”和“辩论”练习。“替换练习”和“完成句子和对话”属于理解性练习,在这两项练习中学生的操练或是机械地套用例句的模式,或是直接结合课文中的语言规则进行。在课堂练习中,理解性练习属于较低水平的练习形式。日韩东南亚学生对理解性练习偏爱的人数多于欧美学生,这可能是因为东方教育模式的影响。在东方,一般的教育方法是演绎法,先学习某种理论,然后再用这种理论解释各种现象(杜欣,2006)*杜欣.对外汉语口语教学模式面面观[J].语言文字应用,2006,(2).。在这种教育模式的影响之下,学生可能更喜欢直接在规则指导下的练习,因此,更有可能倾向于这种练习方式。
“课堂游戏”和“辩论”的练习属于应用性练习。它是课堂练习中活用部分的练习形式。这种练习方式所以受到更多欧美学生的欢迎,也与西方的教育方式密不可分。西方的教育更倾向于归纳法,通过现象的展示,请学生归纳出理论解释,解释可能不只有一种,而哪种能被最广泛接受则完全要视他们与经验现象的符合程度(杜欣,2006)*杜欣.对外汉语口语教学模式面面观[J].语言文字应用,2006,(2).。因此,规则本身在学生心中的作用并不那么突出,相反,规则的具体运用才是学生真正关注的。所以,他们更喜欢能够把规则进行运用的练习。而且,欧美学生排列前两位的选择中都表现出了一致的偏好。
因为种种原因,汉语教学不可能教授汉语各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即使“有用”的东西也不可能全部纳入教学。这就必须根据“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做出选择。口语课教学内容的选取应基于对学习者需要的调查分析,应该是因为学习者认为它们有用,而不是因为它们在汉语中存在(王静,2007)*王静.针对初中级欧美汉语学习者的短期口语课堂教学思考[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5).。
[责任编辑:张黎玲]
Needs of foreign students in spoken-Chinese class activities and proper textbooks
WU Si-na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Beijing 100089,China)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needs of the foreign students in the spoken-Chinese class and their textbooks through questionnaires.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in terms of class activities, what the students like most are more opportunities for speaking Chinese and the correcting of mispronunciation by teachers; (2) in terms of textbooks, the Asian students like textbooks with adequate oral words and idioms while the European and American students like textbooks with detailed explanation of new words and grammar; (3) in terms of exercises, most students like those of “pronunciation and reciting”; Asian students prefer those of “substitution” and “sentence completion” as well as dialogue, while European and American students prefer “playing game” and “discussion”.
questionnaire; spoken-Chinese class; spoken-Chinese textbook; foreign students; needs analysis
吴思娜,女,辽宁沈阳人,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二语习得。
H195
A
1672-1306(2015)05-0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