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冰
【摘 要】刀马旦是戏曲中旦角的一种,专演巾帼英雄,大多是元帅以及大将等,如穆桂英、扈三娘等,在表演中强调声情并茂,虽然需要开打,但是场面不如武旦激烈,更加重视人物气质,本文主要分析刀马旦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刀马旦;舞蹈;道具
中图分类号:J614.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5-0028-01
近代戏曲在发展中,习惯将行当分为生、旦、净、丑。刀马旦在戏曲组成部分中不仅要求演员本身身体素质高,还要求声情并茂,本文主要分析刀马旦的艺术风格。
一、刀马旦角色分析
刀马旦是京剧里“旦”的角色之一,所谓“旦”指的是各种不同年龄与身份的女性角色。刀马旦专演巾帼英雄,提刀骑马、武艺高强,身份大多是元帅或大将,因此以气势见长,例如穆桂英、樊梨花等等。刀马旦在表演上唱、念、做并重,虽也需要开打,但打斗场面不如武旦激烈,而是较重身段,强调人物威武稳重的气质。戏曲刀马旦在舞台中多扮演巾帼英雄,如穆桂英、梁红玉、樊梨花等,在表演形式上,刀马旦主要依照舞蹈和功架来表现,艺术风格多是健美、伶俐和婀娜。如在《扈家庄》扈三娘的表演中,扈三娘在走动中,舞蹈需要做到张弛有度,突出明显变化的节奏。演员身穿盔甲,头戴七星大额子,整个装扮威风凛凛、英姿飒爽。刀马旦的服装要求很高,但是这些服饰对演员的表演也会带来极大的挑战,若是演员基本功不扎实,很有可能处处出错。只有掌握好这些服饰的性能,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服饰的作用,通过各种手段来刻画人物性格。扮演扈三娘的演员在走动中,双手掏翎,身体半蹲然后大翻身两下,整个动作的完成在2s之内,铠甲飘带、宝剑的穗子等随身体转动而漂浮,为观众带来无穷的享受,同时也能让观众感受到扈三娘武艺高超以及清高傲慢的自负性格,充分体现了我国传统美学动中有静的审美风格。因此刀马旦演员在训练中不仅需要熟练掌握程式技巧基础,还需要避免受到服装以及道具带来的影响,保证艺术效果。
二、刀马旦的舞蹈美
刀马旦在装扮中服饰明艳,妆容绚丽,给人一种夸张造型的感觉,在戏曲刀马旦视觉艺术中追求舞蹈形象美,包括了表演体系中的做和打,舞蹈是一种动态造型艺术,是提炼和艺术改造人物内心动作和形体动作的具体表现,通过舞蹈来传达人的精神世界。刀马旦的招式并不是相对独立或者是精致的,一站一坐以及一进一退等都有严格的手眼身法要求,刀马旦整个舞蹈动作都洋溢着韵律美。刀马旦在展示舞蹈中,舞蹈性格往往表现出潇洒、飘逸以及舒展等,演员需要充分把握胯、膝的用劲力度,保证动作稳健完成。“刀马旦”是戏曲旦行之一,扮演擅长武艺的青壮年妇女,重唱做和舞蹈,如《战金山》中的梁红玉,《穆柯寨》中的穆桂英等,塑造了不同的巾帼形象。戏曲美是通过演员以自身形体为具体的创作材料,以唱念做打及手眼身法步的准确完美运用与展现,来揭示人物性格与感情的。不同的行当有不同的行当艺术,不同的行当有各自不同的美学追求。舞蹈美,也就是戏曲视觉艺术形象美,它概括着戏曲表演体系里被称为“做”(表情和形体动作)与“打”(形体动作的特殊形式——战斗)的两门艺术。它是一种动态造型艺术,是把人的内心动作和形体动作加以提炼和艺术改造,赋以节奏、韵律和有组织、有变化、富于表现力、具有音乐性格的种种美的姿态,从而艺术地、动态地刻画人物的精神世界。当然,“刀马旦”的一招一式绝不是完全孤立和绝对静止的。
在刀马旦的舞蹈中,只有充分结合时空的限制才能更好地表现人物性格,由于服饰以及道具的存在,刀马旦在表演中存在诸多不便,同时这些服饰以及道具也为刀马旦的表演提供了很多便利。在舞台上,演员上场往往会捏着雉尾,能够通过动作表现人物性格,但是同样这些服饰以及道具等为演员的表演增加了很多难度,如演员在扎上大靠后,如何避免背上背旗缠绕在一起就是个难点。演员只有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基本功才能成功塑造人物形象。但是在刀马旦的训练中,若是仅仅重视武行,对人物塑造不重视,就很难很好地表现人物性格。目前不少刀马旦演员在表演中过分重视武行,而忽视了人物形象,表演效果不佳。因此刀马旦演员在练功中需要充分结合人物塑造,将人物形象表现到位。
三、刀马旦表演的形象美
戏曲表演人物眼神很重要,在舞台表演中,无论多么卖力,若是眼神不对就很难引起观众的共鸣。如在《女杀四门》刘金定的表演中,演员披挂整齐,待命出阵,这时眼神需要传达给观众一种双眉紧锁、眼神焦急的情况,表现人物的急切心理,在纵马驰骋时,则需要通过坚定凝视的眼神表现人物的火爆和英武,不同的剧情通过不同的眼神来表现。在刀马旦表演中,亮相是非常重要的,这是表演人物思想情感的重点,重点突出人物的威武气魄,让观众欣赏一个巾帼英雄的形象之美。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通过舞蹈、服装以及动作等分析刀马旦艺术风格,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观众欣赏水平不断提高,刀马旦表现同样需要做到与时俱进,揣摩人物心理活动等,追求更高艺术境界。
参考文献:
[1]陈骥.京剧刀马旦的形成与发展考略[J].戏剧文学,2004,(06):7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