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用笔墨读书 用文字对话
这种“批注式阅读”值得推荐
孙立权从教近20年。东北师大附中语文首席教师,吉林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东北师大文学院特聘教授,吉林省写作学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全国优秀语文教师。
上周末去朋友家,看见朋友家正在上初二的小陈同学在一本书上“乱写乱画”。我这个从小就被父亲教育“不许弄脏书,不许在书上乱涂抹”的人有点儿看不下去,本想要规劝几句,结果被小姑娘教育了一顿,“这叫批注式阅读,批阅啊,就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小陈同学的爸爸老陈是大学教师,在一旁帮腔:“这是中国传统读书模式的回归,是自主读书的最好方法。”
不就是乱写乱画吗,至于上升到这个层次?看来,这“乱写乱画”还真有必要了解一下。记者找到了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孙立权老师,他从1999年开始探索“语文教育民族化”教改实验,其中的一项就是“批注式阅读”,小陈同学用的书就是孙立权老师编写的。
“批注式阅读”古已有之
记者:老师,我为什么从小被父亲教育不许在书上乱写乱画?
孙立权:可能他觉得书很贵重,善待书籍是对书、对知识、对权威的尊重吧。也有可能是书不是自己的,怕你乱写乱画完,妨碍到下一个的阅读。
记者:我记得在我上学的时候,会在语文书上记很多东西,分段、段意、重点字词的意思、中心思想、写作方式、修辞手法等等。
孙立权:那些都是老师说的或是让你记的,你有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写上去吗?
记者:没有,也没有地方啊。
孙立权:我提出的“批注式阅读”实际上是受古人启发而提出来的。古代把这个叫评点,尤其是在明清时代,许多小说出来之后评点家都要加评点批注,是古人读书的习惯。这是一种精读,是主观性很强的精读。我自己是上初中之后就开始这么读书的。
记者:这么说,老陈说的不是上纲上线,而是确有其事了?
孙立权:早在唐代,就有了诗的评点,宋代出现了文的评点,后来又出现了小说评点。李卓吾评点的《水浒》、金圣叹评点的《水浒》和《西厢记》、毛宗岗父子评点的《三国演义》、张竹坡评点的《金瓶梅》、脂砚斋评点的《红楼梦》,再加上无数的诗话、词话、曲话,都可谓“批注式阅读”的集大成者。
这也是对话的过程
(听了孙立权说这么多,突然想起自己最爱看的二月河的小说《雍正王朝》,那里就有蔡葵的点评,对文章的脉络、写法、小说情景和历史史实都做了详细的批注,并且有作者很多个人的感受。)
记者:您所倡导的学生的批注式阅读,和传统的批注式阅读有什么区别吗?
孙立权:古人的评点属于文艺批评范畴,包含着叙事结构论、文理章法论、修辞论等层次较高的学术内容。我倡导的中学生“批注式阅读”,属于非学术的大众化阅读,雅俗共赏,人人皆可为之,以学生对文本的直接领悟为出发点。
记者:我无意中也曾经在一本“闲书”上乱写乱画过,当时完全是自发式的,也从中得到和作者对话般的乐趣。
孙立权:说到点子上了。“两个声音才是生命的最低条件,生存的最低条件。”“对话关系不是存在于具体对话的对语之间,而是存在于各种声音之间、完整的形象之间、小说的完整层面之间(大型对话),而同时在每一句话、每一个手语、每一次感受中,都有对话的回响(微型对话)。”
“批注式阅读”本身也是对话的过程,在自主批注以后,与其他学生、与老师交流彼此的批注,进而形成既包括学生与学生,同时也包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多维度、多重交叉的对话。
记者:和普通的阅读模式相比,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孙立权:“批注式阅读”是一种主观的能动性的阅读,不是被动地接受。批注可多可少,有感而发,不计长短,没有束缚,有话则说。非常适合读普通文章,读经典名著,但不适合读流行小说、武侠小说,那些东西情节过于紧张。
“批注式阅读”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读书的习惯,自己感悟,自己思考,最后自己有收获。时间长了,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产生“误读”不必大惊小怪
(孙立权在1998年提出“批注式阅读”概念,1999年在初一开始搞实验。当时从报纸和杂志上选了很多好文章印发给学生,左边是原文,右侧是空白。让学生们读写合一,在读中写,在写中读,促进了阅读的深入。课堂上,他常常被学生精彩的批注所吸引,学生也常为孙立权老师充满哲理的批注所折服。)
记者:具体是怎么做的呢?
孙立权:在实验中,我首先把“批注式阅读”作为主要的备课方式。我不写传统意义上的教案,而是把读课文时的理解、感悟以及借鉴其他参考资料研读时的收获批注在课文的书眉页侧,以备上课时使用。
我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时圈点批注。我先示范,把一篇课文的批注印发给学生。上课时的主要方式就是学生和学生、我和学生交流批注成果。
记者:我看小陈同学做的是课外读物的“批注式阅读”,语文课文的学习也可以吗?
孙立权:当然都可以。
记者:那很多家长就会担心,这能达到教学的效果吗?
孙立权:学生在批注中出现真正的错误,也不必大惊小怪,可以在彼此交流中修正。学生的“批注式阅读”是各管各分散进行,批注以后还需要“集中”。我把全班学生分为六组,每组每次批注后由一个同学将全组的批注进行整理,去粗取精,形成一篇新批注,然后我把这篇批注印发给全班同学。通过此种方法,可达“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共享、交流之效。
而且,“误读”不一定就是“不懂”、“歪曲”,它常常是一种新的理解,新的发现。
学生评价:这是一种自由 一种性情
孙立权希望,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进行“批注式阅读”,“买两本相同的书,两个人分别批注,然后换过来看,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孙立权说。
在进行“批注式阅读”的教学过程中,孙立权还搜集了很多学生对这种阅读方式的评价,别看他们年纪不大,话说的可真称得上“精辟”。
不必理会什么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不必揣摩出题者的思维,这是一种自由,这是一种性情。
——陈晓
巨大的压力下,新时代的学生们胸中积蓄了太多吐不出的气,有灵气、仙气、豪气、霸气、傲气、骨气、阳气、阴气、晦气、脾气、怨气、戾气……“批注式阅读”让我们深呼吸。
贝多芬说:“我为何写作?——我心中所蕴蓄的必得流出来,所以我才写作。”我们功力不够,不能总流出大河,“批注”让我们流出小溪,他日回首,小溪便汇聚成河。
——马腾宇
批注是读别人的文章而写出属于自己的文字。
——安若一
“过瘾”而读的作品。——康毅夫
头白发时仍会拿着笔读书。——叶百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