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利科技的新进展及未来发展展望

2015-06-11 08:51杨旭
信息周刊 2015年10期
关键词:未来展望

杨旭

【摘 要】我国为落实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出台了相关的文件,明确指出,要把水利事业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项目,不断的推进我国水利事业的改革,贯彻落实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不断的创新中,开辟一条中国特色的水利现代化建设道路,推动我国水利事业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利科技;新进发展;未来展望

引言:

水利科技对于国家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历代有为的统治者也都把兴修水利作为治国安邦的大计,水利在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和重要地位。本文通过对中国水利的发展历程的回顾,探讨了我国水利科技的最新进展,提出了我国水利发展的趋势。

一、我国水利的发展历程

近50年来,中国水利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水利科技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长江三峡、黄河小浪底工程的成功建设,充分显示了中国水利工程建设的水平与水利科技的成就。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勘测、设计、科研、施工和安全检测等方面,建立了完整的技术体系,在高坝筑坝技术、岩土工程、大坝安全监测等方面有了新的突破。水资源评价、水资源配置、水环境保护等技术获得了长足进展。覆盖七大江河重点地区的全国防汛决策指挥系统,为防汛指挥部门提供现代化的调度管理手段。节水灌溉技术、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研究、河流泥沙与河道整治研究等领域都取得了重大进展。

去年在约翰内斯堡召开的世界可持续发展会议,再次重申了可持续发展的5个主题―水、能源、健康、农业和生物多样性,水问题列为全球可持续发展问题之首。今年3月在日本召开的第三届世界水论坛,中国水利部汪恕诚部长在主旨演讲中阐述:水问题是全球性问题,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紧迫任务。中国水资源领域主要面临以下四个方面的挑战:洪涝灾害频繁、水资源短缺突出、水土流失严重、水污染尚未得到有效控制。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

二、我国水利事业现状

1、科技水平相对较低

在“十二五”期间,国家对基础设施的建设予以重视,其主要包括水利事业、电力事业、卫生医疗、教育文化事业等。其中,水利事业的科技水平相对于其他基础设施建设是比较低下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相关部门对水利事业的发展不够重视,在资源配置方面不合理;二是對水利事业的建设认识不够全面,对其发展方向不明确。

2、水利事业管理体制不健全

水利事业管理机制的不健全,使得水利事业单位缺乏科学性的定位,主要是由于水利事业具有盈利性和公益性的特点。其主要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水利事业单位的内部组织结构比较混乱,各地方政府、水利事业单位之间的管理关系不清晰,责权不明确;二是水利事业单位的内部运行机制效率低下,没有精简、高效的组织结构,对运营成本核算控制等方面的工作缺乏重视;三是在水利设施设备的维护方面的重视度不够,不能有效的发挥设施设备的功能。

3、水利事业相关人员素质不高

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现代化的设施设备应用到水利事业中,水利事业工作人员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水利单位的运作效率。目前,我国大部分水利事业单位在进行人员编制时,没有科学合理的对人才进行岗位编制,有很大一部分水利工作人员的受教育程度、自身素质不高,其对水利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不够,使得我国现代化水利事业的建设出现一些问题。

三、我国水利科技最新进展

1、防洪减灾

防洪策略调整上的重大突破,是在建设方面强调在流域生态系统重建的大框架下部署防洪工程建设。在管理方面运用系统论理论和风险管理方法,从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防洪战略的转变为抵御今年夏天淮河特大洪水提供了理论基础。依法防洪、科学调度和政府应急机制的有效运用为战胜洪水提供了保证。

2、水环境与生态

近十年来,针对流域污染成因,开展了海河、淮河、松辽、黄河、长江、珠江六大流域入河排污口调查研究,对10317个排污口排污情况进行了调查,获得100多万组数据。采用系统分析综合评价方法,研究了排污规律,列出了严重污染区域,分析了污染发展趋势。针对山区河段、平原河段、湖泊、水库等典型水体,开展了利用生态方法修复污染水体的示范性研究。

3、农村水利

目前中国众多单项节水灌溉技术已趋于成熟,趋近国际先进水平,如在水稻调亏灌溉机理研究方面,提出了水稻水分生产函数及“非充分灌溉”理论,该理论是节水农业基础理论方面的重大突破。波涌灌溉技术和水平畦田灌溉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取得重大突破,可使田间水利用率提高30~40%,接近先进国家水平。半干旱山区雨水集蓄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开发,在总结传统雨水利用经验的基础上,大力提升雨水利用技术的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天上水、地表水、地下水三水齐抓,有效解决了人畜用水和部分农业用水问题,效果良好。

4、泥沙研究

中国在泥沙运动研究方面总体水平居于国际领先,近年来一直保持了这种领先态势,表现在实体模型相似理论、轻质模型沙特性和试验技术、泥沙运动的统计理论、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河床演变、高含沙水流运动规律、高含沙水流泥沙的数学模拟等方面。

5、水土保持

目前中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37%,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亿吨。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土地退化、草场沙化、生态恶化,造成河道、湖泊泥沙淤积,加剧了江河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

四、建立完善水利事业的管理机制

1、建立完善的项目库。实行定期的申报、受理制度和相关项目储备等措施,对水利事业项目进行全面的管理,对一些新的水利项目应该用科学的手段予以评定审核,确保资源的合理有效的配置。

2、建立专家参与机制。水利事业单为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方向,建立水利项目咨询、评定、审核和验收专家组,通过引进专家的参与,能够有效的促进水利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对一些新的水利项目,可以通过专家组进行相关的分析探讨,来决定该项目是否能够执行和执行的科学性,能够有效的避免地方水利单位盲目的进行水利事业现代化的建设,造成大量资金和资源的浪费。

3、充分发挥相关政府部门在水利事业发展中的作用

对于一些新的水利建设项目,除了专家参与指导外,还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充分发挥宏观指导的作用,帮助水利事业现代化建设项目能够顺利的实施,适时的为其项目建设提供指导和帮助,定期的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严格保障水利现代化项目建设的质量安全。

4、健全考核验收制度

对水利现代化项目的完成,相关部门需要严格按照合同规定进行工程质量的验收,采取水利项目建设责任制,将工程中的质量标准和责任具体落实到每个负责人,便于进行有效的质量安全管理。

5、注重管理信息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其优势越来越突出,在水利事业现代化建设中,应该注重信息化的管理。通过计算机技术,通过互联网对水利项目建设进行公开的申报、审核和受理等,提高其运行效率和管理工作的公开化。

五、中国水利科技展望

人口的急剧增长,要求相应地增产粮食,特别对于发展中国家更是首要任务。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对水的需求将大大增加。但是世界上不少地方,如亚洲的中部及西部、非洲的东部和北部、美洲的西部以及东欧部分地区,都已不同程度地出现水源危机。向节水型社会发展,将成为世界性的发展趋势。随着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的提高,自然界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破坏。展望未来,人类必须更加自觉地加强水资源的管理,防治水土资源的恶化,保证水环境的良性发展。

结束语:

完善水利事业管理机制,加强水利科技条件建设,能够有效的提高水利科技队伍的创新能力,推动我国水利事业的现代化进程。本文主要从我国水利事业的现状出发,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了几点措施,促进我国水利事业现代化建设的创新型发展。

参考文献:

[1]沈晓红.提高水利科技创新能力的思考[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09,(04).

[2]朱蒙娣.基于水利现代化建设的水利科技创新研究[J].价值工程,2012,(04).

猜你喜欢
未来展望
智能配电网与配电自动化技术探讨及未来展望
关于井工煤矿开采技术现状及趋势研究
浅谈我国电动车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论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历程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现状及未来展望
政府运用公共政策引导企业R&D投入的效果:研究综述与未来展望
会计信息可比性研究评述及未来展望
中美“慕课”发展综述及未来展望
工厂内部园艺景观设计的要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