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恩 张琼羽
摘 要:高校公寓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被当做学生的“第二家庭”。随着不同新文化的冲击,高校公寓文化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将以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阐述和谐校园视角下高校公寓文化的建设。
关键词:和谐;公寓;文化;建设
随着和谐社会的建设,高校的公寓文化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因为大学生公寓文化能促进和谐校园的发展。丰富多彩的公寓文化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更有利学生们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笔者从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等几个方便分析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的公寓文化建设。
一、公寓文化建设的现状
1.管理制度建设
健全的制度是公寓文化建设的有利保障,经贸学院采用的三级管理机制,即“公寓管理员-公寓辅导员-分管领导”。公寓辅导员主要职责是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维护学生公寓的正常学习和生活秩序,深入学生宿舍,了解、教育、关心、引导、督促学生,及时汇报学生的动态,反馈意见和建议,公寓管理员主要是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管理。学院还设有公寓自管会、党员之家等学生自治组织,协助学校管理公寓及开展一些列公寓文化活动。
2.公寓活动开展
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经贸学院公寓文化建设工程以“大学生成长成才”为宗旨,以“心美公寓,环境育人”为建设目标,坚持学院党团引领、学生自主管理的模式,通过“寝室美化设计大赛”、“星级寝室评比”、“成长成才”作为活动的三大载体开展工作:“寝室美化设计大赛”主要是为了创造整洁优雅的学习生活环境,加强学生对公寓的洁净和安全意识,并且通过大赛能加强相互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星级寝室”是指建设合格、优秀的星级寝室,有一星、二星、三星等几个级别,通过星级寝室的评比能发掘优秀典型寝室,树立榜样,进一步推动寝室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成长成才”主题活动旨在激发大学生创新性思维、在和谐的公寓氛围下促使大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宗旨。
3.公寓文化创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文化交流方式也在不断的变化,而网络早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作为高校,只有充分利用好网络才能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公寓管理、公寓文化建设。经贸学院专设了“公寓论坛群”、“辅导员微信群”、“寝室长群”等,一是利用这些平台及时的发布公寓的动态,传达学校的相关通知,同时也拉进了学生与老师的距离,能全面的倾听学生的意见或建议;二是网络就像一个大家庭,能更好的帮助宣传相关文化活动,能帮助学生跨院系交流,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参与各类活动的积极性,提高活动的成功率。
二、公寓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寝室精神文化建设有待加强。一个寝室的成员中,往往是来自不同地区,家庭背景、经济状况都会有区别,所以大家的价值观念也自然而然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当中很多学生就会出现矛盾等问题,这些就非常的需要班主任、辅导员进行长期的关注,通过一些心理课、寝室文化交流活动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加强寝室之间、舍友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
2.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较差。很多同学往往在寝室里沉迷于网络游戏,导致成绩班级垫底;有些寝室的卫生很脏、很乱,但是没几个人回去主动打扫等,这些问题反映出很多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識非常的差。
三、实践育人的公寓文化建议
1.提高学生对公寓文化建设的认识
公寓是高校思政建设的重要阵地,而目前90后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还不是很成熟,所以需要学校给建立一个良好的公寓文化环境来熏陶,使得他们能尽快的适应大学生的公寓集体生活,能进一步从思想上认识到公寓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改掉自己的一些不良习惯,融入的这个大家庭,并且能够积极的参加公寓的各项活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2.建立和完善相关反馈机制
公寓文化建设中,只有做好反馈机制,才能保证充分的开展。要定期召开公寓管理员、辅导员的会议,通报学生公寓管理、活动开展的相关情况,并进行总结。加强学生意见和建议的反馈,比如可以设立专门的意见箱、咨询热线、微信群等,学生可以通过这些平台,及时的反馈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可以给学校公寓文化建设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同时,反馈平台的管理人员应该及时的查阅呈报这些意见和建议,并作出相应的回应或处理。
3.拓展公寓文化活动
目前,很多高校的公寓文化活动没有什么创新之处,基本局限于寝室美化、评比等。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比如寝室之间的篮球赛、足球赛、拔河比赛,不能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也增强了学生之间交流。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书画、文创比赛等,让学生开动大脑,展现自我。
四、结语
公寓文化建设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载体,同时也对和谐社会的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需要在物质、精神和相关的制度方面进行有效结合,在建设过程中也会突现复杂的问题,需要有针对性的去解决,这样才能更好的建设公寓文化。
参考文献:
[1] 丁笑生.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
[2] 马长世.德国“双元制”为何在我国难“生根”[J]. 职业技术教育,20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