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企业文化构建及启示

2015-06-11 05:24:08付卫波
信息周刊 2015年5期
关键词:幸福企业文化

付卫波

【摘 要】人是企业的第一资源。尤其当前社会形态下,企业职工已不单单是劳动者,追求的更不仅仅是薪酬待遇。当今的企业职工,对于工作环境及品质有着更高的要求,他们希望受到尊重,得到更多的关怀,彰显个人价值。本文以石油企业某一基层施工单位开展幸福企业文化探索和实践为例,展示和阐述幸福企业文化在提升职工凝聚力、向心力和价值创造力等方面产生的影响,以及制约因素和实践启示。

【关键词】幸福;企业文化;三基创建

地质录井三分公司是石油勘探开发行业典型的一线施工单位,现有职工340人,职工工作地点主要在一线施工现场,居住环境为可活动性野营房,职工在野外连续施工时间常常超过一个月。近年来,该公司针对职工工作条件艰苦、归属感相对较低等实际情况,积极开展以“幸福录井”为主题的企业文化建设,在推动企业发展中发挥了明显作用。

一、主要措施做法

(一)系统开展“主流价值观引导”工程,营造奋发向上的氛围。一是坚持开展主流价值观引导教育,每月定期组织开展形势任务宣传教育,通过集中学习,及时传达上级下发文件,开展先进理论学习等,不断提升职工对上级精神的贯彻执行能力和思想高度,让职工实时了解新形势,从思想和行动上跟上组织发展步伐。二是加大各类典型选树力度。大力弘扬敬岗爱业,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作风,将“元旦、中秋节、七夕、315、国庆节”等重要节日、节点与夫妻队、大学生、标杆队、老职工、老党员等不同群体典型选树结合起来,通过开展系列报道等形式,增强典型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三是针对分公司老职工和女职工群体多的实际,弘扬“传帮带”精神及和谐女工典型引领活动。选树了“坚守最后一班岗”的老职工典型,鼓励老职工发挥模范引领作用,带领年轻职工学业务,勤奉献。选树山东省十佳文明家庭巩向征、苏东京夫妻录井队,油田劳动模范张铁梅为代表的女工典型,引导女工弘扬“流动的家、稳定的心”精神,带动女工在岗位上敬业奉献,发挥“半边天”作用。

(二)打造基于“安全、公平正义”的环境,提升职工对企业信赖感。一是认真履行企业责任,将“安全”是职工最大幸福的理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对入厂员工开展全员安全培训,定期组织安全知识培训,坚持大会小会先讲安全制度,强化安全标准化操作规范,提升职工安全意识和安全能力,最大限度规避安全隐患。为每一名职工配全劳保用具,做好日常督导和教育,健全安全运行体系,严格按照高标准运行,全方位维护职工安全。二是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按照“多劳多得,不劳不得”、“在位须有为,有为才有位”的分配考核原则,建立了“基于业绩和贡献”的管理办法,采取工作绩效与奖惩挂钩,与职位晋升挂钩的激励机制,促使职工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提升。三是营造“公平正义”工作氛围。进一步细化厂务公开、厂务质询、职工代表大会等制度;细化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培养、选人、用人机制;完善职工合理化建议平台,开通领导信箱,使职工心齐气顺。

(三)开展基于“职工身心健康”系列活动,提升内在发展活力。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不断提升职工身心健康水平。为每一名职工建立了个人“身心健康档案”,全面开展职工健康查体,开展了“关注心灵”健康知识讲座。高度关注育龄妇女的健康状况,组织开展系列健身活动。三八妇女节期间,组织开展了“女职工开展户外采摘活动”,使女工暂时放下紧张的工作和家务,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得到女工的好评。在后勤机關启动了十分钟工间操活动,号召管理人员加强锻炼,保持健康的身体。充分利用月度录井队队长会议期间、生产淡季,组织开展了职工棋牌竞赛活动,羽毛球、拔河、踢毽子比赛等系列文娱活动,通过比赛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全面提高职工的身体素质。积极关注职工心理健康,每季度坚持开展职工思想调研,认真分析正式职工、退休职工、家属、协解等不同群体的思想状况,摸透思想脉搏,切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同时定期组织开展心理咨询、减压等知识讲座,疏导职工情绪,全面提升职工的心理健康水平。大力加强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在生病住院、大病救助等方面扎扎实实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

(四)关注职工家庭幸福,减轻职工负担,增强归属感。深入开展“手拉手”结对帮扶活动。建立了“困难职工、大龄青年、双一线家庭”等特殊职工群体档案,承包到后勤机关管理者,开展“一对一”帮扶。对困难家庭职工,根据上级政策帮助申请各种救助和保险,节假日前开展“进家入户”送节货、贴对联、大扫除等活动。加大对未婚青年职工的关注,帮助解决婚恋问题。对大学生等新分员工帮助制定职业规划,促使他们尽快成长成才,实现自身价值。对双一线职工家庭,通过交流、沟通、入户,切实帮助解决照顾父母、子女等问题。针对一线职工长期在一线、分散的特点,利用特殊节日,积极组织相关活动,拉近职工间的距离,增强集体意识。在“六一”儿童节前,组织开展职工与子女亲子活动,增进了职工与子女之间的感情与亲情。关注职工关心的焦点问题,如高考、中考子女照顾陪读、照顾等。中、高考前,领导班子成员及后勤机关管理人员主动成立后勤机关队伍,上井替换一线职工休息照顾考试子女。开展“家庭企业一家亲”系列活动。组织开展了“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竞赛活动,征集职工家庭及录井队快乐视频。让职工的工作和生活瞬间都能在单位得以展现,让职工切实体会到单位和家庭是一体的感受。

二、实施创建幸福录井工程的难点

一是职工的自我实现与幸福感方面。为职工提供充足、有价值的技能培训机会,充分挖掘职工内在潜力,使职工成为自己所期待的人物,是满足职工自我实现需求的主要方式,是增强职工幸福感的有效途径。经过调查,大部分职工都希望多进行综合培训及更多的有效的业务培训,以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但由于一线职工分散,骨干力量往往因为生产任务重,难以抽调学习,造成能够参与培训的也只是少部分职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工的幸福感指数。

二是职工情感归属与幸福感方面。人是社会动物,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关心,希望在情感上有所满足、归属,而感情上的需求比生理上的和安全上的需求更为细致,也更难以满足。舒适的工作环境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职工保持愉悦的心情,增强幸福感。但由于工作性质决定,职工大多随钻井队施工,有时需要处理好与甲方、协作方的关系才能保持心情舒畅。同时,由于距离原因和长期野外工作原因,部分职工不愿主动接触管理者,对企业归属感相对较差。

三、实践与启示:

启示一:健康向上的组织环境对于组织的发展和职工个体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深入开展主流价值观引导,发现职工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均有明显提升。尤其是身边的典型作用能发挥很巨大的作用,对职工的影响非常大。如果一个组织中不同的典型群体占到各群体总数的20%,将有利于整个组织环境的改善和变化。

启示二: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职工对于精神层次的追求越来越高。就如同马斯洛提出的5个层次需求一样,现代的职工,尤其是年轻群体职工越来越注重组织环境,尤其是关注组织能否为自身提供一个展示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只有最大限度的满足职工需求,才能赢得职工最大的信任。为此,建立“公平正义”的组织环境,有助于实现个人与企业价值的和谐统一,有利于增强职工的企业信赖感。

猜你喜欢
幸福企业文化
新时期核能企业工会建设之我谈
浅谈企业战略与企业文化的简要关系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1:57:38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综合研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
浅谈怎样做好企业党建思想文化工作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经营管理
露潼的“幸福”
幸福、德行与至善——康德至善学说探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17:32
“幸福”之下,真实的不丹
为了“幸福”的母亲
南方周末(2014-02-20)2014-02-20 19: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