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慧琴
摘 要:近年来,随着国家文化事业的发展与繁荣,中国艺术与世界艺术的交流日趋频繁与密切。中国艺术需要走向世界,世界艺术也需要被更多的国人了解和认识。因此国家需要大批具有艺术专业的人才能够懂外语、易沟通。我们需要把中国的文化和艺术传播出去,同时也需要学习更多国外优秀的艺术作品。目前,我国高校艺术类专业的招生规模不断呈上升趋势,而其文化课的学习特别是英语语言的学习仍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重视。笔者通过分析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学习现状,结合其学习特点,找出影响其英语学习的障碍,结合学校自身的定位,探索出适合本校艺术类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从而更好地提高艺术类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进而培养出符合国家需要的国际型艺术类人才。
在大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很多大学英语教师同时也是艺术类专业学生大学英语教学的老师。由于艺术类专业学生与其他非艺术类专业学生的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学生基础、学习能力、学生心理和毕业后的打算等方面有很多不同的地方,表现在英语教学方面也自然有着很大的差别[2]。可是现实的情况是,由于新建设学院的发展,其教师队伍的增长远远赶不上学生数量的增长,这样的现实情况,使得大学英语教学中,合班上课的现象普遍。教师使用同样的教材,相同的教学内容,陈旧的教学方法,对不同专业、不同基础的学生同样授课,其教学的针对性严重打折。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把教学策略渗透到教学安排和教学之中:
1.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自身专业的水准,让学生对其专业能力持信任和欣赏的态度,同时还应当努力营造轻松平等的教学气氛。在对艺术类学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更加注重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注意自身师德师风的培养,不断丰富和强化自身的知识结构,促进教学相长;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尽量改变课堂气氛死气沉沉的模式,教师应当对学生的积极表现采取肯定、欣赏的态度。
2.培养学生爱提问的习惯,启发学生的思考
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形象思维强,思维较活跃。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辨力。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中开始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有意识地为学生设计问题,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能力;培养其主动探索、敢于创新的能力。带着思考去学习、带着问题去学习,学生的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开设相关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英语选修课
结合艺术类专业学生专业特点,开设相关专业的英语选修课。选修课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其专业学习的外延需要。不仅可以使学生对其所学专业的外延知识有更好的了解,同时也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如在对我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开设导游实务课程,教学内容会涉及一部分英语导游的内容,这样的形式和内容相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方面拓展了专业以外的知识,同时也可以使用外语进行播音专业的训练。这样一来,学生的专业水平有了不同维度的训练之外,还可以为部分学生未来进入下一阶段学习英汉双播提供一个难得的机会。
(三)培养学生使用正确有效的学习策略
外语学习是一个复杂而艰难的过程,学习策略运用的好坏一定程度上成为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关键因素之一。这也是平时很多学生提到的为什么有些同学会学习,花费时间少,效果却很好;而有些同学花费很多时间,成绩却不理想。因此,培养学生使用正确的学习策略是非常有必要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使用学习策略,激发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策略的兴趣,制定适合其学习的学习策略,并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采取相应的学习策略。这些学习策略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获得,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和不同的学习要求下运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及时将其学习结果与教师进行评价和反馈[3]。通常教师可以通过语言表述的形式将前人总结出来的学习策略教授给学生,如果遇到新的或更高深问题解决的策略时,需要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去体验去总结。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言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和有效学习策略,才能使得学生更加主动地去投入到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因此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同时,也要鼓励其在具体的学习实践中反复使用,不断自我调适,探寻出适合自己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三、结 语
本文對目前高校艺术类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和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解决现阶段高校艺术类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困境提出了适应该专业学生的学习特性和专业特性的几点思考。从改变和调整过去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策略,到更多的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利益为出发点,发挥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其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并配合反复使用有效的学习策略。只有这样相结合,艺术类人才的培养才能更好地满足国家和社会对中国艺术走向世界的需求,才能为国家培养适应艺术发展的国际型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1] 朱彦.艺术专业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