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燚琪 陈滢琪 胡俊
摘 要:在西方的艺术史上,文艺复兴时期可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时期,这个时期不仅提升了绘画与雕塑的地位,更发现了“美”的新意义。本文以尼德兰伟大的画家扬·凡·爱克的肖像画为例,浅析当时尼德兰文艺复兴时期肖像画中的美学思想,以此来表现文艺复兴时代的美的概念所具有的现代意义。
关键词:文艺复兴 扬·凡·爱克 美
一、文艺复兴时期具有现代意义的“美”
在西方的艺术史上,文艺复兴时期绝对可以算是最重要的时期之一,它不仅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为艺术的发展,特别是为绘画的发展开创了新的纪元。然而文艺复兴时期也是个发现“美”的时期,在文艺复兴时期之前的西方,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是低下的,只有诗歌被承认是真正的艺术,文艺复兴的到来不仅使绘画、雕塑、建筑的地位提到了与诗歌同一等级,并且发现了与之前完全不同的“美”。古希腊时期的“美”是和道德上的善不可分离的,中世纪时期的“美”带有浓烈的神学性质,而文艺复兴时期的“美”的概念开始具有现代意义,它被用来指艺术中所存在的那种和谐。①
文艺复兴(14至16世纪)兴起于意大利,并影响了整个欧洲。15世纪时,尼德兰、德国、法国、西班牙的艺术都相继进入了繁荣阶段。尼德兰,意即“低地”,它包括的地方有现在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及法国的一些地方。在当时的尼德兰艺术家们主要接受的是中世纪时期哥特式艺术的传统,他们的绘画特点显得纤细、精巧,甚至琐碎。其主题是细密画②和祭坛画③,注重刻画细节,人物相对来说没有那么理想化,比较写实。
二、扬·凡·爱克肖像画《阿尔诺芬尼夫妇像》中的自然主义和象征主义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尼德兰绘画方面最重要的奠基人应属扬·凡·爱克(约1395—1441)莫属。扬·凡·爱克不仅是一位卓越的肖像画家,他以新的眼光对待人和自然,来反映市民阶级的美学观,同时还改进了油画技术,采用含有树脂的稀释油,便于调和颜色,增强了油画的表现力。
扬·凡·爱克的传世作品并不多,大概二十件左右,由于记载他的文献很少,所以对画家早期的生活经历人们也是知之甚少。在画家所有传世作品的人物肖像画中,《阿尔诺芬尼夫妇像》代表了他本人乃至西方画家在肖像画领域所取得的最高成就。几个世纪以来,这幅画的魅力有增无减,画面的内容看似简洁明了,但是又好像一个谜让人永远追随着它、探索着它,它是自然主义和象征主义的完美结合。首先,这是一张肖像画。《阿尔诺芬尼夫妇像》在当时的尼德兰应该是十分成功的,也是“美”的,它生动地描绘了意大利的富商乔凡尼·阿尔诺芬尼与夫人琼尼·德·切纳米的新婚场景。画面从构图上来说,完全符合当时文艺复兴时期将人物放在画面中间的特色,景深感强烈,空间的延伸堪称完美,从右边的床可以看出这是新婚夫妇的卧室,人物与空间的关系存在于一种和谐的美当中。颜色上沉稳却不失光彩,床与沙发的红颜色与新娘穿的绿色衣服相互呼应,如果将画面从中间一分为二,会发现画面左面的色彩相对右面显得深沉暗淡,右面新娘的白色头纱、绿色礼服、红色的床加上温婉的表情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而画面的左侧略显暗淡,这样一重一轻使画面的色彩十分和谐,即符合了当时文艺复兴时期色彩并不十分跳跃也不失新意的特点。绘画技法上,画家进行了改进,他用含有天然树脂的快干油作为稀释油,从而增加了画面的色泽,也使得颜色的调和更加容易。这种技法的创新,使得瓦萨里在《名人传》中视扬·凡·爱克为油画的发明者。④内容上画面中夫妇二人正携手站在房屋中央的吊灯下,男子带着黑色宽沿礼帽,穿着皮毛长衣,女子穿着镶有白边的绿色长裙,头上包着白色的蕾丝边白帕,人物表情细腻、神态宁静,丝毫没有结婚的喜悦之情,而这种神情是典型的扬·凡·爱克式人物肖像。这幅画最突出的特点应该是在画面的细节上,画面中妻子抬起眼看着丈夫,而丈夫却好像注视着画外,脚边的小狗与丈夫的注视点似乎是在同一个地方,这个时候如果细致地观察,会发现这对新婚夫妻身后的墙上挂着的铜镜中有细致的描绘,镜中不止有夫妻二人,还有两位客人,一位穿蓝色衣服,另一位穿红色衣服。在镜子的上方有画家优雅的签名“1434年,扬·凡·爱克在此”,他以客人自居,来见证这对新人的婚姻。从镜中的画面可以让人联想到婚礼现场,丈夫一只手牵着妻子的手,另一只手举起,似乎象征着宣誓,来表达自己对妻子的爱。而前方的画家就像是神父,见证着俩人的爱情。在细节上,这幅画在当时的尼德兰堪称“完美”,画面虽然把每一个细节都刻画得完整,却不显得琐碎,反而是这些细节构成了完美和谐的画面。这面镜子不仅细致地描绘了屋内发生的事情,镜子的边上更是巧夺天工地描绘了十个圣经故事,其中八张是耶稣受难图,其余两张是耶稣复活后的故事。匠心独运的设计给画面增添了神秘感。另外,画面中的光线也十分独特。《阿尔诺芬尼夫妇像》之所以被誉为绘画史上的里程碑,就是因为画面中画家描绘出的光的效果是在此之前艺术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光线从窗户照进屋内,画家通过对高光和反光的描绘,使得挂在镜子旁边的珠宝晶莹剔透,包括镜子,上面的吊灯,投在床上面新娘的影子,俩人的服饰,摆在桌子上的水果,沙发等都质感十足,给人真实的感觉。除了奢华的装饰品外,画中也不缺乏现实的生活气息,挂着的扫把,随意摆放在沙发旁边的拖鞋,以及生动可爱的小狗,都让这幅画充满了生活的气氛,充满了人文主义。针对于画家这种细致的刻画方式,贡布里希曾说过:“他造成真实感的方法是耐心地在细节上再增添细节,直到整个画面变得像是镜子般地反应可见世界为止。”⑤
在当时的文艺复兴,虽然绘画拥有了空前的发展,画家们都按照人的样子去描绘神,但是绘画并没有脱离宗教,当时的大部分画作都是关于神,而扬·凡·爱克的这张画完全表现的就是人的现实生活,但不能将这张画完全理解为“现实主义”,他与现实主义是存在一定差别的,受时代的制约以及画家思想的制约,在当时,画家不可能完全脱离宗教去描绘一幅现实主义的作品,画面中反而充斥着中世纪时期的象征思想。
《阿尔诺芬尼夫妇像》中的象征手法十分明显。首先从新娘的服饰来看,她穿着绿色的礼服,露出来的袖子是蓝色的,在当时的尼德兰,蓝色象征忠诚,而绿色象征爱的激情,但是这种理论却不适用于男人。吊灯上点着蜡烛,显然不是为了照明,这象征着耶稣的存在,同时传达婚礼的祝福。画面中的小狗神情欢快,眼神清亮,前面的两条腿向后,似乎跃跃欲试,象征了婚姻的忠贞与美满,而随意摆放的拖鞋和扫把则象征着绘画的生活化和温馨场景,陶金鸿在她的论文《自然之镜》中认为拖鞋象征着圣经的经文,“把鞋子从脚边挪开,因为脚下是神圣的土地”。窗台上摆放着苹果,似乎象征着亚当与夏娃的爱情,然而这个苹果则不再是从前的禁果,而是爱情的甜美。
三、结语
《阿尔诺芬尼夫妇像》这种如镜子照射出来的“美”在当时的文艺复兴时期绝对是肖像画的最高成就,而这张画中最重要的是“人文主义”,他不仅仅像很多画家以人的姿态来描绘神,更让绘画走到了人的生活当中去,具有了现代意义。画面中虽然还存在圣经的故事,而这些圣经故事反而给画面增添了很多神秘色彩,在一定形式上加重了这幅肖像画。画家的绘画技术是毋庸置疑的,将画面刻画得如此细致精彩却又不显琐碎,绝非易事。但画面中的写实手法和中世纪时期的象征手法的结合才是最精彩的,画家用这样的手法不仅表现出了古典主義的平衡美,画面中平静的气氛更体现了浓厚的生活气息以及一种宁静的美和自然的美,屋顶的吊灯、已经刻画得精致到极点的镜子又体现出奢华的美,不管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可以说《阿尔诺尔芬尼夫妇像》画面中的种种和谐美不再是善的伴侣,也不再带有神的光辉,它是一种由艺术的本质所散发出来的效果特质,是文艺复兴时期发现的具有现代意义的美。
① 朱狄:《当代西方艺术哲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页。
② 细密画:波斯艺术的重要门类,一种精细刻画的小型绘画。主要作书籍的插图和封面、扉页徽章、盒子、镜框等物件上和宝石、象牙首饰上的装饰图案。画于羊皮纸、纸或书籍封面的象牙板或木板上。题材多为人物肖像、图案或风景,也有风俗故事。多采用矿物质颜料,甚至以珍珠、蓝宝石磨粉作颜料。
③ 祭坛画:是一种类似中国屏风式的立在祭坛上的宗教画,是画在木板上安置在教堂圣坛前面的画,有的类似可以折叠的屏风画。
④⑤ 陶金鸿:《自然之镜——扬·凡·艾克的〈阿尔诺芬尼夫妇像〉》,《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参考文献:
[1] 朱狄.当代西方艺术哲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2] 陶金鸿.自然之镜——扬·凡·艾克的《阿尔诺芬尼夫妇像》[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4(2).
[3] 李春.西方美术史教程[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