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笑兵(齐齐哈尔大学 教育与传媒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我是歌手》成功之道解析
郑笑兵
(齐齐哈尔大学 教育与传媒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湖南卫视的电视真人秀节目《我是歌手》的出现,再次为处于困境的娱乐类竞技选秀节目带来了曙光。其创新的赛制,极具实力的歌坛唱将,高品质的音乐呈现,以及背后蕴藏的人文怀旧情怀和正确的社会价值导向让观众眼前一亮。《我是歌手》的成功经验也为未来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实例。
我是歌手;创新意识;人文情怀
“近年来,随着广播电视媒体竞争日益激烈,各省级、市级以及地方电视台都承受着巨大压力。为了迎合受众口味,广播电视都在不断地进行节目创新,从表现形式、播出内容、语言特色等各个方面下手,力求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满足受众,站稳脚跟。”[1]《我是歌手》为观众打造了一场空前的音乐盛宴,最终成为电视收视率角逐中的赢家,并在社会上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和广泛的影响。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解析《我是歌手》的成功之道。
实力唱将的加盟和高品质的音乐监制为电视真人竞技娱乐性节目注入了新的活力,而这种成功的演绎首先来自于《我是歌手》表层形式的创新与独特。
《我是歌手》的参赛选手都是已经成名的明星歌手。明星之间的相互竞争与观众们的评判,使得《我是歌手》与以往的选秀节目在内容上与包装形式上有着本质的差别。此刻站在舞台上的明星不再将比赛看成一场娱乐活动或增加出镜率的一次商业演出,而是对音乐梦想的诠释,对音乐的致敬。他们摘下明星的光环再次为自己的音乐理念和音乐梦想而奋战并重新接受观众们的考验。
在比赛流程的设置上,从不知道自己的对手再到比赛的规则都充满了创新性。在第一轮比赛中,选手们可以选择自己的成名曲进行演唱。当比赛进入第二轮时,比赛氛围开始浓郁起来,选手的出场顺序由选手抽签决定,而抽签的数字则代表出场的顺序,这将最终影响选手比赛的名次。
《我是歌手》节目组本着“公平公开”的原则,首次运用“知音听审团”这一概念作为《我是歌手》的评判机制,这是湖南卫视以观众视角呈现综艺节目的首次尝试,极大程度地尊重并满足了普通观众的审美需求。《我是歌手》以新颖的形式和创造性的比赛形式再次吸引了观众们的视线,成为这场竞争中的胜利者。
为了给观众呈现最纯正的音乐,《我是歌手》要求所有歌手比赛时必须真唱,所以对歌手演唱实力要求很高。在《我是歌手》的舞台上,我们看到了大气磅礴的帝王之音韩磊,作为中国摇滚第一女声罗绮放纵洒脱的演唱,独具中国风韵和国际范儿十足的韦唯,曾经的《亚洲雄风》激励一代人为实现梦想而奋勇拼搏。这些具有魅力和个性特色的声音成为《我是歌手》成功的重要保证。他们的超强实力使得比赛充满了变化,他们的强势加盟保证了节目质量。
《我是歌手》的成功还源于对每一个细节的专注。节目中的音响设备所营造出的视听效果极具说服力。栏目组邀请梁翘柏出任音乐总监,为湖南卫视打造一场豪华的音乐盛宴。在设备与人才的双重保证下,节目水准以及音乐品质得到了充分保证,这些高规格、高品质的配备为《我是歌手》的成功提供了质量和技术上的支持和保证。
《我是歌手》试图扭转某些选秀活动造成的错误社会价值导向。尽管作为一档明星选秀活动,但其选手在歌坛已经具有一定地位,他们或是新生代的实力唱将,或是成名已久的歌坛大将,在他们身上体现的意义已经超越了输赢。“受教育者不被看作教育教学的主体来塑造与培育,由此培养出来的人充满了‘物性’,创新性意识、主体精神严重缺失,职业的道德感、荣誉感容易被忽视。”[2]
由于《我是歌手》的舞台极具兼容性,舞台上不仅有新生代的实力偶像同时也有久经乐坛的资深唱将,来自于不同年龄段的歌者必然带有不同的时代印记。在他们的歌声中,我们不仅看到了流行的脚印,同时随着他们的歌声我们也回到了曾经的那个年代。
《我是歌手》获得的成功无疑给身处困境中的电视类真人竞技节目带来了新的活力。《我是歌手》引导中国电视娱乐竞技类节目走上了一条具有高品质和独特个性的道路。
[1]于宝莹.论推广普通话与方言节目的关系[J].语文建设,2013(09).
[2]李海港,于宝莹,杨迎春.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下的4+2研究生培养模式[J].中国成人教育,2013(05).
本文受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立项“我国电视娱乐节目发展困境与创新对策研究”支持(项目编号:2014D051)。
G222.3
A
1007-0125(2015)05-0117-01
郑笑兵(1969-),女,硕士研究生,齐齐哈尔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广播电视娱乐节目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