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论文从“篇际互文”的角度对比分析了以英国和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媒体针对中国新疆发生的同一新闻事件的两类消息报道(独白式和对话转述式)在意识形态表达风格上的差异。最后指出“篇际互文”在新闻写作中的大量运用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求,顺应了新闻行业对“速度,客观和表达意识形态”的需求。
关键词:篇际互文;独白式事件消息;对话式转述消息;顺应
项目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新疆项目:“新疆民族关系”媒体舆论引导研究(14XJJC860001)
“篇际互文性” 指语篇中不同体裁、话语或风格的混合与交融。这一概念可追溯到 Bakhtin提出的“众声喧哗”[1]。Fairclough重新阐释了“众声喧哗”,并称之为篇际互文性,他认为篇际互文性与意识形态关系密切,通过这一语言现象可以揭露特定语境中交际的意识形态维度[2]。辛斌按对话性程度将消息分为:独白式事件消息和对话式转述性消息。前者旨在报道发生的事件或现象,后者旨在“投射”重要人物、权力机构或社会组织的话语[3]。论文从“篇际互文性”的角度对比分析了针对中国新疆发生的同一新闻事件的独白式和对话式转述性消息报道在意识形态表达风格上的差异。
1 独白式事件消息的篇际互文
2013年6月26日有关新疆鄯善事件的新闻报道:英国《卫报》“Riots in Chinas Xinjiang province kill dozens”,美国《纽约时报》“27 Die in Rioting in Western China” 两篇报道都属于倒金字塔结构:标题,导语与正文每条线索下的内容在全文都呈现出重要性的递减,段落短小,段与段之间缺乏逻辑衔接,话题交叉往复,无总结式结尾。但二者风格迥异,前者属于较为典型的“独白式事件消息”。后者属于典型的“对话式转述性消息”。
《卫报》的报道短小精悍,语言风格相对单一。全文可归纳为两线两点:以事件伤亡结果为主线索:标题“暴乱致死数十”→导语“27死”→段1“27死3伤”→段3“死亡人员中有9名警察,10名暴徒”→段5“3名暴徒逮捕,3人入院治疗”,全文包括标题和导语有5处谈到事件伤亡结果,但信息并非简单重复,而是由粗到细,除标题外有关死伤的文字报道全部采用被动语态,叙述简洁,严肃,语气客观,语言风格统一。虽然在叙述中我们听到了三个声音(报道者和两处引述),但由于表达内容客观真实且报道者采用了同一种叙述风格,使该部分具有典型的“独白式事件消息”特征。这篇报道的辅线索是事件发生地:标题“中国新疆”→导语“吐鲁番民族分裂的鲁克沁镇”→段1“在中国西部,新疆”→段2.“在说突厥语地区的一个偏僻小镇里”→段3“在吐鲁番鲁克沁镇”这条线索的往复出现缺乏规律且有较多信息重复,但从两处地点的修饰词“民族分裂的”,“ 说突厥语”上我们看到了报道者的态度、用意亦或是认知。
除两条线外,还有两点:段2事件描述: “携刀男子袭击警局,地方政府大楼和一个建筑工地”引自新华社;此处叙述参杂了描述的文体特征。段4事件原因:“新疆是维吾尔少数民族的家,但却受汉民族的统治”。“近年来新疆已发生多次冲突,2009年致使近200人死亡”。段4文字表面是信息介绍,实质是原因分析,属议论文体,转折连词“但”呈现出报道者的观点,在这里报道者化身为事件的原因分析师,并为分析辅以事实证据。在全文中,根据倒金字塔的分布特点,“原因分析”位置接近尾部,应该不是报道的重点,但新闻导语下的图片展示的主题内容是“家”,且图下附文“中国新疆是…维吾尔族的家,但被汉民族所统治”符文便是“原因分析”的内容。图片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诉说了作者的意识形态倾向性。这篇报道有两个语类:图片和文字,三个体裁:叙述,描写与议论。整个语篇以叙述为主,所以“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充斥全文,其叙述性语言简洁客观,体现了新闻这个语域的文体特征,其间描写和议论起到点缀作用,所用笔墨甚少,但议论部分作者通过辅以图片强化了对读者的认知引导。
2 对话式转述性消息的篇际互文
《纽约时报》的报道是典型的“对话式转述性消息”, 21处引述让语篇嘈杂而喧哗,仿佛一场综艺节目,新闻撰稿人是综艺节目主持人,来自不同利益群体的受访者是节目邀请来的嘉宾,他们在七嘴八舌地发表意见,主持人穿插其间,引出话题并决定嘉宾的话轮,由此来把握话题的表达趋向。全文三条线索往复展开:事件,原因分析,指责。原因是主线索,在全文22段中有10个段落谈论事件原因,其间使用12处引述:段8 “拘留”引自迪里夏提 → 段9“清除与镇压”引自迪里夏提; →段12 “汉族人越来越多”引自维吾尔族群众 → 段13,14 “政策”引自尼古拉斯·比奎林; →段15“利用恐怖活动来寻求独立”引自中国政府→段18“四月的‘匪战,三月的判决; → 段19 “汉移民”→段21,22 “地方行为”引自蒋兆勇。在原因线索下的报道属议论文体裁,在12处引述中有5处直接引述,直接引述中有多处显现出较为浓厚的口语特征,口语式引用可以提高语料的真实感并拉近与受众的距离。在众人纷纷进行原因探讨中,不同人物角色讲述不同层次不同立场的原因。如:世维会代言人迪里夏提诉说是直接原因:“拘留,清除与镇压”, 在这里话语采用了叙述性文体,通过叙述最近该地区发生的事件来揭示本次事件的触发原因。段14揭示深层原因,人权观察组织高级研究员尼古拉斯·比奎林作为受访者努力将事件朝国家政策和人权方向靠拢,体现了认知深度的差异,在这里原因分析采用了议论文体。报道者在分析中分别采纳了矛盾对立双方及中立方的话语(中国政府,世维会代表,人权组织)体现其兼听的公正原则,但撰稿人通过倒金字塔布局、把握话轮和驾驭引述方式突出了世维会代表与人权观察研究员的分析话语,弱化了中国官方的原因分析。例如,段15:“中国政府把一直以来在新疆发生的暴力事件归咎于那些利用恐怖行为寻求独立的群体,包括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 “但是维吾尔民族自决的拥护者及一些国外学者说不满存在当地原因,不是国外策划”。这是唯一的一次对中国官方原因分析的引入,使用了间接引语,介入痕迹明显,且随后便通过转折连词“但是”进行了否定,最终使中国官方分析难以立足。使用直接引语可以提高话语内容的客观真实性并且让报道者置身事外,其使用选择还可以潜在地体现出报道者对受访者话语的兴趣与重视。相比之下,新闻记者在间接引语中介入更多,对话语内容的兴趣与重视程度有所减弱。
报道的另一条主线索是“事件”,总计7段,其间有7处引述:标题“27人死于中国西部暴乱”→段1 “27人死,中国西部,周三,抗议者袭击…警察开火”,引自官方媒体;→段2“在鲁克沁示威者与警察冲突”→段3 “早上在吐鲁番地区的鲁克沁镇”引自新华社;→段4“持刀暴徒袭击…刺人并焚烧警车,在爆发初始有17人被杀…,”引自英文报道→段10“尸体,被砸的警车,烧掉的车辆…”来自中国互联网图片;→段16“2009年7月乌鲁木齐暴乱”引自中国政府;→段20“鲁克沁90%是维吾尔族”引自新疆日报。“事件”线索下的引述基本上都来自中国,有官方资料,新疆地方资料还有网络画面。在这里采用了叙述和描写两大文体,通过叙述向读者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通过描写(段4)再现事件发生时的暴力冲突场景,通过描述网络图片(段10)呈现暴乱后的惨状。文学式描写的运用可以提高新闻的直观性、生动性,弥补传统客观性报道的不足。
报道的第三条线索是“指责”,总计5段,其间有1处引述:段5 “新华社报道未说明…也没提供民族背景和其他细节”→ 段6“维吾尔居民对动荡的解释与政府官员的解释完全不符”→ 段7“屡次联系…都不成功”→ 段11“不方便谈,领导不在,不方便采访”,引自鄯善县一位宣传办官员;→ 段17“中国互联网起初…但之后那些报道就不见了”。在这报道者使用了叙述和说明两种体裁,口语和书面语两种语体,撰稿人先后用4个段落来叙述“不能获取更详尽的信息”这个简单事实,其目的是谴责中国消息的不公开状态,文中如“no, nor, sharply at odd, unsuccessful, inconvenient, initially…but later”都表露出报道者的不满。其中段11对中国地方政府工作人员的完全口语化的直接引述大大提高了语料的客观真实性,为作者的说明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指责”内容不是报道重点,但社会效果明显。“信息难以获得,网络信息干预”既是攻击中国政府的利器,又是质疑与否定中国官方消息的依据,最终社会后果是影响中国官方消息的公信力。在全文三条线索下,报道者承担着不同的主体位置:原因分析与揭露者,客观的报道者,“不能获取信息”的受害者与谴责者;在全文21处引述中,撰稿人又充当着指挥大家发言的主持人角色。
在英美新闻报道中,“对话转述性”是主流报道方式,“独白式”比例较低。通过对两报2009-2013年有关新疆的新闻报道统计显示“独白式”报道不超过25%。两类报道都具有较为显著的篇际互文性,只是体裁混合程度不同。在报道中“转述”愈多,篇际互文特点愈显著。“对话转述式”报道作为主流新闻撰稿方式,说明“篇际互文”顺应了时代和新闻行业的要求。Bhatia (2004)指出篇际互文性这一语言现象一方面说明了体裁结构的多功能性,另一方面展示了人类创造新型复合话语从而适应新奇速变的修辞环境的能力[4]。后现代社会生活及其不同语言使用领域的界限已经变得模糊不清,篇际互文性已然成为这一时代的重要特征,所以新闻语篇中的“篇际互文”首先体现的是语境顺应。其次,新闻强调“及时性”,倒金字塔结构就是为了顺应新闻组稿的速度。在大量新闻报道中,在第一时间第一地点获取第一手新闻资料的时间长、成本高、可能性小,所以采访知情人了解情况、采访专家挖掘原因以及转述已有报道已经成为撰写新闻报道的主要途径,因此,“篇际互文”顺应了新闻领域“快”的要求。此外,“篇际互文”顺应了新闻领域的“客观性原则”。独白和对话是两个相对的概念,其程度取决于说话者在多大程度上考虑到受话者和其他声音的存在并把这种考虑在语篇中表现出来。这些声音相互之间形成“同意或反对、肯定或补充”等内在的联系。西方媒体总试图展示西方社会的人们享有充分的言论和新闻自由,展示新闻报道客观公正,所以引述不同利益群体的代表,让大家发言,是体现其“客观性原则”的重要手段。最后“篇际互文”还顺应了新闻表达意识形态的要求。意识形态倾向性要表达,还要使之看似客观,撰稿人可以通过选择消息来源、引述方式和表达频次,把握话轮,安排语篇位置以及插图等隐匿方式强化和引导受众认知,履行其表达意识形态倾向性的使命。
3 结语
论文利用话题线索来研究新闻语篇的篇际互文特点,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话题往往对应不同的体裁及话语风格,如以“事件”为线索,对应记叙文体,表达往往简洁客观;以“原因”为线索则对应议论文体,通过采访挖掘原因,表达风格趋于多样化。“描写”常常成为新闻报道中用以增加生动性的点缀性文体。在引述中,话语风格与消息来源相吻合,老百姓对应口语化语体,专家对应较为书面化语体。最后通过讨论认为社会文化语境和新闻行业的动机与需求决定了篇际互文在新闻报道中的地位,使“对话式转述性”消息成为新闻事件的主导报道方式。
参考文献
[1] Bakhtin , M. The Dialogic Imagination : Four Essays [C]. Austin :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 1981.
[2] Fairclough , N. 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 [M]. Cambridge : Polity Press , 1992.
[3] 辛 斌. 转述言语与新闻语篇的对话性[J]. 外国语,2007(4):38.
[4] 武建国. 篇际互文性研究述评[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2(2): 20.
作者简介
胡小青(1974-),女,山东枣庄人,新疆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学位,从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