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嘉涵?劳京榕?方璐瑶
摘 要:死亡往往被赋予神秘和庄严的色彩,因而在许多儿童文学作品中,“死亡”这一话题常常被弱化或忽视。然而,仍然有不少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以其独特的叙述形式展开对死亡的讨论。本文以《爷爷变成了幽灵》、《獾的礼物》为例,通过对其文本中的“死亡”意识进行分析,试图指出这类作品如何通过“死亡”对儿童进行引导,并找出其在“死亡”之外呈现出的生命哲学,发现它们对儿童生命教育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死亡;爱;生命;哲学
死亡,一向是人们生活中的禁忌话题,尤其在面对儿童时。在许多人眼里,死亡,对儿童来说还太遥远。但实际上,死亡无处不在,回避并不能排解儿童的困惑和烦恼。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就是在直面的基础上,给予儿童更多温暖的力量和净化的效果,使儿童认识死亡,又能在死亡之外寻到生命的永恒价值。
1 在游戏中认识死亡
儿童是否有哲学?在哲学家马修斯看来,儿童天生就是哲学家。“哲学可以发自于儿童,用简单的方法谈及有关哲学的某些重要问题和有关儿童的重要事物。”对儿童来说,他们有困惑,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他们爱思考,爱智慧,因而具有哲学思想。“如果我们承认哲学就是爱智慧,那么儿童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哲学家,因为他们是爱智慧的——他们对世界充满了新鲜感、好奇心和困惑的意识,他们能从独特的角度提出一般成人根本无法提出的问题。”儿童的困惑,是他们作为哲学家,对真理探求的前提,而儿童对问题的思考和认识,就是哲学家儿童对真理的探索过程。
当面对“死亡”这一问题时,儿童会感到困惑,他们不知道如何来认识它,因为“死亡”的概念,是很抽象的,人们很难去描述它,更何况是对一无所知的儿童。《爷爷变成了幽灵》就讲述了一个关于死亡的故事,但它在呈现“死亡”时,却没有使人感到“死亡”带来的压抑感。它讲述了小男孩艾斯本的爷爷突然倒在大街上,因为心脏病发作而死,艾斯本很伤心。可是“这天晚上,爷爷回来了”,艾斯本又高兴又惊讶和爷爷玩起了穿墙的游戏,“哇塞,爷爷!”艾斯本说,“你真的变成了一个幽灵,这太好玩啦!”死亡这个本来有点沉重而伤感的话题,却被艾斯本以游戏的形式传达出来,给人以轻松活跃的气氛。同样地,在《獾的礼物》中,獾要死了,“獾梦见,它竟然在跑。而在它前面的,是一个没有尽头的长隧道……最后它觉得自己的脚腾空了,它的身体在空中旋转,滚来滚去,撞来撞去,却丝毫没有受到损伤。”獾通过的长隧道,让人想到游乐场中的旋转滑梯。当儿童看到这里,他们会感到,原来死亡并不痛苦,倒更像是一场游戏,它虽然神秘,但并不让人恐惧。
“哲学可能真的是由困惑所激发而产生的。但在说明这一点,并仅仅停留在这一点上的话,就会十分错误地认为哲学必然是非常严肃的东西,事实上,哲学常常是游戏,概念的游戏。”属于儿童的死亡哲学通过游戏被呈现出来,更显得生动而又轻松。实际上,儿童并不需要知道死亡背后的深沉,他们只要明白,死亡就像游戏那样平常轻松,而又实在地存在而又能让他们理解的。
2 在回忆中感受生命
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不会拽着“死亡”二字做文章,而是试图从死亡中传达有关生命的力量。这也是儿童在死亡认知之外延伸出的生命哲学。
艾斯本有一本介绍幽灵的书上说:“如果一个人在世的时候忘了做一件事,他死后就会变成幽灵。”于是在《爷爷变成了幽灵》的后半部分,就展开了艾斯本和爷爷找“忘记的事”的过程。这段寻找的过程,其实就是回忆的过程。他们都想起来彼此间许多的故事……最后,爷爷终于想起了——他忘记了和心爱的艾斯本说再见。这么多幸福的回忆串联起来,冲淡了因死亡而带来的痛苦。正如鼹鼠在初次面对獾的死亡时,它很孤单、沮丧,但“等到最后的积雪融化了的时候,动物们的悲伤也慢慢融化了。每当提到獾的名字,说起獾的又一个故事,大家都露出了微笑。”
死亡是生命的终结,然而,从死亡开始,回忆一整个生命历程,更显“生”的美好和温暖。爷爷变成了幽灵,却只是为了能回来和孙子说一声再见,这是血浓于水的亲情之爱;獾的死让儿童看到了獾平日里对朋友的爱,也看到了朋友们对獾的爱,这是深厚的友情之爱。
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真正想表达的意图是从死亡延伸出的生命价值。死亡与生命都很抽象,但当它们融入了儿童身边的爱与善,便显得真实又深刻。儿童的生命哲学,试图告诉儿童,死亡并不可怕,享受生命中的爱与被爱,才是生命的价值所在,也是“活着”的意义所在。
3 在告别中重回现实
文学毕竟不是真实的,但对于儿童,因他们善于模仿的特性而易收到影响。因此,带有“死亡”主题的儿童文学作品,更需要在结尾处画一个圆满的句号。无论儿童是否在作品中读到了爱与生命,都应该告诉他们,告别过去,重回现实。
爷爷记起自己忘记做的事,就是忘了和艾斯本告别。艾斯本与爷爷告别了,因此他放下心来。读作品的儿童也像艾斯本那样,告别了,他们也可以舒一口气。《獾的礼物》也有类似的告别形式:一个温暖的春日,鼹鼠走到他最后一次看到獾的山坡上,他想要谢谢獾送给他的离别礼物。这样的告别并不严肃庄重,就像是卸下了担子,重新回到他们自己原有的生活状态。
这些关于死亡的故事并没有止于死亡,它总会给你一个告别的过程,让儿童在悲伤中成长起来,在对死亡的认识中重拾希望。面对所爱之人的死亡,难过和悲伤是人之常情,重要的是,如何从悲伤中回到现实,如何正确面对生命的逝去与存在。把握现在和憧憬未来,是对自我生命的尊重,也是对死者生命的承诺。
4 在爱与死的永恒中得到净化
故事读完了,生命仍然在继续。当儿童面对死亡时,他们仍然会悲伤,但是,也许他们已经学会了告别,已经明白自己难过的原因,那是因为爱。
无论是《爷爷变成了幽灵》,还是《獾的礼物》,在“死亡”之外都融入了“爱”的主题。所爱之人的离去并不意味着失去一切,就像爷爷虽然离开了,但他的精神和气息永远留在艾斯本心里,就像獾仍然在动物们身边一样。
当爱与死融为一体,死亡便变得更有价值。对一个人来说,死亡是他人生的终点,但对整个世界来说,生命绝不会因此而终结。死亡不可避免,但是爱与温情,将伴随着生命永存下去。属于儿童的生命哲学,从对死亡的困惑开始,到对爱与生命的体验结束。爱与死的永恒在儿童文学作品的细腻刻画与脉脉温情中传递。
5 结语
儿童总是单纯的,他们自己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提出的“奇思妙想”,竟然会被当成“爱智慧”的哲学来解读。《爷爷变成了幽灵》、《獾的礼物》这类儿童文学读本,正是对抽象的生命哲学做出了回应。正如刘绪源先生所说:“它有多深,就该有多浅。”深,因为它们触及了死亡,触及了爱与生命;浅,因为它们针对儿童,它们以游戏和想象,以温情和回忆,串成了一个简单的故事。没有说教,却发人深省;弱化死亡,却强调永恒。
注释
[1][美]加雷斯·皮·马修斯,陈国容译:《哲学与幼童》,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66页。
[2]刘晓东:《儿童精神哲学》,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5页。
[3][美]加雷斯·皮·马修斯,陈国容译:《哲学与幼童》,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13页。
参考文献
[1][丹麦]金·弗珀兹·艾克松/文,[瑞典]爱娃·艾瑞克松/图,彭懿译.爷爷变成了幽灵[M] .武汉:湖北长江出版社,2007.1-25.
[2][英]苏珊·华莱文/图,杨玲玲、彭懿译.獾的礼物[M] .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1-23.
[3][美]加雷斯·皮·马修斯,陈国容译.哲学与幼童[M] .北京:三联书店,1992.1-66.
[4]刘晓东.儿童精神哲学[M]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82-114.
[5]吴正阳.论儿童图画书中的死亡阐述及其意义[J].昆明学院学报,2012,34(4):5-8.
[6]王姗.图画书阅读与儿童生命教育[J].文学教育,2011,(2):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