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indows DNA架构的ERP系统应用研究

2015-06-10 14:23孙志刚邹国忠
卷宗 2015年5期

孙志刚?邹国忠

摘 要:在讨论ERP的基本原理、主要框架结构以及Windows平台下COM+技术的基础上,结合两者特点,针对传统“C/C”和“B/S”两层结构的不足,确定了以COM/DCOM 和用来构造基于组件三层式应用程序的框架结构Windows DNA为核心,通过金蝶K/3 ERP系统应用研究分布式ERP系统的实现框架。

关键词:Windows DNA;ERP;COM/DCOM/COM+;三层体系结构

1 引言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一企业资源计划)是对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3种资源进行全面集成管理的信息系统,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利用现代企业的先进管理思想,全面地集成了企业的所有资源信息,并为企业提供决策、计划、控制与经营业绩评估的全方位和系统化的管理平台。

2 传统“C/S和“B/S”两层结构的不足

传统的两层“c/s”或“B/S”结构的ERP充分利用大型数据库本身固有的数据处理能力,数据处理的速度得到了提高,同时数据的安全也得到了保证。在结构上将应用分为两层:数据库服务器和客户端,借助微机和局域网做一定程度的分布计算。虽然这样,但是两层机构的还是有如下问题不能解决:

1.当用户量增大时,数据库的性能就会下降;

2.计算分布的峰值分配问题难以解决;

3.应用程序依赖于某一个特定类型的大型数据库,用户更换数据库类型需要大规模改动程序,甚至重写,因此,应用的移植性不够好;

4.客户端程序与数据紧密相关,如果用户需求变更,面临大量修改的程序,那么用户需求不易满足。

3 Windows DNA及DCOM

Windwos DNA是一种分布式的互联网应用框架,它被BLI GATES称为“数字神经系统”。这种结构的基本出发点是为了改善传统的C/S两层结构愈发表现出的局限性,创建一个基于Windwos平台的、集成的Client/Server模型和Web应用的分布式框架,并为这种应用提供底层的服务,以便开发人员直接利用,从而把主要的精力投入到与应用相关的真正的商业逻辑(Business Logic)上。在Windwos DNA框架中,分布式应用系统由前端表示层,中间业务逻辑层和后端数据服务层三个部分组成。

组件对象模型(Component Object Model,简称COM)。是一种以组件方式为发布单元的对象模型。这种模型使各软件组件具有跨平台和语言无关的特点,其广泛的运用在Windwos平台的各个层次。DCOM是COM在分布计算方面的自然延续,为分布在网络不同节点的两个COM组件提供了互操作的基础结构,它建立在分布式计算环境(DCE)的远程过程调用(RPC)基础上,采用DEC RPC的NDR(Network Data Rep—resentation)格式来进行数据分组与传输,并利用DEC RPC的安全机制进行数据安全认证和一致性检查。简单地说,DCOM不是编程语言.它是一种规范和服务,它建立在COM之上,并且提供了一种使COM组件加入网络环境的透明网络协议。

Windwos DNA的技术思想使应用开发有了明确的分工。一部分人员专注于中间业务逻辑层COM组件的开发和测试工作,另一部分人员根据商务逻辑的需要选择和使用COM组件,而不需要了解组件功能实现的内部细节,从而降低了开发的难度,将应用逻辑组件集中置于中间层,组件对象COM的可重用性减少了应用系统整合的管理和维护费用。商务逻辑改变时,不必改变整个页面源代码,只需调整中间层相应的COM组件。即可灵活适应商务逻辑的变化。这种应用模式能够提高系统的运营效率和安全性。

为有效地管理和利用COM组件,微软推出Microsoft Transaction Server,(简称MTS)。MTS为构建和分发基于COM/DCOM技术的三层应用提供一个Server端的运行环境。在这种应用中业务逻辑层的组件在Server上MTS的控制下运行。

4 Windows DNA在金蝶K/3ERP系统三层体系结构的应用

1. 金蝶K/3 ERP简介

K/3系统是一个三层结构的应用,系统安装也可以分为多个部分来进行,包括客户端、中间层、Web系统、数据库端等部分。客户端指的是基于Windwos的GUI桌面应用程序,需要安装在业务系统使用人员的机器上;中间层包括所有业务系统的业务逻辑组件,这些组件会被客户端所调用,是K/3系统的核心部分,对硬件环境的配置要求较高;Web系统则是用户通过浏览器来完成日常的业务处理,客户端不用安装任何系统,只需要浏览器就可以了;数据库端主要安装数据库产品和K/3系统的数据库端组件,是存储所有的业务数据的地方。

2. 金蝶K/3 ERP的Windows DNA架构

K/3系统是一个Windows环境下的典型的三层/多层分布式结构。

(1)表示层

根据需求分析及总体设计,表示层分为系统管理,系统工具,系统资料,采购管理,库存管理,生产管理,销售管理,成本管理,财务,综合查询等模块。为了提高发效率,前台程序设计力求做到构件、界面和代码的标准化。

(2)中间层

该层主要功能一是起到数据通信的桥梁作用。把客户端的数据传送到数据库,向数据库发送SQL查询,创建数据集,被动的把数据传送到客户端;此外,还起到业务规则的检验作用,负责对前台传回来的数据进行业务规则校验,数据类型的验证和合法性验证。业务类都部署在应用服务器上,业务类实现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数据安全与合法,业务类的运行效率与直接影响到中间层应用服务器的运行效率。在系统中每一模块业务共同编译成一个动态链接库文件。

(3)数据层

数据库的业务数据流的最终表现,数据结构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系统的运行效率可扩展性。因此在设计数据结构时应认真深入的分析业务需求、业务流程以及与其它业务的相关需求.充分考虑简化业务类及前台程序的编写,务求达到数学模型与实现业务的高度统一,减少不必要网络数据流量及单个业务的复杂度。

综上所述,使用三层结构,对系统的开发及其性能提升方面均都拥有众多优势:通过对商业逻辑和业务规则的仔细分析,对组件的接口进行一致、完备的定义,可以在不同系统之间同享组件,从而提高了软件的可利用复用度,节省大量开发时间;通过MTS/COM+运行环境提供的功能,如缓冲池、数据库连接缓冲、JIT等,极大地提高了应用程序的性能,同时提供了比较好的延展性。

5 结束语

本文通过阐述DCOM技术的特点。按照Windows DNA论述了金蝶K/3 ERP系统的实现框架,特别是COM+技术是Windows DNA框架中的中间层技术,它扩展并增加了许多企业应用功能,如:事务服务、安全服务、同步服务、消息队列组件、事件服务和集成的管理工具等。

参考文献

[1]张涛.企业资源计划原理与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2]罗鸿.企业资源计划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3]郑毅,陈洪亮.Windows DNA架构在ERP软件中的应用[J].开发应用,2004.

[4]卢彬,陈家琪.ERP中基于COM+的三层财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仪器仪表学报,2006.

[5]张云勇,张智江,刘锦德,刘韵洁.中间件技术原理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