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学的竞技体育组织

2015-06-10 06:25郭振
体育学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日本大学体育部棒球

郭振

摘 要:大学竞技体育是日本竞技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日本的大学竞技体育组织为研究对象,阐述日本大学竞技体育组织结构,选取全国大学体育联合会、全日本大学棒球联盟,以及早稻田大学的竞技体育组织机构为例,分析日本全国性、地区性和学校不同层次的大学竞技体育组织。研究认为日本大学竞技体育组织机构有以下特征:独立性、松散性、自治性、差异性、历史性和传承性。大学作为推动日本竞技体育发展的重要力量,相关经验对我国当前大学竞技体育在增强话语权和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方面具有借鉴意义。

关 键 词:学校体育;大学竞技体育;竞技体育组织;日本大学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5)03-0100-06

Abstract: University competitive sports are an important constituent part of Japanese competitive sports. Basing his research subject on university competitive sport organizations in Japan, the author expatiated on the structure of university sports organizations in Japan, and analyzed national, regional and scholastic university competitive sports organizations at different levels in Japan by taking National University Sports Federation, Nationwide University Baseball League and Competitive Sports Organization of Waseda University for example. The author concluded that university competitive sports organizations in Japan had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independent, flexible, autonomic, differential, historical and inherited. Japans experience related to university competitive sports as an important force for boos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ompetitive sports in Japan is significant for university competitive sports in China today to learn from in terms of reinforcing speech right and cultivating high performance athletes.

Key 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university competitive sports;competitive sports organization;universities in Japan

日本的高等教育机构是日本竞技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学生运动员的训练、比赛和教育的任务。由于日本现役运动员,特别是高水平运动员大都经历过高等教育,大学在运动员退役安置方面起到了就业引导的作用。日本高等教育机构有3种类型,国立、私立和公立大学。私立大学重视竞技体育,对提升学校知名度、增强校友凝聚力、加强校际交流、宣传学校文化等具有推动作用。可以说,日本竞技体育的发展依托于学校,尤其是大学。因此,研究日本竞技体育,有必要对大学竞技体育组织进行梳理。

1 日本大学竞技体育的组织系统

日本大学没有专设机构管理体育事务,是由公益财团法人——日本体育协会(简称“日本体协”)来组织管理的。该协会创建于1911年,第一任会长由时任东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嘉纳治五郎担任,他也是日本第一位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委员[1]。随着日本体育的发展,日本体协不再局限于日本奥委会相关组织方面的工作,对国民体育的振兴以及竞技体育的提升等方面也做出了努力。二战后,在日本体协的组织下,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得到很好的发展,如促成了国民体育大会的实施,举办了1964年东京奥林匹克运动会等,逐步形成了企业体育、生涯体育(终身体育)的模式,提升了日本竞技体育在国际赛场的竞争力。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历了泡沫经济时代后,企业体育衰退,导致在国际赛场上竞技力下降。为了应付此种局面,1989年,日本奥林匹克委员会从日本体协独立出来,专门负责日本国际竞技力的提升。日本体协不再负责奥运会等国际竞技比赛的相关事务,而是转向国民体育的普及和提高,以及推动终身体育的开展。由于日本体协是日本最高的体育组织管理机构,因此,在组织体系上,它是大学竞技体育组织的上位机构。下设3个组织:相关竞技体育团体,都、道、府、县体育协会,中央体育团体(这里的“中央”不是政府团体,而是指代各单项协会的中心机构)。

日本的大学竞技体育组织结构自上而下为:日本体育协会、竞技体育团体、学生体育联盟、各大学体育协会,是直线型的组织。其中,学生体育联盟负责大学间竞技活动的组织、管理、赛事运行等,是大学竞技体育组织结构的中枢。有以下特点:1)按照运动项目来建立联盟,如足球运动员有足球联盟,棒球有棒球联盟;2)一些联盟以性别区分建立;3)大多数联盟依据地域划分建立,一般有9大区联盟(北海道、东北、北陆、关东、东海、关西、中国、四国和九州)。各联盟会制定发展目标和设立组织机构,一般来说,目标是“发展、强化、普及”运动项目。联盟下设理事会,理事会的成员由加盟学校的领导者和职员兼任。管理运营建立在志愿精神和业余性的基础之上[2]。

尽管成立了大量的学生体育联盟,但是统一组织是日本大学竞技体育机构面临的难题,各大区之间的联盟联络活动较少。从日本大学竞技体育发展历程上看,首先形成了各学校的竞技体育组织,随着大学间的赛事活动增多,产生了校际间和地区性的竞技体育组织机构。在此基础上,各大学运动部以项目和地区为中心,以赛季或是联赛的形式,进行校际竞赛[3]。二战后,日本政府对旧有学校体制进行改革,催生了全国性大学竞技体育组织,而这些组织是建立在先前的以项目和地区为中心的学生体育联盟上。可以看出,日本的大学竞技体育组织是以学校(间)、地区、全国进行构建的。竞技组织又以项目和地区为中心,形成了诸如早稻田棒球部,东京6大学棒球联盟,关东、甲信越地区大学棒球联盟,全日本大学棒球联盟的竞技组织模式。另外,大学竞技组织分属于各竞技项目组织,如东京6大学棒球联盟隶属于日本棒球协会,而各项目的组织,如全日本大学足球联盟和全日本大学田径联盟相互之间是没有联系的。这就导致了日本的大学并未形成统一的竞技组织机构。在这种组织机构下,一部分竞技比赛,如棒球、足球、田径等关注度较高,而多数竞技项目的比赛以及综合性的竞技比赛并未出现[4]。

2 全国和地区的大学竞技体育组织

日本有两个全国性的大学体育联盟,“全国大学体育协会”和“全日本大学体育联盟”,这两个组织的职能各有侧重。对于竞技体育而言,全日本大学体育联盟以及旗下以项目为中心,形成全国性(地区性)的竞技项目组织是主导组织机构。

2.1 全国大学体育协会

虽然在日本高等教育机构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竞技组织机构,不过,日本有全国性的大学体育组织,称之为“全国大学体育协会”(Japanese Associ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简称“大体协”。较之一些学校和地区性的大学竞技体育组织,大体协成立时间较晚。该组织萌芽于二战后对旧有学校体制的改革阶段。体育作为教育课程被纳入1949年学制改革而建立的新制大学系统内。为了讨论和确定大学体育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日本文部省同年8月份举行了新制大学体育协商会议,以此为契机,于1952年成立了大学体育协会。1969年10月,名称变更为“全国大学保健体育协议会”,1973年10月,改为“社团法人全国大学体育协会”,2012年1月,改为“公益社团法人全国大学体育协会”[5]。

大体协的目的是对大学教育相关的体育活动(包括保健教育以及竞技体育)进行研究和调查,支持教师发展(Faculty Development,FD),对会员间的体育活动进行评价和表彰,旨在促进大学体育教育的发展。主要的工作内容为,对大学体育进行调查研究、表彰,相关团体的联络以及资料的发行[6]。虽然大体协是全国性的大学体育组织,但是并没有组织竞技比赛的任务,各大学竞技体育组织也并不隶属于大体协。从大体协的目的和工作内容看,其偏重于体育教育以及教师培训方面的工作,而非竞技体育。此外,大体协每隔几年会发布一份有关日本大学生体质调查报告,监测大学生的体质动向,这是日本大体协的一项重要工作[7]。

2.2 全日本大学体育联盟

大学体育联盟是日本大学竞技体育组织的中坚力量。各联盟以项目为中心,分为两级结构:1)全日本大学体育联盟。主要负责组织全国性的大学生比赛、与其他竞技组织(如企业体育组织)的对抗比赛、选拔优秀运动员参加国外比赛等。如日本学生田径联盟,有一套完善组织机构。社员总会是联盟的最高机构,下设监事和理事会,理事会包括8个委员会,另有事务局和学生役员两个机构;这些组织负责管理全国8个地区的学生田径联盟[8]。田径联盟每年组织全国性的大学生田径比赛,负责选拔优秀运动员参加国外的比赛,以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2)各地区体育联盟。主要任务是组织和管理该地区的竞技项目。这些联盟依据行政区域划分为9个大区,大区联盟下形成了一些小联盟。大区联盟以关东地区和关西地区为代表,知名的小联盟有“关东六大学”,每学年会定期举行棒球、足球和美式橄榄球等比赛。从组织结构上看,全日本大学体育联盟统辖管理各大区联盟。不过,实际操作中,大区和小联盟具有很强的自主权,比如在赛事的组织方面,全日本大学体育联盟无权干涉大区联盟的活动。此外,一些联盟的赛事水平要高于全日本体育联盟组织,大学竞技文化的传承方面也要优于全国性的联盟。例如,“关东学生田径联盟”旗下的“箱根接力跑”,虽然是隶属日本学生田径联盟的赛事,不过,“箱根接力跑”的组织机构、规则制定、参赛学校、服务人员等各个方面的事务,都是以关东学生田径联盟注册的大学参与为必要条件,日本学生田径联盟不把该赛事列入年度日程。全日本大学接力跑赛事的历史、竞技水平、影响力远不及“箱根接力跑”。

2.3 全日本大学棒球联盟

棒球是日本公认的“国技”,其长盛不衰与其培养出了大量的优秀选手密切相关。日本在各年龄层面都建立了棒球组织,形成一些经典赛事,尤其是学生棒球,在日本青少年中有极高的人气。如棒球“甲子园”,是日本高中棒球运动员终极梦想。每年夏季的甲子园比赛,吸引了大量民众的关注;大学棒球赛事中的“早庆战”,至今已有110年的历史,培养出大量既有个性魅力、又有球技水平的运动员。学生棒球的发展与其历史悠久、高效运作的组织机构密切相关。日本学生棒球协会成立于1900年,负责日本各层次学生的棒球活动的开展、组织、推广活动。旧有学校体制下,日本没有全国性的大学棒球协会,相关事务是由学生棒球协会负责。教育改革时期新制大学形成后,在日本学生棒球协会组织下,于1952年成立了全日本大学棒球联盟(JUBF),统辖7大地区的26个大学棒球联盟。2012年,该组织变更为公益财团法人。全日本大学棒球联盟的目的是以日本学生棒球宪章为基准,为大学棒球的健康发展做贡献[9]。全日本大学棒球联盟只负责3项赛事:负责选拔大区联盟中的优胜大学代表各大区参加日本大学棒球锦标赛;负责选拔国内优秀的学生运动员参加日美大学棒球锦标赛和世界大学生棒球锦标赛。日本国内其余的比赛则由大区联盟或小联盟负责。至2013年,全日本大学棒球联盟旗下共有378所高校,24 297名学生运动员[10]。

综上可见,全国大学体育协会几乎不涉及大学竞技赛事,全日本大学体育联盟则负责组织日本大学竞技体育的对外比赛,对内协调各竞技联盟之间的关系,以项目为中心形成的大学竞技组织则在该项目的发展中拥有很大的话语权。由于一些运动项目的全国联盟(地区联盟)竞技水平较高、文化传统悠久,使得全日本大学体育联盟在日本国内的地位较为尴尬,全国性的大学体育联盟并没有实际的组织权力。

3 早稻田大学的竞技体育组织

不同于国立大学和公立大学,由于私立大学在经费、招生等需要自行解决。因此,私立大学极为重视竞技体育的开展,以便通过赛事提升学校的知名度,从而扩大办学经费来源,扩大招生规模。可以说,日本的大学竞技体育发展至今,是以私立大学为支撑的。对早稻田大学进行个案研究,能够发现日本大学竞技体育组织的一些特点。

早稻田大学竞技体育组织的发展形态是从各项目的体育组织逐步演变为大学统一的体育组织。体育活动引入大学后,学生以兴趣结识,形成“同好会”,开展校内和校际比赛。在此基础上,自发形成了运动部(体育部)。当校内和校际比赛出现争执或是冲突时,就需要上位机构来解决这些问题。起先是运动部或是校方出面解决争议,随着校际比赛举办频繁,加之校务增多,学校管理者便设立专门机构统筹各运动部的活动,由此形成了全校的竞技体育组织。

成立初期,早稻田大学并未有统一的竞技体育组织,各项体育活动的开展和管理以学生自治形成的运动部进行,运动部组织松散,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自1902年开始,早稻田大学的学生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创办了柔术、击剑、射箭、棒球、网球、赛艇6个体育部,正式开展校内和校际的竞技比赛。体育部中,最为盛行的比赛是棒球和网球。以棒球为例,由早稻田大学发起与庆应大学之间的棒球比赛,自1903年至今已有110多年的历史(期间因太平洋战争被迫中断)。“早庆战”已成为日本棒球的经典赛事,培养了大量的高水平学生运动员。20世纪初期至二战前,日本竞技体育主要依靠学校尤其是大学推动发展,大学培养的运动员代表日本参加世界性的比赛,此时的早稻田大学在竞技体育上成绩斐然,如日本第1位奥运冠军织田干雄,就是早稻田大学培养的。这一时期,早稻田大学逐步形成自己的竞技体育文化。1927年,在各体育部组织下,于5月份设立“体育日”。新加入的学生运动员组队游行;之后,校长以及体育部OB(old boy,即先进入组织的人)代表讲话,授予上一年度的优胜者名誉旗帜。这一活动持续并沿袭至今,成为各体育部新生入会和表彰仪式。通过“体育日”的方式,早稻田大学的竞技体育文化得以传承。

20世纪50年代后,在大学体育行政一体化的背景下,为了充实发展课外体育与体育教学活动,早稻田大学设立“体育局”,合并了体育会和体育部,结束了先前竞技体育活动的松散管理状态,在全校建立了统一的行政组织,统筹管理体育事务。合并后,体育局统辖34个体育部。“体育局”的设置促使早稻田大学的竞技体育进入稳定发展时期。2003年4月,为了适应新时期竞技体育发展需要,早稻田大学体育局改组为“竞技体育中心”。主要负责4个方面的工作:加强体育各部门之间联系;在经费上支持体育各部门;体育设施管理运营;与其他组织协作,达成既定目标。至2014年,竞技体育中心下设摔跤、羽毛球、空手道、马术、足球、相扑、弓道、射击、高尔夫、少林寺拳法等44个体育部,学生约2 400名,男女比例为2︰1,学生依靠各校区体育设施以及校外租赁的一些场地设施进行训练[11]。

早稻田大学竞技体育在百余年的进程中,在各个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传统,是日本的大学竞技体育的代表。在竞技水平方面,依托学校竞技体育组织,培养了大量高水平运动员,这些运动员能够代表日本参加世界性的竞技比赛;在文化方面,坚持以运动项目为中心,借助体育部的组织形态,逐步形成竞技体育文化;在管理方面,依托竞技体育中心,协调各项事务,促进了大学的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在传承方面,各体育部面向全体学生,以高年级学生带动低年级学生参加竞技比赛,设立“体育日”,传承竞技体育文化;在比赛方面,各体育部每学年都会在校际间举行大量的比赛,一些比赛吸引了社会的关注,在提升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同时,也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

4 日本大学竞技体育组织特征和形成机制

4.1 组织特征

1)独立性。

日本大学竞技体育机构独立性主要表现:(1)大学竞技体育组织多为法人机构。地区性的大学竞技体育机构多为一般财团法人机构,全国大学竞技体育机构为公益财团法人机构。虽然从组织层次看,都隶属日本体育协会,但在竞技体育组织、比赛、管理等方面,并不受日本体协的制约,具有独立性。(2)大学竞技组织机构运行的独立性。各大学竞技体育机构各自独立运行,互不干扰,在赛事组织方面具有很大的话语权。如关东学生田径联盟旗下的“箱根往返接力跑”,是日本体育界的一大著名赛事。“箱根往返接力跑”并不属于日本学生田径联盟,虽然联盟下设全日本大学生“出云接力跑”,但论历史传统和社会影响力,远不如“箱根接力跑”。各竞技体育组织独立运行的特征产生了一些固定的赛事,并形成了文化传统;与此同时,也致使大学竞技组织的松散发展,虽然产生了大量的比赛,但联盟各自为政,使得全国性的统一赛事很难形成。这也是日本从未产生过全国性的大学生运动会的组织性原因。

2)松散性。

日本的大学竞技体育机构的独立性导致了各组织机构的松散性。表现在:(1)不同属性的大学有不同的竞技组织,一般来说,国立(包括公立)和私立大学之间的竞技组织,多数是分开的。如东京6大学竞技联盟,是私立大学间的竞技比赛组织者。(2)日本的大学竞技组织多以单一的竞技项目形成联盟,诸如棒球联盟、足球联盟、田径联盟等。在日本高等教育的重镇——关东和关西地区,形成了以私立大学为中心的竞技组织,但这些联盟的比赛运行仍旧依托各单项竞技组织进行。如早稻田大学和庆应大学棒球比赛,早稻田大学和明治大学橄榄球比赛,这些比赛隶属于不同的竞技体育组织。(3)纵向方面,日本的大学竞技体育组织自上而下未形成统一的组织形态。虽然有全国性的大学体育组织,但并未统领日本各大学的竞技体育活动;横向方面,大学各竞技组织是以地区、属性和竞技项目结合在一起,难以整合成统一的组织机构。

3)自治性。

日本大学竞技体育组织机构的自治性主要表现在各地区和大学内部竞技体育组织方面。(1)从日本大学竞技体育机构的产生来看,各大学的竞技体育组织多是由学生自发形成的,早先源于志趣相投的学生形成的“同好会”,在比赛争端的解决、规则的制定、竞技组织的形成等方面都是一种自治行为。体育部时代后,沿袭了学生自治行为,体育部成为自治共同体,极大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赋予了学生组织的自主权力。比如,各体育部可以自行联系和组织校外比赛,并负责比赛中争端问题的解决等事务。(2)各大学竞技机构有专门负责运行的管理人员,这些人员来自于该机构下的各个大学。如日本学生田径联盟,其最高权力机构为社员总会,下设理事会、监事会和学生役员,理事会和监事会是由大学教师或是毕业校友担任,学生役员由现役的学生担任,这样,既突出了大学管理者在竞技组织机构上的权力表现,也赋予了大学生话语权,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推动学校竞技体育的发展。

4)差异性。

虽然日本存在3种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但竞技体育组织在私立、国立和公立大学中的差异并不明显。比如,东京大学的体育(运动)部组织规模(46个体育部)和早稻田大学的体育部相差无几。私立大学和国、公立大学的竞技体育组织差异主要体现在招生制度方面。由于私立大学要自筹经费,招生成为办学经费的一大来源。因此,各私立大学极为重视竞技体育,形成了完善的竞技体育组织机构,通过“特待生制度”,提供丰厚的奖学金,吸引高水平的学生运动员,通过赛事的参与和高水平的竞技展现,进而提升学校知名度,扩大招生规模,推动学校的发展。可以说,竞技体育组织是日本私立大学能够长期发展的重要因素。较之于私立大学,日本政府对于国立和公立大学在办学经费上予以支持,而不需要大学自己承担经济来源的压力。因此,这两类大学,特别是国立大学在招收高水平的学生运动员方面,并没有相应的政策倾斜。这也导致了私立大学与国、公立大学竞技体育水平的差异。2014年秋季的东京六大学棒球比赛,作为联盟中唯一的一支国立大学棒球队,东京大学创纪录的86场连败[12],佐证了日本私立大学与国立大学竞技体育水平的差异之大。在高等教育机构中,私立大学是日本高水平运动员的主要培养园地。

5)历史性和传承性。

日本的大学竞技体育组织是以学校-地区-全国的线路发展,这种线路突出大学的主体地位,使得大学竞技体育展现出多样性、历史性和传承性。大学以项目为中心形成了自我的竞技文化和历史,如早稻田大学和庆应大学的棒球、筑波大学的足球、明治大学的橄榄球等,在社会上有极高的知名度。日本历史悠久的大学几乎都有知名的体育部。学校竞技项目的发展是以各体育部为单位,体育各部形成了自我文化,如部徽、部歌、比赛记录、颜色标识和旗帜等等,这都是竞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以校际间、地区间的比赛为基础,各联盟形成了赛事文化:“早庆战”已成为日本棒球文化的一部分;“箱根往返接力跑”是日本新年3大习俗之一。这些大学间赛事是经过长年累月的积淀和传承才得以形成文化传统的。长期的比赛积淀,以体育部、校际、地区,以及全国性的竞技组织为依托,使得大学竞技文化得以传承。大学之间的竞技文化有异同,各大学的竞技组织形成的自我标识,如校徽、校旗、校色等,在校学生和毕业校友通过观看大学的比赛,能够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日本大学竞技体育文化已演化成大学文化一部分,成为大学精神传承的重要推动力。

4.2 形成机制

日本大学竞技体育所遵循学校-地区-国家的组织发展脉络,以运动项目为中心发展思路,是日本大学竞技体育组织特点形成的历史性依据,以此形成了当前大学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由于过分强调学校和地区在竞技体育组织中的地位,因此,地区结成的传统赛事联盟在大学竞技体育的发展中具有很大的话语权,在传承大学竞技体育文化的同时,也导致了大学竞技体育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组织和管理问题:局部与整体的冲突。虽然日本在二战后形成了全国性的大学竞技体育组织,但依旧很难打破大学竞技地域性组织传统。此外,私立和公立大学共享组织机制,但是,由于在招收高水平运动员,以及学校竞技文化传统方面,私立大学具有制度保障(特招生制度,学习管理等制度)和文化优势,致使私立大学的竞技水平远远高于国立大学。可以看出,不同于美国NCAA高效的全国性布局,当前日本的大学竞技体育组织管理和运行机制虽然建构了全国性的组织体系,依然难以协调地域各自为政的发展态势。在运动员的培养、教练员的流动、运动项目的推广等方面问题重重。重复性赛事组织过多,组织效率低下,难以形成全国性的竞技比赛,即便有,其底蕴和影响力也不如地区性的大学竞技比赛。因此,在借鉴日本大学竞技体育组织经验的同时,也要看到其不足之处。

5 对我国大学竞技体育组织的启示

5.1 加大话语权,确立在国家竞技体育组织中的地位

从我国大学竞技体育的发展史来看,清末民国时期的大学竞技体育能够代表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无论从体育项目的引入,还是参加远东运动会、奥运会的运动员,抑或是全国和地区的竞技体育组织成员,都是依托于大学生运动员和大学管理者。形成了华东6大学、北平5大学等地区大学联盟。由于这一时期所形成的体育组织,大多数是由大学机构发起的,因此,大学在体育活动中起到了引领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竞技体育全面“苏化”背景下,割裂了清末民国时期的大学竞技体育组织的延续性,在高效的计划行政命令下,以体委系统为代表的全国性的体育组织取代了大学机构,大学竞技体育组织很快丧失了体育话语权,国家主导的自上而下的竞技体育体制逐步确立。虽然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引导大学竞技体育组织发展,时至今日,大学竞技体育依旧很难在国家竞技体育组织中确定自己位置。而从日本大学竞技体育组织脉络看,其特征体现的原因在于大学竞技体育组织能够把握竞技体育发展的话语权,进而在国家竞技体育组织中拥有一席之地。因此,在当前竞技体育改革的背景下,应适当给予我国大学竞技体育组织的话语权,从而确立在国家竞技体育组织中的地位。

5.2 传承大学竞技体育文化,培养高水平的学生运动员

对于我国大学竞技体育组织而言,由于本身组织机构的羸弱,加之国家体制的变革,政治取向的转变,影响了大学竞技体育文化的传承,从而导致了我国大学竞技体育文化的历史缺失。自20世纪50年代末期至今,在不断完善的3级训练体制下,我国绝大多数的高水平运动员的竞技培养路径为体校-体工队(体育学院)-国家队。高效的训练体制以及在高水平竞技比赛中所取得的成就,使得举国体制垄断了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可以说,我国的大学竞技体育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内因上,话语权的缺失致使大学竞技体育文化的缺失;外因上,自上而下建构的竞技体育体制冲击了大学竞技体育组织。日本的大学竞技体育组织的大学-地区-国家的自下而上的发展路径,能够建立稳定的组织文化基础,从而规避外部环境对大学竞技体育发展的消极影响。历经百余年发展,在稳定的大学竞技体育组织机构下,一些经典的赛事得以传承,这些赛事又构筑了各大学的竞技体育文化,成为大学发展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这些赛事在百余年的发展中,水平逐步提升,进而成为日本竞技体育的中坚力量。从2012年伦敦奥运会日本参赛代表团的运动员名单来看,绝大多数的运动员都是大学生[13]。因此,应当挖掘我国大学竞技体育的文化,以项目为中心,逐步形成一些经典赛事,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生运动员,推动我国竞技体育体制改革。

2014年6月23日,日本奥委会与552所大学(包括短期大学)达成协议,在与奥运会相关的教育、推介、培养人才等方面进行合作,并充分利用大学资源,为2020年东京奥运会提供场地设施、培养志愿者以及运动员等方面的合作。可以看出,大学是推动日本竞技体育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尽管日本的大学竞技体育存在着一些问题,一些研究者也提出了建议。如在竞技体育组织方面,应当建立全国性的统一组织,而非以项目各自为政[14]。应当看到,大学竞技体育在日本竞技体育界所处的核心地位,尤其是在企业竞技体育衰退的现实情境下,日本竞技体育的发展更加依赖于大学。较之日本,或许我国大学竞技体育组织独立性、历史传承性的缺失,是当前大学竞技体育面临诸多困境的根源。

参考文献:

[1] 日本体育協会. 日本体育協会五十年史[M]. 東京:日本体育協会,1963.

[2] 井上 功一,入口 豊,太田 順康,等. 大学競技スポーツ組織の現状と今後の展望一アメリカNCAAに焦点を当てて一[J]. 大阪教育大学紀要,2001,50(1):193-210.

[3] 村木征人. スポーツ·ティームの組織形態とコーチの役割:日本の大学運動部における諸問題に関連して[J]. 筑波大学運動学研究,1995,4:29-43.

[4] 井上 功一,入口 豊,大久保 悟. 日本の大学競技スポーツ組織に関する一考察[J]. 大阪教育大学紀要,2010,59(1):1-12.

[5] 全国大学体育連合60周年記念誌編集委員会. 全国大学体育連合60周年誌:公益社団法人移行までの活動[C]//東京:全国大学体育連合60周年記念誌編集委員会,2013:21-22.

[6] 公益社団法人全国大学体育連合 目的·沿革[EB/OL]. http://daitairen.or.jp/?page_id=1784,2014-10-10.

[7] 全国大学体育連合情報企画部. 平成24年体力測定結果調査報告書:国公立大学,私立大学·短期大学[M]. 東京:全国大学体育連合,2013.

[8] 公益社団法人日本学生陸上競技連合 組織図[EB/OL]. http://www.iuau.jp/soshiki/H26soshikizu.pdf,2014-10-10.

[9] 公益財団法人 全日本大学野球連盟 定款[EB/OL]. http://www.jubf.net/profile/index03.html,2014-10-10.

[10] 加盟校数および部員数[EB/OL].http://www.jubf.net/info/

playernum.html,2014-10-10.

[11] 早稲田競技スポーツセンター概要[EB/OL]. http://waseda-sports.jp/center/,2014-10-10.

[12] 東京六大学野球、立大の優勝持ち越し 東大は86連敗[EB/OL]. http://www.nikkei.com/article/

DGXLSSXK00323_W4A021C1000000/?uda=DGXZZO0218874021122012000023,2014-10-26.

[13] 第30回オリンピック競技大会(2012/ロンドン)日本代表選手団[EB/OL].http://www.joc.or.jp/games/

olympic/london/japan/,2014-11-26.

[14] 友添 秀則. 現代スポーツ評論(14)[M]. 東京:創文企画,2006:13.

猜你喜欢
日本大学体育部棒球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colorectal tumour vasculature using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Correlation with angiogenesis and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打棒球
提高体育部办公室工作质量的途径分析
体育运动员的训练及其合理营养摄入
“合格”
哈尔滨工程大学体育部国际化合作教育探析
棒球
日本大学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特点探析
生命表在运动寿命研究中的初步探索
“大”一号棒球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