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彤
任何空白都有很强的可塑性,可以向善恶两端推演,所以空白未必就是洁白。
在食用油里,橄榄油是最贵的,也被认定是最好的,橄榄油的特殊就在于它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很高,这一成分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与之相对的是,那些吃起来很香的动物油,价格便宜的棕榈油,之所以不招人待见,都是因为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后者有加剧血管硬化的特点。
“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区别在于,前者在化学结构中有一个或者多个“氢键”还没有饱和,这个“不饱和”就增加了它的可塑性,一旦加热时油温过高,或者反复煎炸,“不饱和”的氢键就会因为加氢而成为“饱和”,由此变成一直被医学家诟病的“反式脂肪酸”,之前的优点迅即变成致命的缺陷。
“变节”后的“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的伤害,远远超过“饱和脂肪酸”。也就是说,“人造黄油”比天然黄油对人体的不利还要多,而我们热油炒菜的过程中,越是“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油,越有生成“反式脂肪酸”的空间,越有被“人造”的可能。
从这个角度上说,那些“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油脂,反倒显得比“不饱和脂肪酸”要“坚贞不屈”了,它们已经饱和了的氢键没留给“反式脂肪酸”生成的机会,自然没留下被进一步“污染”的空白,这也是为什么油炸方便面和肯德基、麦当劳之类煎炸品,會使用棕榈油,而不使用橄榄油的原因。
因为棕榈油是植物油中含“饱和脂肪酸”最多的一种,因为“饱和”,所以没有变形的余地,经得起反复煎炸,不像“橄榄油”那样因为“不饱和”而容易“变节”。
和人接触,如果你留意,你能很快感知到他的教育背景。一个没能在十七八岁上大学的人,即便之后自学成才,也总会在气质中表现出知性、理性的欠缺,这和他们世界观、价值观形成时的教育缺失有很大关系。
人的十八九岁之前,是一片空白,这个时候能接受系统教育、思维训练,就是在抢占这片空白,最大限度地使他们的思维、观念被优质资源、正确引导充斥到“饱和”状态,不留下变形、被扭曲的机会,这在药理学上称为“竞争性抑制”。
为了消炎吃“磺胺”类药物时,有个“首剂加倍”的规矩,就是第一次服用的磺胺药物的剂量,应该是正常的两倍,为的就是使药物在第一时间,最大限度地和细菌抢占“靶点”,让细菌因为抢不到“靶点”而无法在体内“肇事”。高等教育的价值也在于此,要在与非理性、非科学的竞争中,使年轻人处于理性、科学的“饱和”状态,不给社会残渣、文化糟粕可以染指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