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娅君
摘要: 大多数语文阅读教学研究成果更多体现在细节反思和教学技巧上而较少提供如何进行文本整体性梳理的思考,并对其作论证和应用。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操作者们正热切地期盼着有一种新的思维——“全认知”思维来改变当前窘状。“全认知”对语文阅读文本的整体性梳理具体表现为: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全认知;语文阅读文本中的全认知;语文阅读字、词中的全认知。
关键词:全认知、语文阅读、整体、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
语文课程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多种课程性质,这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满足于使学生达到理解学习文本本身语义这一层面,更需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完成贴近文本、感受文本、体悟文本的过程,在语文学习中学会体会意境、欣赏魅力、理解思想并以规范而典雅的语言完成表达。但是,在很多教师的语文阅读教学中,仍普遍存在着急功近利、重应试轻读书等现象。语文教材修订后出现的文本容量加大和内容难度提高的特点,为阅读教学提出了更为艰难的挑战。研究者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过很多的研究和思考,在改善传统语文阅读教学方面提出了许多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的理论成果和教学方法。但笔者通过实际教学经历的观察,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仍不容乐观,大多语文阅读教学研究成果更多体现在细节反思和教学技巧上而较少提供如何进行文本整体性梳理的思考,并对其作论证和应用。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操作者们正热切地期盼着有一种新的思维——“全认知”思维来改变当前窘状。
(一)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全认知
按照全认知理论的视角来看,全认知理论中“子系统”与“母系统”之间的关系可以较好地解释阅读教学与语文教学之间的关系。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子系统”,阅读教学的各个组成元素及元素之间的结构关系均能与语文教学的各个重要要素相互映射,彼此相合。所以,采用全认知理论中的子母系统之间关系的整体缩影律的视角可以很好地帮助研究者梳理语文教学和阅读教学的联系,实现阅读教学的系统性改进。由此可见,阅读教学与语文教学之间的关系不能被简单地理解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二者是相对的子母系统关系,阅读教学作为“子系统”存在时,它与语文教学这一母系统自然符合“整体缩影”规律。也就是说,阅读教学与语文教学在信息方面区别只在于信息量的大小、多寡而没有部分与整体之别,任何‘部分都是整体中的部分,都反映了整体;“学习一篇文章,就是进入一个新的天地!替换一个语词,调整一个句序,实际是精神替换和调整。” [1]
(二)语文阅读文本中的全认知
“阅读文本”是学生学习语文阅读的重要依据,学生学习语文就是透过阅读文本,与文本的创作者进行对话。在学生体味文本的同时,对创作者当时的时代背景、创作者自身所处的阶层和生活经历以及创作者字里行间中抒发的个人感情,进而提升语感素质,学会用得体恰当的语言形式完成自己需要的表达甚至加深对自然、生命和社会的理解提升生命质量。语文阅读教学中采用的“阅读文本”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均是经过教材编者和教学实施者精心选择的经典范例,每一篇文本都有其自身鲜明的特点,这些特点或者是在语言方面将某种语言形式运用的炉火纯青,或者是文章内涵方面发人深省,或者感情方面令人感同身受感人至深。可以说阅读一篇文章,我们就像在了解一个人,从他的遣词用句、情感状态到他的生活经历乃至时代背景所賦予他的种种机遇与挫折。所以“阅读文本”本身具有全认知性。学生接触作为“子系统”的文本时,创作者的时代社会背景、创作者生活经历和创作者的思想感情等“母系统”就会被激活。同理学生只有深刻理解了创作者的时代社会背景、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后才算真正完成阅读文本的学习。
(三)语文阅读字、词中的全认知
阅读文本的载体是语言文字,也就是字、词。我们可以把字、词理解为一个个“子系统”,句子、段落便自然而然成为其对应所的“母系统”。 个别字、词的选用会影响整个句子的表达,关键句子会决定读者对段落的解读,文本的段落会左右这篇文本的表达形式和情感抒发。这些说明语文阅读中的字词具有全认知性,它们作为“子系统”和“母系统”表现为互相包含、相互促进的关系,虽然“子系统”信息量有限,但是它们包括和映射着“母系统”的所有信息点;与此同时,“子系统” 所有信息的呈现与表达又受到“母系统”所具备的信息源控制和制约。并且阅读文本中的字词与文本的关系也符合全认知性规律中的重演进化律,子系统”与“母体统”的演变发展轨迹同轨。既可以由“子系统”的演变发展轨迹推导出“母体统”的演变发展轨迹;反之亦可以由“母体统”的演变发展轨迹演化出“子系统”的演变发展轨迹。这就是索绪尔认为的,语言作为符号的表达,有两种必要的作用,一种是语序轴的作用,一种是联想轴的作用。所谓语序轴,即语言符号横向结合的顺序;所谓联想轴,即每一个语言符号都会引起纵向的联想并带出与它相近的一系列语言。[2]
参考文献:
[1] 刘宗寅、秦荃田.全息教学论原理[M].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
[2] 王尚文.语文教学原则·全息性原则,中学语文教学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