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刚
“没有建设用地指标,有项目也干不了。”近日,一位乡村旅游企业主对笔者道出了他的苦恼。但是,北京休闲农业创新联盟秘书长李河对此却有不同看法,确实,我国严格限制耕地转为建设用地,农村土地承包法也明确规定,承包方必须维持土地的农业用途,不得用于非农建设。“耕地红线也是旅游企业应该坚守的底线。但京郊农村还是有大量可利用的土地资源的,关键在于如何加以充分利用。”
农旅融合起步早
“京郊农业早已不是传统意义的农业生产,大部分已转型,与二、三产业结合紧密,要么进行农产品深加工,要么农旅结合,传统农业生产所占比重一直在下降。”李河说。
笔者翻阅资料也发现,早在20世纪90年代,已经有外国游客深入京郊山村租赁农家院用于度假。
京郊乡村为何走向农旅融合?李河说:“一则京郊土地有限。周边省份的大规模农垦基地动辄10万余亩,在北京休闲农业创新联盟的成员中,8000亩的农庄就算是最大的了。二则租金和人力成本较高。因此,京郊的农业生产不具有大规模、低成本生产的优势,只能走农旅融合、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道路。”
田妈妈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园区经理杨斌认为:“在京郊农村投资农业相关产业的,往往都要往乡村旅游方向发展。因为,京郊农村土地租赁、人力等成本较高,这就促使京郊农业不能仅停留在农业生产层面,而是将一、三产业结合起来,走农旅结合之路。”
目前京郊乡村旅游已经日益成熟,“仅北京休闲农业创新联盟就集纳了近百家京郊乡村旅游企业,农庄、花卉中心、乡村酒店、酒堡、采摘园应有尽有,住宿、餐饮、采摘、娱乐、农产品销售全都涉及。”李河说。
在8月份国家旅游局表彰的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模范户、金牌农家乐、致富带头人、创客示范基地中,北京市就有269个(村、户、个人)获表彰。
有限资源灵活用
“京郊乡村最具旅游开发价值的土地资源之一就是闲置宅基地。目前,京郊农村有大量闲置民宅可供开发。”北京市密云县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肖春利说。
肖春利介绍:“截至目前,密云对闲置宅基地的利用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以村为单位,成立乡村旅游类合作社。农民以闲置宅基地入社,但是农户资金有限,深度开发有瓶颈。二是以企业投资为主导,由企业统一投资、规划、运营。三是‘企业+农户,农民以宅基地入股、企业投资改造并负责运营。”
“目前最有效方法是政府统筹下的整体改造,在统一规划下保护村落原貌,建设住宿、餐饮等设施。京郊的此类案例有很多,如密云县不老屯镇史庄子村,依托‘不老湖发展民俗旅游,由北京市建委统一设计,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游玩、垂钓。”肖春利说。
另外,肖春利说,虽然国家对“基本农田”有严格保护政策,但是在限制较宽松的“一般农田”上,还是允许建设“温室”。因温室具有遮风挡雨、反季节栽培等优点,所以很容易跟旅游业结合。京郊温室主要分为两类,一是“连栋温室”,二是“日光温室”。
据介绍,连栋温室是20世纪80年代我国从国外引进的一项农业技术,通常采用玻璃等透光材料搭建。据北京华清天融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式军介绍,在连栋温室引进和发展阶段,国家对其采取了鼓励和扶持政策,因此连栋温室获得较快发展。一些乡村旅游投资者将连栋温室甚至改造成了住宿、餐饮场所。2014年,北京对类似的违规用地行为进行了整治,拆除了一些违规温室。
与连栋温室相对应的是,投资较少、技术要求较低的日光温室。肖春利介绍,日光温室以反季节蔬菜、水果种植为主,对城市游客有一定的吸引力。它的经营单元较小、投资也较少。在京郊的日光温室很多,以此为基础开发的观光、采摘等类型乡村旅游点也很多。
笔者还了解到,除了上述用地方式外,京郊还有树屋、森林氧吧、帐篷营地、房车营地、亲子乐园等用地形式。
差别用地待细化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到:“落实差别化旅游业用地用海用岛政策,对投资大、发展前景好的旅游重点项目,要优先安排、优先落实土地和围填海计划指标。”这为乡村旅游用地释放了积极信号。
“虽然国家对乡村旅游用地有鼓励政策,但目前没有明确的实施细则。”肖春利说。
“国家划定18亿亩耕地红线,是经济安全的重要保障。但我也期望政府部门能适当在城郊农村增加旅游用地指标,或者是给一些临时建筑设施较宽松的政策,给乡村旅游创业者一个探索空间。”杨斌说。
根据规定,农业用地可以配套建设3%~5%的管理用房,最高不超过10亩,用作仓储和展销,目前这部分建设用地也被大量用作旅游接待之用。
目前京郊很多農庄采取了一些灵活措施来解决接待设施不足的问题,如帐篷、树屋等。“这些变通的方法还是有局限性的。比如一些春秋活动就会用到临时帐篷,但是夏冬季节就没法用帐篷了,因为太不适合居住了。”杨斌说。
“投资者不能等、靠,要趁早抓住机会,积极主动地创新发展,这也是政府所鼓励和提倡的。以前我们的思维是‘先盖房子再招揽客人,我觉得现在应该先聚拢人气,形成市场,再来争取政策。”李河建议。